藏药复方新三果汤对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模型大鼠的影响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21618 日期:2025-11-20 来源:论文网

       作者:伍文彬 ,孟宪丽 ,张艺 ,赖先荣2

【摘要】 【目的】观察藏药复方新三果汤对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APC)模型大鼠的影响。【方法】选用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平原对照组、高原模型组、红景天组(剂量为3 g·kg-1·d-1)、新三果汤高剂量组(剂量为25 g·kg-1·d-1)、新三果汤低剂量组(剂量为125 g·kg-1·d-1)。除平原对照组外,各组大鼠均置于5 000 m高原环境模拟舱中,缺氧40 d(22 h/d),复制红细胞增多症模型。于第41天观察各组对慢性缺氧诱导的HAPC模型大鼠血常规中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压积(HCT)以及血气分析各项指标、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等的影响。【结果】与平原对照组比较,高原模型组大鼠的RBC、Hgb和HCT显著增加(P&<0001),pH值、PaO2、SaO2、PaCO2显著降低,血清EPO含量显著增加(P&<005或P&<0001);与高原模型组比较,新三果汤高、低剂量组大鼠的RBC、Hgb和HCT均下降,pH值、PaO2、SaO2、PaCO2升高,且高剂量组作用较低剂量组明显,但仍高于平原对照组,并可降低缺氧大鼠血清EPO含量(P&<005或P&<001或P&<0001)。【结论】藏药新三果汤对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关键词】 复方新三果汤/药理学;高原红细胞增多症/中药疗法;血气分析;促红细胞生成素/血液;疾病模型,动物;大鼠

 三果汤是藏医治疗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APC)的经典基础方,来源于公元7世纪成书的藏医经典《月王药诊》,收载于《卫生部药品标准藏药》[1],是藏医用于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放血治疗前必需的内服药方,加入高原特有植物红景天后制成新制剂新三果汤,通过调和气血而达到抗缺氧、抗疲劳的功效。本文观察了该方对慢性缺氧大鼠红细胞增多症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实验动物SD大鼠,雄性,SPF级,体质量180~220 g,由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动物所提供,合格证号为:SCXK(军)200717。

  12主要试剂及仪器乌拉坦(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批号:P20060227),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试剂盒(美国RD公司),BP221S型电子天平(上海良平仪器仪表有限公司),poch80i多参数全自动全血分析仪(日本Sysmex公司),ABL5血气分析仪(丹麦雷度公司),5804R多功能台式离心机(德国Eppendorf公司生产),SynergyTM 4多功能酶标仪(美国BioTek公司)。

  13药品新三果汤提取物由红景天、余甘子、诃子、毛诃子组成,由成都中医药大学民族医药研究所提供;红景天胶囊由西藏红景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批号:090414。

  14动物模型复制[2-3]及给药方法选用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平原对照组(海拔221 m),高原模型组,红景天组,新三果汤高、低剂量组,每组10只。除平原对照组外其他各组均置于高原环境模拟舱,模拟高度5 000 m、22 h/d(剩余2 h为灌胃给予治疗药物、饲料,清洁鼠笼时间),连续40 d。第41 天以100 mg/L乌拉坦麻醉后,经大鼠眼眶后静脉丛取血测定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和红细胞压积(HCT),确定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动物模型复制成功与否[4]。按组别采用口服灌胃方式分别给药,平原对照组、高原模型组均给予消毒蒸馏水10 mL·kg-1·d-1,红景天组给予红景天3 g·kg-1·d-1,新三果汤高剂量组剂量为25 g·kg-1·d-1,新三果汤低剂量组剂量为125 g·kg-1·d-1,连续给药40 d。各组动物每周称体质量1次,调整给药量。

  15指标检测RBC、Hgb、HCT均采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血气分析经颈动脉插管取动脉血,肝素钠真空采血管采血,样本密封,置于2℃~4℃保温瓶中,立即送血气分析室进行血气分析;抽取静脉血加入5 mL离心管中,待凝固后,4℃、3 000 r/min离心10 min,取上层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EPO浓度。

  16统计学方法采用统计软件 SPSS 130处理数据,组间差异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 way ANOVA),方差齐者组间比较用LSD检验,方差不齐者用Tamhanes T2检验,检验水平α=005。

 2结果

  21各组RBC、Hgb、HCT变化比较表1结果显示:高原模型组大鼠RBC、Hgb、HCT均显著高于平原对照组(P&<0001),新三果汤高、低剂量组RBC、Hbg和HCT均显著低于高原模型组(P&<005或P&<001),而红景天组仅显示降低RBC、Hgb和HCT趋势,与高原模型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表1各组对HAPC模型大鼠血常规的影响

  22各组血气分析结果表2结果显示:高原模型组大鼠pH值、PaO2、血氧饱和度(SaO2)、PaCO2均显著低于平原对照组(P&<005或P&<0001), 而红景天组以及新三果汤高、低剂量组pH值、PaO2、SaO2、PaCO2均显著高于高原模型组(P&<005或P&<001或P&<0001),且高剂量组作用较低剂量组明显。表明新三果汤高、低剂量组对高原红细胞增多症血气分析值有明显影响。表2各组HAPC模型大鼠血气分析结果比较(±s)

  23各组血清EPO含量表3结果显示:高原模型组大鼠血清EPO含量显著升高,与平原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新三果汤高、低剂量组血清EPO含量显著降低,与高原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01),而红景天组与高原模型组比较,仅显示降低血清EPO含量的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表3各组HAPC模型大鼠血清EPO含量比较(±s)

  3讨论

  藏医药作为世界公认的传统高原医学,在防治慢性高原病上具有突出的特色和优势,尤其对HAPC早有其诊断和治疗方面的认识,认为HAPC 相当于藏医的多血症。“龙”是藏医学的理论基础,藏医学认为多血症是由于起居环境和饮食不当,遍行龙紊乱,体内气血被扰乱而妄行,引起人体内“坏血增多”的一种疾病。引起多血症的病因是由于高原清气不足,生活在低海拔、森林地区的人突然或长时间生活在高海拔的地方或干燥环境中引起的。饮酒过量等饮食因素也是引起多血症的病因,此外长时间不活动后突然进行剧烈活动也是引起多血症的病因。总之,多血症的发病主要是人体内的龙和血紊乱所致[5-7]。

  本实验结果表明,高原模型组大鼠的RBC、Hgb、HCT增加,pH值、PaO2、SaO2、PaCO2降低,血清EPO含量增加;与高原模型组比较,新三果汤高、低剂量组大鼠的RBC、Hgb、HCT值均显著下降,pH值、PaO2、SaO2、PaCO2升高,且高剂量组作用较低剂量组显著,但仍高于平原对照组,同时可降低缺氧大鼠血清EPO含量。提示藏药复方新三果汤对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其具体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藏药(第一册)[S]. 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典委员会,1995:264.

  [2]罗红,石元刚,田怀军,等.茶多酚对大鼠慢性缺氧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J].生命科学研究,2007,9(3):368.

  [3]罗红,高文祥,高钰琪,等.茶多酚预防缺氧大鼠红细胞增多症的实验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7,14(7):1381.

  [4]姜平,贾守宁,徐国治,等.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大鼠疾病模型的复制[J].高原医学杂志, 1996, 6(2): 19.

  [5]宇妥·云丹贡布.四部医典[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

  [6]童丽,兰科加,热增才旦,等.血瘀与血隆略议[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6(83):317.

  [7]童丽, 兰科加, 热增才旦, 等. 藏医血隆病诠释及标准化研究[J]. 青海医学院学报,2007,28(4):289.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