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误诊漏诊
0 引言
眼睑蜂蛰伤是眼科常见的动物性外伤。根据明确的病史和临床表现诊断不难,但是位于睑缘或睑板沟等部位的蜂刺,位置比较隐蔽,在行裂隙灯检查时如果没有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仔细检查极易导致漏诊或误诊,使受伤眼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甚至引发医疗纠纷。我院2006/2008年诊治眼睑蜂蛰伤共23例,其中误、漏诊3例,现总结分析误、漏诊原因及防范措施。
1 临床资料
本组3例病例,男2例,女1例。年龄16~40岁,病程3d~2wk,3例均有多次就诊史。3例均有眼睑红肿,睑缘及结膜炎症反应,角膜刺激症状,角膜蜘蛛网状划痕,角膜染色阳性,位于睑缘内和睫毛并排的蜂刺2例,睑板沟下沿蜂刺1例。误诊为角膜炎2例,误诊为结膜炎1例。给予局部抗生素等治疗,因症状难以缓解而多次就诊。主要是根据病史和明确的角膜刺激症状,特别是角膜上皮蜘蛛网状划伤,角膜染色阳性时,更要警惕蜂刺的存在。在行裂隙灯检查时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认真仔细地由上到下,由左到右,由外到内,由小倍到高倍,对睑缘、泪小点、睑板沟等部位仔细检查,不留死角。发现蜂刺后要在表面麻醉下用显微镊取出,并给予常规消炎眼药水滴眼[1]。第2d角膜刺激症状消失,第3d复查完全治愈。典型病例:男,16岁,因到郊外游玩不慎被蜜蜂蛰伤右眼,出现右眼红肿,畏光流泪1wk,曾在外院诊断为“角膜炎”,给予局部抗感染治疗无缓解。在我院就诊时与外院诊断治疗相同,因症状无改善而复诊。仔细行眼科检查示:右眼睑皮肤轻度红肿,刺激症状明显,结膜充血,角膜上皮蜘蛛网状划痕,上睑缘睫毛根部并排处可见蜂刺刺入睑缘,一端暴露约2mm。在表面麻醉下用显微镊取出蜂刺,给予局部常规消炎眼药水点眼,第2d刺激症状消失,第3d痊愈。
2 讨论
2.1 好发部位
蜂蛰伤一般好发于眼睑皮肤,比较容易诊断,但也有少数蜂蛰伤后蜂刺隐匿在睑缘或睑板沟下沿,在行裂隙灯检查时不易发现,使眼部症状持续存在。
2.2 临床特点
虽然位于较隐匿部位的蜂刺诊断比较困难,但归纳起来有如下特点:(1)蜂蛰伤史;(2)眼部刺激症状持续存在,给予常规抗感染治疗无效;(3)角膜上皮蜘蛛网状划伤,角膜染色阳性;(4)蜂刺纤细,仅为睫毛1/3,位于睫毛丛中不易发现。
2.3 误诊漏诊原因及防范措施
从本组病例来看,眼睑蜂蛰伤在例行裂隙灯检查时没有认真仔细检查,尤其是对于眼部刺激症状持续不退,有多次就诊史,角膜上皮蜘蛛网状划伤时要特别留意蜂蛰伤的可能性[2]。在行裂隙灯检查时要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要有步骤、有顺序的对眼部进行仔细检查,不留死角,以减少误、漏诊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彭广华,李志杰,李辰.现代眼科治疗学.广州:广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650
2 张效房,杨进献.眼外伤学.郑州: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 1998: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