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胰腺炎误诊分析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21024 日期:2025-11-14 来源:论文网

【摘要】 目的  通过对我院10年来急性胰腺炎误诊病例分析,总结经验教训,旨在提高对本病的正确诊断。方法  对我院22例急性胰腺炎病例,仔细分析误诊原因。结果  误诊病例多因对疾病认识不足,检查条件不具备或不全面所致。结论  加强对本病的学习,详细询问病史,认真查体,较全面的辅助检查,对可疑患者,必要时反复检查减少对本病的误诊。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误诊

  急性胰腺炎是常见的急腹症之一,由于患者年龄不同,病因各一,炎症轻重不一,并发症多,且患者临床症状可能不典型等,易导致误诊,贻误治疗时机,影响患者预后,甚至危及患者生命。现就我院近10年来22例急性胰腺炎的误诊情况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22例,男12例,女10例;年龄20~81岁,平均58.5岁。既往有胆囊结石、胆囊炎5例,有冠心病3例,有结核性胸膜炎1例,有糖尿病1例,有胃溃疡1例,慢性胃炎1例,胆道蛔虫2例。

  1.2  临床表现及体征  腹痛22例,恶心呕吐17例,腹胀15例,发热10例,黄疸3例,休克3例,上腹部压痛20例,腹肌紧张11例,有反跳痛者8例,腹水8例,肠鸣音减弱12例。腹腔穿刺出血性腹水或不凝血7例。

  1.3  辅助检查  22例中外周血白细胞升高10例,电解质紊乱22例;血淀粉酶测定,>64u(Winslow法)7例;16例测定尿淀粉酶,>200u仅5例;其余患者因当时考虑其他疾病未能及时检查; B超检查18例,有6例胰显示不清,3例胰腺大小正常,9例胰腺体积增大,其中6例伴腹腔积液。腹腔穿刺出血性液体4例,腹腔淀粉酶增高。22例中有17例行CT检查(其中8例达两次以上)。

  1.4  误诊疾病  22例发病前有原发病的,入院后分别诊断为上述原有疾病,此外误诊为胃肠穿孔5例,误诊为阑尾炎2例,原因不明的休克2例,肠梗阻2例,胆道蛔虫3例。

  1.5  治疗及预后情况  非手术治疗8例,纠正诊断后经禁食、胃肠减压、抗休克和液体疗法、抗感染、应用生长抑素奥曲肽、施他宁和甲磺酸加贝酯抗胰酶治疗,纠正电解质紊乱,镇痛解痉,应用脱水剂等,同时给予营养支持,能量合剂、脑活素等静滴,治疗15天后,好转出院。 手术治疗14例(经非手术治疗后病情无好转行手术治疗),1例胰腺切除,6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 

  2  讨论

  急性胰腺炎是多种病因造成胰酶激活后所致的胰腺组织的局部炎症反应,可伴有其他脏器功能改变[1]。胰酶激活后所引起的化学性炎症损害,具有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病人的机体条件、胰腺及周围器官的损害程度不同,病情的差异极大,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急性胰腺炎因有上腹痛、出汗、烦躁、休克、心律失常、心电图异常Q波、ST-T改变及心肌血清酶升高等与急性冠脉综合征(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点极相似,如有发热、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存在,亦与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表现吻合,可用急性心肌梗死解释;如伴有脉搏细弱、血压下降、皮肤湿冷等改变往往易诊断为心源性休克;并发少尿,无尿,血Cr及BUN升高,则提示存在急性肾衰,加上精神神志改变,常诊为脑血管意外;以上几种情况出现在同一患者身上,又诊断为多器官功能不全。多数情况下,有急性发作的剧烈而持续的上腹痛、恶心、呕吐,血尿淀粉酶增高,影像学提示胰腺有或无形态改变,排除其他急腹症可以诊断本病。但血尿淀粉酶正常的急腹症,或以其他表现为特征的重症胰腺炎,则不易诊断。

  通过本组资料病例误诊情况,有如下体会:(1)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表现复杂,有多系统症状,如泌尿、消化、循环及神经系统等症状,发病凶险,血淀粉酶升高不明显,尿淀粉酶正常,辅助检查示其他系统改变,如心电图异常,胆囊疾病等。(2)医疗条件受限,相应辅助检查未能跟上临床或临床医生对疾病认识程度不一也是误诊重要因素之一。如满足于原有疾病的诊断,而忽视本专科以外的疾病,如对胆囊结石、胆道蛔虫、冠心病的诊断,未能进一步分析原因,甚至一误再误,如胸闷、上腹痛为首发症状就医,心电图提示ST段改变,提示心肌缺血,结合原有病史即按冠心病、心绞痛处理后出现休克症状,错误地判断心源性休克。(3)忽略了全面体格检查而只注意局部体征,对胰腺炎并发症认识不足。胰腺炎患者由于胰液渗出、胰酶血症、氧自由基的作用和继发性细菌感染,均可引致多系统损害,多数病人就诊时已有休克、多脏器功能不全、心肌损害、消化道出血、腹部包块等并发症,如不全面分析病情,很易误诊。(4)过分依赖淀粉酶的测定,因而造成临床医生的错觉。部分患者血、尿淀粉酶测定均正常,但腹水淀粉酶高于正常,说明部分患者血尿淀粉酶对诊断胰腺炎的敏感性较差,而腹水淀粉酶相对敏感。(5)未尽早完成相关较全面检查,分析病情不完全,如胃穿孔修补术后或胆囊切除术后,均使并存之胰腺炎漏诊,导致患者病情加重,因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

  为达到及时诊断和治疗急性胰腺炎,必须加强对急性胰腺炎的学习,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程度,同时详细询问病史,认真查体,较全面的辅助检查,综合分析资料,可以减少误诊;另外对临床上怀疑有胰腺炎时,做相应的检查,如血尿淀粉酶的检查、诊断性腹腔穿刺、B超、CT,必要时可反复多次进行,以提高对疾病诊断的准确性。总之,急性胰腺炎由于轻症与重症临床表现不同,其临床表现复杂,被误诊原因往往缺乏典型临床表现。因此,对于那些急重患者,当血淀粉酶升高不明显,临床病情急剧变化,无其他原因,且除外其他急腹症,应警惕急性胰腺炎,尽早完善相关辅助检查以明确诊断。

参考文献


1  王吉耀,廖二元,胡品津,等.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527-534.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