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治疗冠心病合并抑郁症患者的疗效观察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20764 日期:2025-11-11 来源:论文网

【摘要】 目的 观察心理治疗在冠心病合并抑郁症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抽取60例冠心病合并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相同的药物治疗下,其中一组辅以心理治疗。结果 心理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理治疗也是冠心病合并抑郁症治疗的一项重要措施。

【关键词】 心理治疗; 冠心病合并抑郁症;疗效观察

 近年来,心理问题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相互影响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冠心病合并抑郁症的概率远高于正常人,为17%~27%[1]。心脏性死亡风险是单纯冠心病的2.4倍[2]。为了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死亡率,本文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7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连续收治的冠心病合并抑郁症住院患者60例,年龄52~76岁(平均62.4岁)。诊断均符合WHO关于冠心病的诊断标准,同时符合CCMD-3(中华精神疾病诊断与分类标准,2001)抑郁症诊断标准。6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心理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抗血小板治疗(阿司匹林),他汀药物(氟伐他汀),抗凝治疗(低分子肝素钙),硝酸酯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及抗抑郁药物(帕罗西汀)。心理治疗组除进行对照组的治疗外,辅以心理治疗,主要采用了心理分析法,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情绪及松弛-生物疗法,音乐放松疗法,每日1次,每次30min。

  1.3 观察内容 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2周后心绞痛发作次数,抑郁症状(情绪低落,压抑,郁闷)改善,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生率,猝死率及心电图的变化。心电图疗效判定标准。显效:心电图恢复正常;有效:心电图ST段下降治疗后回升0.5mm以上,或T波由倒置变为平坦或平坦变为直立;无效:心电图较治疗前无变化。

  1.4 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应用χ2检验,计量资料应用t检验。

  2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2周后心绞痛发作次数、抑郁症状改善、AMI发生率、猝死率比较见表1,心电图变化见表2。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表1 两组治疗后心绞痛次数、抑郁症状、AMI发生率及猝死率比较表2 两组治疗后心电图恢复情况 ( 例 )

  3 讨论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病,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抑郁症是一种与情绪障碍有关的精神性疾病,与冠心病的关系近几年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重视,抑郁症是影响冠心病发生发展及预后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尽管冠心病合并抑郁症有较高的发生率以及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增加心血管事件发生,但它的发生机制比较复杂,如炎症反应、免疫紊乱等[3]。目前尚不十分清楚,所以临床治疗也比较复杂。既要慎重评估患者的心血管疾病和治疗方案,考虑冠心病的基本治疗,又要避免使用对心血管系统有不良反应的抗抑郁药物,对抑郁状态进行调整。到目前为止,关于心理治疗冠心病合并抑郁症疗效及预后评价的试验证据有限。笔者针对这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前提下,辅以心理治疗干预,使患者静下来,调动患者的情绪,促进自身免疫功能恢复,帮助患者解除心理及躯体症状,治疗组心绞痛症状发作次数明显减少,抑郁症状改善,无1例发生AMI和猝死,心电图明显改善(P&<0.05)。由此证明,心理治疗也是一个重要治疗措施,应引起广大临床医生重视和认识。

参考文献


 1 Rudisch B, Nemeroff CB. Epidemiology of comorbid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and depression. Biol Psychiatry,2003,54:227-240.

  2 范晋奇,杜华安.冠心病合并抑郁症的诊治进展,心血管病进展,2009,30(11):106.

  3 Irwin MR, Miller AH. Depressive disorders and immunity:20 years of progess and discovery. Brain Behav Immun,2007,21:374-383.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