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原发性痛经症的临床观察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20668 日期:2025-11-10 来源:论文网

【摘要】   目的 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方法 对100例原发性痛经症患者进行星状神经节阻滞,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其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100例患者中,阻滞一次成功者69例(69.0%),二次阻滞者31例(31.0%),临床治愈者73例(73%),有效者15例(15.0%),无效者12例(12%),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因穿刺部位引起臂丛神经阻滞并发症2例,局麻药不良反应者2例,局部疼痛和硬结1例。结论 星状神经节阻滞方法是一种疗效较好、安全、价格低的治疗方法,应在临床应用中予以推广。

【关键词】 痛经;神经节阻滞;治疗

  痛经是指经期前后或月经期间出现下腹部痉挛性疼痛,伴全身不适,影响生活和工作质量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1]。其中原发性痛经是指经过详细妇科检查未能发现盆腔器官有明显异常的痛经,我国妇女痛经以原发性的居多[2]。痛经是妇科常见病之一,但由于其病因多,病机复杂,反复性较大,治疗方法多为对症治疗。本研究讨论了星状神经节阻滞(satellite ganglion block,SGB)的方法在原发性痛经治疗中的应用,并在临床工作中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对象和方法  

  1.对象

  选择2005年以来我院门诊的200例原发性痛经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00例接受SGB法治疗,年龄14~33岁,平均年龄(23.8±4.2)岁;未婚者43例(43.0%),已婚者57例(57.0%);经前痛16例(16.0%),经期痛76例(76.0%),经后痛8例(8.0%),经期痛占大多数。剧烈疼痛12例,重度疼痛45例,中度疼痛33例,轻度疼痛10例。月经周期20~24天的16例,25~36天的70例,36~43天的14例。经期3~5天的69例,6~7天的31例。随访时间8~15个月,平均12.5个月。对照组100例行常规对症治疗,年龄14~36岁,平均年龄(24.5±6.0)岁,未婚者36例(36.0%),已婚者64例(64.0%)。经前痛18例(18.0%),经期痛69例(69.0%),经后痛13例(8.0%)。剧烈疼痛10例,重度疼痛50例,中度疼痛31例,轻度疼痛9例。月经周期20~24天的11例,25~36天的80例,36~43天的9例。经期3~5天的76例,6~7天的24例。随访时间6~16个月,平均11.9个月。两组患者基础资料经t检验和卡方检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方法

  操作时使用5 ml注射器1支,6号针头1只,1%利多卡因5~10 ml。患者取平卧位,头后仰,无菌操作后,采用前入路气管旁方法,术者用食、中指在平环状软骨的气管旁,使胸锁乳突肌和颈深浅血管尽量拉向外侧,以第7颈椎横突基部上面的皮肤作为穿刺点向下垂直进针,到达第7颈椎横突基部时回抽无血无脑脊液无气便可注药。注射完成后为防止局部出血,应用无菌敷料压迫穿刺点5分钟以上。SGB完成后患者应观察30分钟以上,若无并发症出现方可离院。
  
  3.效应指标

  SGB成功的表现是患者出现Honer's征,即同侧颜面潮红,瞳孔缩小,眼睑下垂,眼球凹陷伴眼结膜充血及鼻塞,手热感等。
  
  4.疗效等级

  参照国内外的普遍做法,将疗效划分为治愈、有效、无效[3],其中治愈是指临床症状均消失,并且半年以上无复发;有效指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或偶尔有经期小腹疼痛,半年内有复发者;无效指阻滞后无变化或加重者。
  
  5.统计学方法

  采用构成比描述各组的疗效构成及并发症情况,用成组比较的秩和检验分析SGB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疗效差异,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比较两组基本情况。所有统计分析用SPSS16.0统计软件完成。

  结果  

  1.临床疗效

  治疗组100例患者中,阻滞一次成功者69 例(69.0%);二次阻滞者31例(31.0%);临床治愈者73 例(73.0%),有效者15 例(15.0%)无效者 12例(12.0%),总有效率为 88%。经成组秩和检验,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66,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疗效比较见表1。表1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疗效比较(略)
  
  2.并发症

  治疗组因穿刺部位引起臂丛神经阻滞者2例;局麻药引起的相关不良反应,如头晕、耳鸣及寒战者2例,局部疼痛和硬结1例,未发现其他并发症。经过保守治疗和观察,上述并发症均自愈。对照组未发现并发症。

  讨论  

  原发性痛经多见于初潮后6~12个月的青年妇女,该疾病的发病与遗传因素、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精神因素,神经递质因素、解剖因素等多方面有因果关系。原发性痛经作为妇科门诊的常见疾病,目前国内常用的治疗方式通常为一般治疗和药物治疗,但是治疗效果均不太理想。Alexander(1883年)首次报道了颈交感神经组织的治疗效果,近年来关于SGB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在妇科临床治疗中。目前国内外众多研究发现,SGB在治疗痛经、功血、经前期紧张症、更年期综合征等方面有确切的疗效[4]。据池田一美等的调查结果显示,SGB法在临床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使用率达到了88.4%[5]。
  
  星状神经节阻滞的中枢效应在调节下丘脑垂体功能,调节机体内环境稳定。而正常的月经周期主要依靠大脑皮层——下丘脑——垂体——卵巢——子宫之间的功能协调来实现。因此,神经节阻滞通过阻断疼痛传导通路和疼痛恶性循环,抑制交感神经紧张,抑制诸如前列腺素等炎性介质的产生,改善血液循环,增加下丘脑血流,从而维持垂体激素平衡的作用,实现对痛经的较好治疗[6,7]。
  
  由于星状神经节附近的血管神经较复杂,在临床治疗时,常因损伤邻近组织等原因而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本研究100例患者中出现的并发症包括:臂丛神经阻滞(如上肢麻木无力等)、局麻药的中毒反应(如头晕、心悸,多汗,恶心等)、局部疼痛和硬结,这和国内其他星状神经节阻滞出现的并发症类似[8,9]。引起其并发症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穿刺部位不当而造成的臂丛神经阻滞和局麻药中毒不良反应。因此,在SGB临床治疗工作中,应加强局部解剖结构的理论学习,实际操作中应准确定位,避免进针过深。如病人治疗时出现异物感,则应较早认识到是否针尖触及了周边相应的神经或组织,及时重新对进针方向进行调整,以减少SGB的并发症, 提升SGB的安全性和成功率。另外,本研究中也出现了2例出现局麻药引起的中毒反应,结合实际临床工作体会,建议在治疗中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及规范化操作,遵守先吸后注的原则,并尽量减少局麻药的用量,应分次小量慢速注射,随时观察病人有无出现异常反应。
  
  本研究结果证实,SGB治疗原发性痛经是一种创伤小、疗效明确、费用低廉、安全性较高的治疗方法。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应不断深入对SBG治疗的临床应用研究,充分发挥其良好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华永庆,洪敏,朱荃.原发性痛经研究进展[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19(1):62-64.

  [2]何琦.纺织女工痛经症治疗体会[J].江西中医药,1994,25(6):29-30.

  [3]张丽红,张秉钧.星状神经节阻滞的机制[J].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2003,24(2):79-81.

  [4]Uchida K,Tateda T,Hino H.Novel mechanism of action hypothesized for stellate ganglion block related to melatonin[J].Med Hypotheses,2002,59(4):446-449.

  [5]池田一美,一色淳,吉松成博,等.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更年期综合征效果显著[J].麻醉,1993,42(11):1696-1698.

  [6]Singh B,Moodley J,Shaik AS,et al.Sympathectomy for complex regional pain syndrome[J].J Vasc Surg,2003,37(3):508-511.

  [7]韩蓁,张明慧.原发性痛经病因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妇幼保健分册,1997,8(1):1-2.

  [8]单卫红.星状神经节阻滞并发症浅析[J].浙江临床医学,2003,5(2):152-153.

  [9]蒋劲,张德仁,熊东林,等.星状神经节阻滞术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J].中国临床康复,2002,24.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