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为提高基层医院乳腺冷冻切片诊断的准确性提供有参考价值的资料。方法 对302例乳腺病变的冷冻切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乳腺病变的冷冻切片其确诊率为97.02%(293/302),未确诊率(延迟诊断)为2.98%(9/302),无误诊病例。确诊病例中,良性疾病165例(56.31%),以纤维腺瘤和乳腺病为主;恶性肿瘤128例(43.69%),以浸润性导管癌和单纯癌为主。良恶性之比为1.29∶1。结论 冷冻切片诊断乳腺疾病有其重要意义和较高的准确性。未确诊率稍高可能与交界性病变和疑难病例诊断困难、取材不够全面或制片不良、临床资料缺乏有关。
【关键词】 乳腺疾病诊断;冷冻切片
在外科病理中,乳腺病变较为多见,临床上包括乳腺发育异常、炎症、结构不良和肿瘤等,病变多数表现为乳腺肿块,虽然对其检查的方法很多,如B超检查、钼靶摄片、针吸细胞学检查等,但冷冻切片诊断对手术医生最后治疗方案的抉择起着决定性的指导作用。而近年来,随着冷冻切片技术和临床外科手术的发展,临床要求病理科术中作出病理诊断的乳腺病例不断增多。现对302例乳腺病变的冷冻切片诊断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提高对乳腺冷冻切片诊断的准确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05年4月~2008年4月间302例乳腺冷冻切片资料,除3例为男性外,余均为女性,年龄13~81岁,均以乳腺肿块求诊。
1.2 方法
本组302例病人乳腺肿物行冰冻切片检查,切除的新鲜组织经病理医师取材,恒温冷冻切片机(莱卡 CM 1850)制片,HE染色,显微镜检查。
1.3 判断依据
全部冷冻切片诊断与最后石蜡切片诊断进行对比,以石蜡切片诊断为准,将冷冻切片诊断结果分三大类。确诊:冷冻切片与石蜡切片诊断完全相同或者良恶性原则上一致,仅分类稍有差异。未确诊(延迟诊断):冷冻切片未能明确诊断,需等石蜡切片作最后诊断。误诊:肿瘤良恶性诊断错误。在上述分类的基础上,着重复查确诊以外病例的冷冻切片,再与石蜡切片对照,最后对延迟诊断病例进行重点分析。
2 结果
2.1 确诊率
302例乳腺病变的冷冻切片其确诊率为97.02%(293例),未确诊率(延迟诊断)为2.98%(9例),无误诊病例。在未确诊9例中,经复查冷冻切片,3例是可以明确诊断,其中包括浸润性导管癌2例,导管原位癌伴早期浸润1例。6例延迟诊断报告,其疾病包括:导管上皮高度增生或不典型增生未排除癌变2例,石蜡切片均诊断为导管上皮良性增生;浸润性癌高度可疑(因肿瘤坏死或癌组织类型少见)1例,石蜡切片诊断为浸润性小叶癌;硬化性乳腺病与癌鉴别1例,石蜡切片诊断为硬化性乳腺病;叶状囊肉瘤可能或待排除2例,其中石蜡切片诊断1例低度恶性叶状囊肉瘤,1例富于细胞性纤维腺瘤。
2.2 疾病分布情况
302例乳腺冷冻切片诊断病例中,恶性肿瘤133例(43.69%),其中浸润性导管癌96例(31.79%),单纯癌18例(5.96%),硬癌1例(0.33%),黏液腺癌2例(0.67%),导管内癌3例(0.99%),浸润性小叶癌8例(2.64%),髓样癌1例(0.33%),叶状囊肉瘤4例(1.32%);良性肿瘤96例(31.79%),其中纤维腺瘤82例(27.15%),巨纤维腺瘤5例(1.66%),腺病瘤8例(2.64%),管内乳头状瘤1例(0.33%);非肿瘤性病变73例(24.17%),其中小叶增生28例(9.27%),导管扩张7例(2.32%),纤维囊性乳腺病19例(6.29%),单纯囊肿4例(1.32%),炎症性病变15例(4.97%)。
3 讨论
由于冷冻切片能快速诊断且相对准确率高而普遍受到手术医生的欢迎。我科2005年4月~2008年4月3年间共做外检标本22 631例,做冷冻切片2 606例(占活检数11.52%),其中乳腺病变标本302例(占冷冻切片总数11.59%) ,为第二位,首位是子宫病变451例(占17.31%),其余依次为卵巢、甲状腺及胃肠道等。国内大多数资料中[1~3],乳腺病变占所有手术标本冷冻切片的首位或第二位,如上海肿瘤医院占首位,解放军总医院占第二位。我们目前的资料亦为第二位,且良恶性之比是1.29∶1,上海肿瘤医院为3.05∶1,解放军总医院为2.5∶1。本组良性病变中以纤维腺瘤和小叶增生为主,共占36.42%;恶性病变中以浸润性导管癌多见,占31.79%[1~3]。
本组乳腺冷冻切片确诊率为97.02%,略低于国内大医院的确诊率,上海肿瘤医院准确率为99.23%[2],解放军总医院为98.63%[3];但无一例假阳性和假阴性。延迟诊断率为2.98%,稍高于大医院报道的0.17%~3.15%[1~3]。乳腺冷冻切片延迟诊断的原因较多:①多数见于交界性病变,尤其是乳腺增生病中导管上皮高度增生,在冷冻切片上鉴别有无不典型增生及癌变,有时是很困难的。理论上讲,鉴别良恶性上皮增生,需观察上皮的组织结构是桥状增生,还是实性增生;有无复杂的腺样图像,还是筛状、微乳头状;观察细胞是否为单一上皮,有无肌上皮存在,细胞有无异型,如何排列;观察有无肿瘤性坏死等,但任何一项指标都不具有独立鉴别诊断意义[4]。②取材不够全面或制片不良。③临床资料缺乏。④出于慎重考虑的原因。个别发病年龄年轻的病例,建议等待石蜡切片诊断甚至会诊。如本组9例延迟诊断病例中,其中1例浸润性导管癌,发病年龄仅为25岁,就是这种原因导致延迟诊断。
总之,为了提高乳腺病变冷冻切片的准确率,诊断医生必须密切联系临床,亲自认真对标本进行选材找准病变,同时必须具备丰富的临床病理诊断经验。对一些确实难下诊断的病例不要勉强下结论,“宁可保守,不要冒进”。
参考文献
[1]陈军.421例乳腺病变术中冷冻切片诊断分析[J].广西医学,2005,27(4):515-516.
[2]张廷,涂小予.乳腺病变3646例冷冻切片诊断分析[J].诊断病理学杂志,1999,4(6):212-214.
[3]陈乐真.术中病理诊断[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4:120-231.
[4]张力斌.乳腺疾病术中冷冻切片215例结果分析[J].福建医药杂志,2007,29(4):541-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