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经腹及腹腔镜保守性手术联合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方法: 对12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Ⅰ-Ⅳ期)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者回顾性分析,其中68例经腹腔镜手术,58例经腹手术,术后均服用孕三烯酮3~6月,随访1~3年。结果: 腹腔镜组手术时间短,恢复快,术后病率低,联合药物治疗复发率低,且妊娠率增加。结论: 腹腔镜保守性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较经腹手术具有微创、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势,且联合药物治疗复发率降低、妊娠率升高。
【关键词】 腹腔镜; 孕三烯酮; 子宫内膜异位症; 保守性手术
子宫内膜异位症为育龄妇女多发病和难治病,临床表现为痛经、盆腔疼痛、性交不适、不孕,单纯药物治疗效果差,经腹手术创伤大,复发率高。近年来,我院应用腹腔镜手术联合孕三烯酮治疗有生育要求妇女多例,取得较好疗效,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EM患者中要求保守生育功能者126例,按美国生育协会(AFS)修正分期[1]Ⅰ期54例,Ⅱ期52例,Ⅲ~Ⅳ期30例,随机选择手术方式,68例选择经腹腔镜手术(设A组),58例选择经腹手术(设B组),术前资料比较见表1,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1 126例术前资料比较注: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1.2.1 手术方法 两组病例住院3天后手术,均选择腰硬联合麻醉,手术方式均为卵巢内囊肿剥除术、盆腔内内膜异位病灶清除+电凝术、盆腔粘连松解术、不孕症患者行输卵管美蓝通液术,术后盆腔放置防粘连药物,统计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后病率。
1.2.2 药物治疗 所有患者术后3天开始口服孕三烯酮2.5mg 2次/周,同时护肝治疗。126例患者中108例服用6个月,其中18例因转氨酶明显升高仅治疗3个月。
1.2.3 随访 所有患者停药3月后开始随访1~3年,询问有无痛经、性交不适,盆腔检查,查血清CA125、盆腔超声。了解妊娠及复发情况。
复发诊断标准[2]:①术后症状缓解3个月后复发并加重;②术后盆腔阳性体征消失后又重复出现或加重到术前水平;③术后超声发现新的内异症灶;④血清CA125下降后又复发升高,除外其他疾病。符合②、③、④项标准之一,伴或不伴有①项标准诊断为复发。
1.2.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记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术中术后情况
手术均成功,无严重并发症,两组资料比较,腹腔镜组(A组)手术时间短(P&<0.05),恢复快(P&<0.05),术后病率低(P&<0.05),出血量差异不显著(P&>0.05),见表2。
2.2 联合孕三烯酮治疗3~6月后随访情况
两组比较腹腔镜组(A组)联合药物治疗后疼痛明显缓解,复发率低,妊娠率增高,见表3。表2 两组术中术后情况比较表3 两组术后随访1~3年复发情况
3 讨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为育龄妇女尤其是不孕患者的难治病, 其增生、浸润、复发等恶性生物学行为一直困扰着患者,痛经影响日常工作生活,复发率高且导致不孕。在当今对生活质量要求不断提高的形势下,“微创”、“保守性治疗”已成为育龄妇女的首选治疗方式。
文献报道单纯保守性手术国内报道复发率为29.3%[3]。联合药物治疗可降低其复发率,异位内膜囊壁上雌、孕激素受体阳性率达75%以上[4],孕三烯酮可抑制垂体FSH、LH分泌,与孕激素有较强的结合能力,从而抑制术中残留病灶,使其萎缩坏死,减少复发率,提高妊娠率。周金芳[5]认为腹腔镜保守性手术+药物治疗是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最好的联合疗法。
我院近8年资料分析结果显示,腹腔镜保守性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与经腹手术比较,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P&<0.05),术后病率低(P&<0.05);且联合孕三烯酮治疗3~6月后复发率7.35%,妊娠率16.18%,与经腹手术比较有显著差异,能有效降低复发率,提高妊娠率。故笔者认为腹腔镜保守性手术+药物治疗是当今生育龄内异症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
1 AMERICA FERTILITY SOCIETY.Revised American Fertility Society classification of endometriosis.Fertil.1985,43:351~354.
2 李华军,冷金花,郎景和,等.子宫内膜异位症保守性手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分析.中华妇产科杂志,2005,40(1):13~16.
3 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277.
4 王彬,陈凤娴.卵巢宫内膜囊肿的病理学改变及雌、孕激素受体测定.重庆医学,2001,30(5):440.
5 周金芳.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和治疗.中华妇产科杂志,2005,40(1):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