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体力学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09823 日期:2025-07-22 来源:论文网
【摘要】 人体的运动,基本上都是“杠杆”运动,骨骼是杠杆,肌肉是力的来源,关节是支点,肌肉作用在骨骼上产生动作。因此,护士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人体力学原理,可以避免运动器官的急、慢性损伤,减少并发症,指导康复,促进功能恢复,从而提高临床护理的质量。
【关键词】 人体力学 骨科护理 应用
  一、体位护理
  一个良好的姿势,指人体各部位位置所处的状态能保持各组拮抗肌群作用的平衡,无过度的伸展或屈曲;各关节、韧带也相应稳定,不被过分牵扯,否则可出现疲劳或畸形。
  正确姿势
  站姿 头抬起,下颌收进不上翘,两眼平视;胸部挺起,使胸部为全身最靠前的部分;下腹向内收而平坦,使脊柱保持正常的生理弧度。
  坐姿 头抬起上身挺直,其姿势与站立时的要求相同;髋部向后靠着椅背;两脚平放在地面,足尖向前,使身体重量着落在坐骨和股骨上。
  卧姿 身体睡卧在床上的姿势,要求尽量达到接近站立的姿势。
  仰卧位:头不可垫得过高,肩部也应一同垫起,以免发生头向前倾,上颌向前翘,而胸部凹陷的不良姿势。同时足部勿压过重的被物,以防足向趾屈曲。
  侧卧位:贴近床垫的下肢伸直,在上的下肢屈曲近90°,用薄枕将位于上面的大腿垫起,可避免因下肢常处于内收位而引起髋内收畸形。
  半卧位:使臂部尽量向后抵靠背架的下端,让上身的重量着落在坐骨与股骨上;腰部垫一薄枕以维持正常的前凸后凹曲线;下肢胭窝处垫枕以防膝关节过度伸张。
  俯卧位:床垫一定要平硬,否则会使背部过伸、腹肌伸长而十分疲劳;为避免足向趾屈,可用薄枕在小腿以下抬起踝部,使足尖离开床面,足尖向下,维持踝关节功能。
  肢体畸形的预防(卧床患者常见的几种畸形)
  足下垂畸形
  对于久病卧床者,若忽视了踝关节的活动,同时不注意其足部受压,可发生足向趾屈;由于小腿前面的肌肉受牵拉而伸长,小腿后面的肌肉则相应短缩;可导致足下垂畸形,为今后下地走路造成疼痛与困难。
  预防措施:可让患者穿“T”字鞋,达到支持足部,保持踝关节的功能位。除外,还应指导与帮助患者,每天数次主动或被动活动踝关节,以维持局部肌张力,避免肌萎缩和关节僵直。
  膝关节屈曲畸形
  如长期卧床时习惯于胭窝部垫枕屈曲膝关节;或因治疗所需被迫采取屈膝位,大腿后面的胭绳肌较易发生挛缩,从而导致膝关节屈曲畸形,可影响站立与活动。
  预防措施:每天数次将胭窝部枕垫拿开,进行膝关节伸屈活动。
  髋关节屈曲畸形
  长期仰卧于软床,因重力作用使臀部下陷,或长期半卧位使髋关节处于屈曲位,造成大腿前面屈髋肌短缩,而后面伸肌拉长造成屈髋畸形,此后患者不能直立。
  预防措施:骨科患者卧床时间都较长,大多数采用仰卧位,所以不宜睡塌陷的软床,应该用硬板床。此外,在不影响治疗的前提下,恰当进行髋关节活动,以便增强肌力并维持肌平衡。
  肩内收畸形
  上肢的损伤和疼痛,会使颈、肩活动明显减少,肌肉发生某种程度的废用性萎缩;此外,当患者仰卧时,常常很自然地把两臂靠着躯干,两手放在腹部;这样易造成胸大肌等肩内收挛缩而发生肩内收畸形,使肩部活动受限。
  预防措施:患者仰卧时,使两臂外展,并要将全臂用枕垫起,不使后伸。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逐渐加强患者的自理能力,如梳头、扣背部的纽扣等;鼓励和指导患者作肩部的外旋外展活动,进行功能锻炼。
  二、物理疗法
  物理治疗是整体护理的一部分。在伤肢制动后,可避免因静脉回流受阻导致局部肢体肿胀、肌肉萎缩、关节僵硬、骨质疏松、脱钙等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早日康复。 转贴于   温热疗法 温热疗法包括有湿热敷、石蜡疗法、红外线以及理疗等。利用热的效应,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组织水肿,软化纤维组织,且有放松肌肉,缓解疼痛的作用,从而可增加关节活动的范围。
  按摩 手法按摩与被动关节活动均能促进血液回流,消除水肿,缓解肌痉挛,伸张纤维组织以及促进自主活动功能的恢复。按摩除物理治疗人员和护士操作外,还可指导家属和患者学会此操作。
  功能锻炼 患者卧床期间应注意活动,凡不被限制活动的部位都应活动,进行锻炼。功能锻炼又称为治疗性运动,它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关节活动,也可以促进早日康复。患者进行功能锻炼时,常会害怕疼痛或造成伤害而不敢运动,因此在指导患者做运动时,应让其了解安全运动的范围。治疗性运动主要有下列几种。
  1.等张运动:是指肢体活动的正常形态,涉及肌肉长度的变化。例如肘关节屈曲时,肱二头肌收缩变短变粗;伸直时再变长变细。
  2.等长运动:是指肌肉自主收缩和放松动作,关节不动,肌肉长度不变,而是肌肉张力增强。例如下肢石膏固定时(被固定的关节不能伸屈活动),指导患者做股四头肌及腓肠肌的自主收缩。并且规定每天运动次数,逐渐增加其强度和时间。使关节在静止不动的状态下,做肌肉收缩活动,以使肌肉不萎缩,软组织不粘连,它对骨折的康复十分重要。
  3.等动运动:是指由计算机程序控制装置提供一个相应的阻力,维持关节肌肉在设定速度下进行活动。这种适应性调节,在运动时可减轻疲劳和疼痛,减少损伤。因此较接近于人们日常运动的模式。
  为了协助与指导患者的功能锻炼,护士应熟悉下列专科的医学术语,并掌握其动作的内容:如内收、外展;内旋、外旋;前屈、后伸;足趾屈、足背伸等,例如关节活动时,收缩是上肢向躯干靠拢;外展是上肢离开躯干向外方抬举;内旋是上肢向着躯干方向旋转;外旋是上肢向离开躯干的方向旋转。前屈是上肢向身体前方抬举;后伸是上肢向身体后方伸举。
参 考 文 献
[1] 赵燕.实用骨科临床护理学. 兰州大学出版社, 2006年01月.
[2] 纪成雁.人体力学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版)2007年 第36卷 第01期.
[3] 王平.人体力学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期刊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5年 第01期.
[4] 彭芳莉,唐杰梅.人体力学原理在临床工作的应用.期刊 医学信息(下旬刊),2009年 第04期.
[5] 人体力学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实用医技杂志,2008年0月15卷20期.转贴于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