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高龄患者;外科;术后;护理
随着医疗技术,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的平均寿命的延长,老年人在全国人口所占比例逐渐加大,为此老年医学日益显出其重要性。
1 临床资料
2008~2009年我院共收住外科老年患者320人,年龄60~78岁,平均71岁。男210例,女110例,患腹股沟疝58例,胃癌15例,肠梗阻21例,前列腺增生94例。
2 结果
本组患者经临床医师对证治疗,护理人员精心照料,均痊愈出院。
3 护理
3.1 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 针对患者听力、视力、记忆力减退的程度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将高龄患者的安全作为护理重点[1],护士要耐心、细致地讲解手术相关知识,让治愈病人现身说法,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以取得术中的密切配合。老年人睡眠差,适当给予药物治疗,让患者充分休息。(2)对内科并发症的控制:对合并高血压的患者,进性正规的健康教育,强调情绪控制和饮食对高血压治疗的重要性,必要时给予药物控制血压,一般控制在130/80mmHg。对并发糖尿病患者,以饮食控制、血尿糖检测、皮肤护理为重点,给予降血糖药物,将空腹血糖控制在8.0mmol/L 。对冠心病和心率失常患者,检测心电图,给予药物改善心肌供血情况。上述各种治疗必须在专科医师指导下进行。
3.2 术后护理 护理应贯彻早期活动、早期离床、早期功能锻炼的原则(有禁忌症的病人除外)。“三早”可促进病人周身血液循环,增进食欲和消化功能,提高代谢水平,利于肠道和膀胱功能的恢复,增加肺活量。对解决老年人术后的三大难题——咯痰、排尿困难、腹胀起积极的、符合生理功能的自身康复作用。
转贴于3.2.1 一般护理:全麻未清醒时,采取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避免口内分泌物、呕吐物误吸入气管,第2天情况允许时,无论采取何种卧位,都要鼓励并指导病人早期活动,如平卧位时可做床上的下肢屈伸锻炼及左右翻身活动,坐位的病人,可扶病人稳坐于床边,将两小腿下垂,作适当的摆动锻炼。
3.2.2 腹胀、排气困难的护理:老年人各种脏器功能恢复均缓慢,加之代偿力差,胃肠减压、引流、胃肠造瘘术均可引起水电解质紊乱,低钾是老年外科病人电解质紊乱较多见的并发症,由于缺钾出现胃肠道张力低下性肠麻痹,也会加重腹胀,会造成病人极度不适,可采用肛管排气,针灸等促进胃肠蠕动,协助排气,仍无效者可采用胃肠减压。
3.3 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1)老年人由于肺功能差,切口疼痛,限制了病人咳嗽,要指导和鼓励病人用手捂住切口,轻拍背部,轻轻将痰咳出,预防肺炎的发生,必要时给予低流量吸氧。(2)加强口腔护理:对卧床、禁食病人要按时用药液搽拭,含漱,可清除口臭,预防感染。(3)老年人伤口愈合慢,应加强营养,早期锻炼,促使伤口按期愈合。(4)术后根据手术的体质,安排离床活动的时间及活动量,而不能以年龄做依据,硬性规定术后几天下床活动及活动量,有的病人年龄虽高,但生理功能良好,对手术适应能力强,即可安排早离床,而有的病人虽将近60岁,但伴随病多,对手术反应也大,可稍迟离床,只有因病情和体质的适当安排,才能获得器官功能的恢复,使病人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石春风,王书智,蔡妮.高龄患者内镜下乳头切开取石术的护理115例[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11: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