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结肠癌;急性肠梗阻;切除吻合术
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目前对大肠癌肠梗阻的手术方式仍有分歧,我们对30例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患者行一期手术治疗,全组无吻合口瘘及死亡。临床经验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30例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33~78岁,平均55岁;发病时间3~72 h;平均47h。发现梗阻部位位于升结肠7例,横结肠5例,降结肠6例,乙状结肠11例,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1例。Duke法分期:A期4例,B期15例,C期11例。
治疗方法:①术前处理:改善患者全身状态术前均采用胃肠减压,营养支持,矫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纠正贫血、低蛋白,联合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②术中用每500ml生理盐水加40万U庆大霉素和0。5%甲硝唑反复肠道灌洗至冲洗液清亮,然后根据原肿瘤部位,决定根治切除范围。本组26例患者全部行1期吻合,其中1例横结肠癌因肿瘤广泛侵犯固定,行回结肠捷径手术。在吻合口旁放置有效引流。③术后继续补液及抗生素治疗,加强营养支持,术后放置肛管,术后第2天每日给病人扩肛2-3次至肠道功能恢复正常。
2结果
本组26例术后恢复顺利,无吻合口漏发生,其中发生切口感染3例,肺部感染2例,腹腔脓肿1例,经对症治疗后恢复良好。本组无死亡病例,全部临床治愈出院 。
3讨论
结肠癌引起肠梗阻较为多见, 结肠癌并发梗阻的发生率在8~21%[1], 癌肿导致梗阻时, 病情多属晚期。患者面临癌肿和梗阻两大问题。由于有回盲瓣的存在,结肠梗阻不仅类似闭袢型梗阻,而且回肠内容物又不断经回盲瓣输入结肠,结肠进行性扩张,肠内压不断升高,易导致肠壁缺血坏死。一旦穿孔,发生泛发性腹膜炎,病死率极高。
因此一旦确诊,应尽快手术治疗. 手术原则是切除肿瘤,解除梗阻,恢复肠管的通畅. 关于手术时机笔者认为在以下情况时应及时手术:①结肠梗阻已经 明确诊断,经8~12h积极保守治疗,症状仍无改善或进行性加重者;②完全性肠梗阻在积极术前准备的同时应尽早实行急诊手术;③并发腹膜炎者,应立即行开腹手术;④梗阻合并中毒性休克者,应在抗休克 同时及时手术,去除病因。关于手术方式的选择至今有争议,对右侧结肠癌引起的急性梗阻选择I期切除吻合术, 基本上已取得一致意见。
对左侧结肠癌引起的急性梗阻一直以来意见并未统一。近年文献报告炎症过程实际上可能延迟或阻碍癌细胞的种植和扩散[2]。我们认为在可能的条件下切除肿瘤I期吻合, 应作为结肠癌梗阻手术的首选方式,对那些全身情况极差, 有远处或局部广泛转移无条件切除者,应首先考虑捷径手术,其次是造瘘。术中应对肠管彻底减压,冲洗肠道将肿瘤近端小肠内容物排除体外,远端肠内容物尽可能通过肛门推挤排除体外,避免肠腔内粪便影响吻合口愈合。术中充分灌洗肠腔使肠内容物排除干净,吻合口远端要通畅,术后要定期扩肛;吻合口血运好,无成角,无张力,术中在灌洗液中加入抗生素,这些是预防吻合口漏的重要措施。不少学者认为:I期切除的手术死亡率并不比分期切除高, 而五年生存率则明显提高。Umpleby指出:I期手术与分期手术5年生存率分别为48% 与18%[3]。而分期切除有患者须经多次手术住院时间长,再次手术有癌肿种植、扩散, 以及癌肿增大无法切除等可能。而对于高龄体弱感染中毒症状严重,低蛋白血症,肠管血运差,水肿明显的患者,同时合并有严重的心肺疾病的患者不 宜行一期吻合,应行I期结肠切除,Ⅱ期闭瘘,这样既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风险,又有利于病人术后的恢复,为Ⅱ期造口关闭创造良好的基础。Fitchett和Hofman指出,由于①术前有较好的支持治疗措施,②麻醉的进展③采用了适当液体、抗生素、肠减压等措施。因而, I期切除术的死亡率和复发率都已降低[4]因此, 手术方式并不是决定手术危险性的重要因素,积极术前准备,正确的术中处理,是保正手术成功的关键。总之,对于结肠癌并梗阻病人只要措施得力,大部分可行I期切除吻台。
参考文献
[1] Fitehett CW .Hofnxan GC.Sarg Clln North Am 1986
[2] 高为钢.等. 实用外科杂志1983;3
[3]Um pJeby HC,et a1.Dis Colon Rectam1984t
[4]Fitehett CW .Hofnxan GC.Sarg CllnNorth Am 1986
[5]裘法祖,盂承伟.外科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杜
关于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一期切除吻合30例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