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式教学的研讨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07562 日期:2025-06-29 来源:论文网
学案式教学是当今的热门话题,也是老师们正在积极探索的一种教学方式。学案,顾名思义,学生学习的方案。“学案式”教材,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及发展趋势,教研组集体编写的指导学生学习的辅助性教材。针对数学学科的特点,我对数学学科的学案式教学模式给予总体的反思与展望。
关于数学学科的“学案式”教材及其特点
   1.关于“学案式”教材
   我们所说的“学案式”教材是指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构建而编制的教材,它注重指导学生如何学习、如何探索、如何求异。“学案式”教材的作用就是不仅要成为沟通教与学的桥梁,还承担着引导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作用。
     2.数学学科“学案式”教材的特点
   我们设计的“学案式”教材,其核心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实现学习的可持续发展。根据这一指导思想,我们以为其特点应该是“多边互动、师生有效指导、自主创新学习”。
   第一、多边互动。课堂教学的精髓就在于教与学的交流。通过师生间、生生间和现代媒体间的多边信息交流和多边思维互动,在合作中共同探讨解决。从而获得更多的知识和能力,健全完美的人格。
   第二、师生有效指导。通过教师对学生的有效指导和学生相互的有效指导,帮助学生学会自主创新学习,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第三、自主创新学习。就是学生个体在注重激烈的智力活动过程的同时,重视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在积极的活动中不断提出新问题,探索新思路、新方法,获取新知识,解决学习新矛盾,继而为终身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数学学科“学案式”教材的设计
   1.数学学科“学案式”教材的设计内容
   “学案式”教材内容的设计要体现出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它一般可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学习目标。目标就是方向,就是动力,制定的目标既要切实可行,又要使学生感到跳一下摸得着,依据教材与学生实际,我们拟定的学习目标,一般分为三个层次,了解,理解,综合应用。
   第二、学法指津。“学案式”教材中所提供的学法指津主要是针对所学内容设计的,一般包括学习方法、记忆方法、理解角度、理论运用等活动方式的指导及疑难问题的索引、提示等。让学生逐步由“学会”变成“会学”。
   第三、知识提炼。对于重要的知识点,可以填空的形式出现,让学生在预习时完成,从结构和细节上对所学内容有所了解。对于重点内容要设计思考题,供学生在预习时思考,上课时老师再与学生一起讨论,分析,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第四、知识巩固。为了使学到的知识得到及时巩固,消化和吸收进而转化为能力,要精心设计有“阶梯性”“层次性”的训练,发展各类学生的潜能,升华学生的理性认识。
   第五、反思。要给学生留出记笔记和思考空间,以便使学生在其中写自己的心得,体会和疑问,有利于学生的自我调节和提高。
   2.数学学科“学案式”教材的设计要求
   第一、认真了解教材和学生。
以确定学习目标、学习重点,研究所教知识点与学生思维能力的关联性,以确定教学中培养学生何种思维能力,进行哪些学法指导,研究学生知识水平和教学中的学习方法,力求有利于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第二、指定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包括智力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智力目标和能力目标是显性的,应直接写在学案上,要求学生运用各种学习手段去完成,情感目标是隐性的,有时可不直接写在学案上,教师可适当调控。
   第三、做好知识体系的编排。根据初中生的认知规律,将知识点进行拆开或组合,充分发挥每个知识点各有的能力价值和情感价值,设计成不同的问题或练习等。    三、数学学科“学案式”教材导学的教学策略
   1.因时、因人而处理“学案式”教材的策略
   根据学生的学习内容、目标和基础,我们处理的基本策略是:一是利用“学案式”教材对知识点的补充,经过补充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加丰富,为以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二是利用“学案式”教材例题的拓展,加深对书本知识的掌握。
   2.建立“学案式”教材的课堂教学结构。首先,根据不同的教学章节恰当的统一学生一部分时间,汇报“学案式”教材学习的情况,借此来了解学生自主阅读的状况与程度。其次,采用独立思考,小组交流等方式进行能力训练,以此来加深对知识的巩固与理解,培养他们的能力。
   四、学生在数学学科的“学案式”教材学习中得到了发展
   1.学生在教学过程的优化中得到主动发展
   通过“学案式”教材的导学,学生不再象以前那样等待老师“灌输知识”,而是创造性地自主探索。在“学”中“创”,学会学习,学会思考,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形式,从而使每个学生得以在“自主发展”中塑造自尊、自重而又富有创造性的健康人格。
   2.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学案式”教材的利用调动了学生预习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预习效果。在研究学生心理素质、情感因素、智力品质、方法技巧和自我监控能力的基础上,确定教学策略,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3.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学案式”教材的编写,使用都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为目的,对课前、课中、课后的学习作了全程引导,便于学生自学。因此,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五、教师在“学案式”教材开发的探究中得到了发展
   1.更新了教育观念,提高了教学能力
   在课改实施中,一种以关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人本教育”思想在我们的教学中逐步得到确立,同时,促使教师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主动地、坚持不懈地获取新信息和接受新知识、新思想。在研究的过程中,教师的工作能力与水平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2.提高了科研意识与科研能力,专业得到了成长
   通过系统的探讨,拓展了教师整体队伍的科研素质与科研能力。通过研究,大部分教师能探索和运用一系列科学实用的研究方法和手段,并使自己的研究过程规范。教师的教科研意识得以加强,教学理念得以不断更新,教科研水平得以迅速提高。
   基于数学学科学案式教学的研究,即使在实践研究中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许多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探讨,使课题研究进一步发展。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