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核糖体P抗体的临床浅析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04654 日期:2025-05-31 来源:论文网
关键字: 糖体P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60例抗rRNP抗体阳性患者中,男性4例,女性56例,年龄12~64岁,平均(32±10)岁。
  1.2 抗rRNP抗体的检测方法及阳性判断标准:以兔胸腺提取物作抗原免疫印迹法(WB)[4],如同时出现38 000、16 500、15 000三条带判断为抗rRNP抗体阳性;以Hep-2细胞作抗原间接免疫荧光法(IIF)[5],胞质呈黄绿色荧光判断为胞浆抗体(ACYA)阳性。
  1.3 分析内容:抗rRNP抗体阳性的疾病组成;两种检测方法结果比较;SLE患者抗rRNP抗体与临床表现相关性。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χ2检验。
  2 结   果
  2.1 抗rRNP抗体阳性的疾病组成:60例抗rRNP抗体阳性患者中SLE 55例,占91.7%;系统性硬化病3例,占5.0%;混合性结缔组织病及多发性肌炎各1例,各占1.7%。
  2.2 WB与IIF两种方法检测结果比较:60例WB法抗rRNP抗体阳性血清中IIF法ACYA阳性者仅33例(55.0%);38例ACYA阳性血清中,抗rRNP抗体阳性33例(86.5%),其余5例中4例抗SSA阳性。
  2.3 抗rRNP抗体与SLE病人临床表现相关性:见表1。
  3 讨   论
  rRNP抗原由分子量分别为38 000、16 500、15 000的磷酸化蛋白组成,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抗rRNP抗体的检测方法较多,Bonfa等[5]研究表明:在这些方法中,对流电泳、免疫沉淀法及IIF法敏感性均较差,其中IIF法特异性也不高;只有WB及ELISA两种方法是既敏感又特异的方法。本组病人同时运用WB及IIF两种方法进行检测,发现WB法抗rRNP抗体阳性血清中IIF法阳性者只有55.0%,而IIF法ACYA阳性者虽86.5%出现WB法抗rRNP抗体阳性,但也可与其他细胞质抗体如抗SSA抗体相关。说明检测抗rRNP抗体WB法更敏感、更可靠。
  尽管文献[4,6]报道及我们的分析均发现抗rRNP抗体偶而也可出现在其他结缔组织病中,但多数研究表明抗rRNP抗体主要见于SLE患者,本研究也发现60例抗rRNP抗体阳性患者中55例为SLE,占91.7%。在SLE早期ANA、抗dsDNA等抗体阴性时,抗rRNP抗体即可出现[7],因此对这类SLE患者的早期诊断尤其具有重要价值。
  文献报道抗rRNP抗体与狼疮中枢神经受累,尤其精神症状明显相关,但本组研究发现抗rRNP抗体阳性组中枢受累发生率虽较阴性组高,但未达统计学显著意义,其与SLE中枢受累究竟有无相关性有待进一步积累资料并进行随访研究。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