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过敏性紫癜临床浅析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00431 日期:2025-04-19 来源:论文网
过敏性紫癜是毛细血管为主要病变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发病年龄以学龄儿童最常见,现我院2009年6月-2010年10月收治的56例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56例中,男性33例,女性23例,年龄最小3岁半,最大14岁,类型:单纯性26例,混合型30例(包括伴有肾、消化道、关节型等一个或一个以上器官的损害)。临床表现:皮肤紫癜35例,腹痛10例,关节肿痛6例,血便2例,血尿1例,浮肿1例,发热1例。诊断:以皮肤紫癜为首发症状的35例均初诊确诊,以血尿、浮肿为主要症状就诊者,误诊为急性肾炎1例,所误诊的病例在2天后紫癜出现而确诊。皮疹累及的部位以双下肢最多见,为30例,占83.33%其次依次为臂部17例,占47.22%,双上肢8例,占22.22%,面部2例,占5.56%,爆发型紫癜1例,占2.78%。
  1.2 治疗与转归
  确诊后,患儿卧床休息,禁食可疑性食品及药物,有感染者给予抗炎治疗,对血便者予以少渣饮食,辅以解痉药,及早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止血及脱敏药物,对关节肿痛给予钙剂。皮疹消退时间为6-38小时,平均为11.2天。关节症状分别在发病后1-13天,平均为3-4天消失,有1例出现肾脏症状,持续蛋白尿1例,占2.78%;预后:本组33例经治愈及好转,占91.67%,3例未愈。
  2 讨论
  敏性紫癜是一种主要累及毛细血管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为血管炎综合症中最常见型。其变应因素较复杂,有感染、食物、药物、寄生虫因素等,这些因素有变应原的作用,使机体发生变态反应,导致毛细血管壁炎性改变,严重时发生坏死性小动脉反应,导致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引起皮肤粘膜及内脏器官渗出性出血及水肿,临床表现除皮肤紫癜外,常有过敏性皮疹、关节肿痛、腹痛、便血和血尿等,偶可发生颅内出血,导致严重后果。如果以皮肤紫癜为首发症状诊断不难,但有些病例首发症状为腹痛、便血、关节肿痛、血尿、浮肿等,往往容易误诊。本组病变有误诊为肾炎,认为有下列情况应考虑过敏性紫癜的可能1)患儿有食物及药物过敏史;2)既往有过敏性紫癜史;3)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有效者;4)末梢血嗜酸粒细胞增多者。
  本症虽无特效疗法,但尽可能寻找并避免过敏原,积极治疗感染,仍是非常重要的。有资料认为,过敏性肾脏,临床多呈现良性经过,均可在近期治愈。而一旦累及肾脏则治疗困难,病程长,预后差。因此,早发现,及时治疗,是治愈本症的关键。
  另外,本症极易复发,有些病例在症状消失,皮肤紫癜完全消退后,如果短时间内再次食用可疑食品或药物等,可在几日,甚至几十小时内使紫癜再出现,治疗也比首次发病困难。本地少数名族聚居地区,以维吾尔族人发病率高,本人认为:一是与少数名族人口居多,占85%有关,二是否与饮食生活习惯有关,有待进一步调查核实。因此,紫癜患儿在治愈后,应尽量延长使用可疑药物,食用可疑食品的时间,应在3个月到半年为宜。同时避免花粉吸入,疫苗注射,防治各种感染,使其达到彻底治愈。
参 考 文 献
[1]张碧丽,王文红,范树颖.儿童过敏性紫癜575例分析,中华儿科杂志,2001,39(11):646-649.
[2]吴瑞萍,胡亚美,江载芳等.诸福棠 实用儿科学[M].第六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677-678.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