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药物致过敏性休克心跳呼吸骤停CPR术后护理体会。主要包括呼吸,循环系统的护理和脑复苏的护理。认为患者抢救成功护理的主要经验是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及时、有序、系统的护理监测及有效的治疗,使患者得以生存。
【关键词】药物过敏;心跳骤停;护理
药物过敏性休克是以药物作为过敏源作用于过敏患者而导致周围循环障碍为主的全身速发型变态反应[1],一般在很短时间内发生,有的在用药瞬间出现。一旦发生过敏性休克、心跳呼吸骤停,抢救不及时极易造成死亡。我科于2008年05月至2010年04月成功抢救6例过敏性致心跳呼吸骤停的患者,现将CPR术后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2008年05月至2010年04月我科成功抢救6例过敏性休克致心跳呼吸骤停的患者,其中青霉素过敏性休克致心跳呼吸骤停3例,头孢类药物过敏性休克致心跳呼吸骤停2例,泛影葡胺造影剂过敏性休克致心跳呼吸骤停1例,年龄26-79岁,男性4例,女性2例。
1.2典型病例:患者女30岁,因剖腹产术中心跳呼吸骤停伴意识障碍2小时余,于2010年04月30日16时15分入院。患者2小时前以妊娠40周于妇幼保健医院行剖宫产术,术中顺利分娩一健康男婴,术中无大出血,婴儿娩出后术中使用头孢抗生素后突然出现意识不清,呼之不应,全身红色皮疹,心跳呼吸骤停,血压测不出,大动脉搏动消失,立即气管插管并行胸外心脏按压,给予肾上腺素等药物治疗,约3分钟后恢复自主心跳,出现自主呼吸,但意识仍呈浅昏迷,立即转我院ICU进一步抢救治疗。入院体征:体温37.0℃,脉搏108次/分,血压114/80mmHg。双上肢间断抽动,双下肢肌张力减低,腹壁反射,睫毛反射等浅反射存在。动脉气血分析:PH 7.424,PCO2 38.8mmHg,PO2 207mmHg,HCO3- 255mmol/L,BE 1mmol/L,Na+ 139mmol/L,K+ 3.4mmol/L,Hct 33%,Hb 112g/L。
1.2.1典型病例原因分析:(1)患者剖腹产手术术前禁食,胃肠道处于空腹状态,极易发生药物过敏反应。(2)患者剖宫产手术麻醉原因联合药物原因,造成过敏性休克。(3)患者应激状态,精神紧张等综合原因,造成过敏性休克。
1.2.2典型病例结果:患者于05月02日神志恢复清醒,血气分析:正常,胸片:正常。于05月02日08点30分拔除气管插管,两天后转产科病房继续治疗,无并发症及后遗症发生。
2CPR术后护理
2.1脑复苏的护理:延续生命支持(PLS)重点是脑保护,脑复苏及复苏后的心率失常、低血压、电解质紊乱、酸中毒、肾功能不全等的治疗[2]。因此防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是脑复苏的关键措施。
2.1.1亚低温疗法:给予冰帽、冰毯应用亚低温治疗,保护脑细胞。低温治疗通过减少脑代谢而降低氧耗,是迄今被证明最有效的脑保护方法,现在已经作为继发性脑损伤进行脑保护治疗的主要措施[3]。低温治疗使用原则,将肛温降低32-34℃,并维持12-24小时。体温升高超过正常水平可导致供氧失衡,加重脑损伤。 转贴于
2.1.2预防和治疗脑水肿:根据医嘱予甘露醇及速尿脱水治疗,预防脑水肿。严格控制静脉入量和输液输度,也是预防和治疗脑水肿的重要环节。
2.2呼吸系统的护理
2.2.1有创呼吸机的护理:机械通气是对CPR术后呼吸衰竭患者行呼吸支持治疗的重要措施,它的应用为抢救患者争取了时间和条件,显著提高了CPR患者的生存率。除了做好气道湿化和保持气道通畅外,还要熟练掌握呼吸机各项参数的设置和报警的处置。每次报警都能正确及时处理,保证了呼吸机的正常运转。患者在呼吸机辅助通气下,SPO2和血气分析基本维持在正常范围。6例患者均在上机1-3天后自主呼吸恢复,3-5天后顺利脱机。
2.2.2拔管后的气道护理:患者因气管插管,拔管后气道分泌物增加,给予药物雾化后加强胸部物理治疗,促进痰液的排出,防止肺部感染的发生。6例患者均无肺部感染发生。
2.3循环系统的护理
2.3.1有创血压的监测:有创血压是在动脉内直接插管测量血压,是重症患者在抢救中监测血压的重要手段[4]。持续动态心电监护、监测有创血压,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为抢救赢得了时间。
2.3.2中心静脉压的监测:中心静脉压可以反映当时病人的有效血容量、心功能和血管张力等综合状况[5]。同时对中心静脉置管的护理必须做到及时观察、保持清洁无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并保持静脉输液的合理适量顺畅,保持CVP在5-12cmHO2之间。
2.3.3尿量的观察:记录每小时的尿量,尿量反映肾血流灌注的情况,根据尿量情况可以了解休克的进展情况,以便及时有效补充血容量,使患者的尿量达到30ml/h以上。6例患者均未发生肾功能衰竭。
3讨论
3.1根据文献统计,药物过敏性休克占全部药物不良反应死亡例数的20.0%而列首位[5]。由于药物过敏性休克发病急促,来势凶猛,重症患者可在短时间内死亡,所以护理重点在于预防过敏性休克的发生。
3.2要提高抢救的成功率,必须及时判断、就地抢救、分秒必争、对抗过敏、纠正休克和恢复重要脏器的功能,正确使用抢救仪器。
3.3从实际情况分析,患者抢救成功护理的主要经验是及时发现病人的情况,及时、有序、系统的护理监测及有效的治疗,使患者得以生存,无并发症及后遗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黄丽娟,李亚辉,农利平. 过敏性休克致心跳呼吸骤停患儿1例急救护理[J].中国医学文摘,内科学,2006,(6):609
[2]许红.急危重症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M].2007,46-47
[3]董云春,周翠萍.重症患者有创血压专项操作护理及监测[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2):41
[4]许红.急危重症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M].2007,70
[5]张成栓,杨口,吴荣才.194例药物引起过敏休克的中文文献分析[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1999,(80):9
关于过敏性休克致心跳呼吸骤停CPR术后护理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相关论文大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