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金融学论文,
1绪论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阳光私募基金最早诞生于2003年,伴随着近年来金融创新步伐的加快,加上高净值群体规模的增长,阳光私募基金已经成为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2013年6月1日,新修订的《证券投资基金法》赋予了私募基金的合法地位,加上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关于私募基金登记备案一系列自律规则的推出,阳光私募基金在近五年来得到了爆发式发展。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已登记的私募基金管理人22446家,同比增长28.76%;已备案的私募基金产品66418只,同比增长42.82%;私募基金管理规模达11.10万亿元,同比增长40.68%。阳光私募基金与公募基金、券商资管产品等有着一定的区别,其定位为高净值群体的投资产品,具有收益高、风险大、灵活性强等特征,但是基金业绩追求的是风险收益比,低风险、高收益才是基金优良业绩的体现。学术界已有夏普比率、詹森比率等指标来衡量基金的业绩水平,但是这些指标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因此,本文希望从阳光私募基金入手,对私募基金的业绩水平进行评价和研究。
本文的研究意义包括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两方面.从理论意义而言,当前学术界评价基金业绩的指标和方法虽然较多,但是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尤其是基金业绩评价指标与方法在私募基金方面的应用,仍然是国内学术界为数不多的研究课题,这主要是因为国内私募基金的起步较晚。因此,本文希望借助于基金业绩的评价指标与方法,对国内阳光私募基金的业绩进行评价,丰富国内学术界对私募基金业绩评价的研究观点与文献。从实际意义而言,私募基金的发展趋势不可阻挡,已经成为资本市场的主要组成部分。伴随着居民财富的不断增长,高净值群体规模日益扩大,私募基金将成为净值群体非常重要的投资渠道。但是,目前还未有合理、合适的私募基金业绩评价体系,大部分是将私募基金的净值作为评价其业绩水平的指标,这种评价指标和方法太简单,难以说明内在的业绩水平。因此,本文将借助于国外的基金业绩评价指标和方法,利用私募基金研究样本,对其业绩水平进行评价,从而提出相应的建议,为我国私募基金业绩评价提供借鉴意义。
.......................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基金业绩评价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点课题。相比较而言,国外学者的研究起步较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研究基金的业绩评价。而国内学者主要是进入21世纪后开始研究。
1.2.1基金业绩三大指数的研究现状
随着私募基金法律地位的确认,国内学者关于私募基金业绩评价的参考文献越来越多。陈晓丽分析介绍了私募基金业绩评价的内容,对特雷诺指数、夏普指数、詹森指数三大经典指标进行调整,得到关于私募基金业绩评价的指标。肖瑾研究认为,对私募基金业绩的评价,不仅仅包括净值及风险调整指标,还应当包括私募基金的投资策略,以及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当前很多研究文献对私募基金业绩评价仅仅只有净值及风险调整指标的收益评价,忽视了私募基金投资策略和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苏胜强、许月丽研究认为,私募基金的收益和风险是不相匹配的,在很多情况下,私募基金的业绩表现主要受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当证券市场处于牛市时,则私募基金的业绩表现非常好,收益高,但风险低;但当证券市场处于熊市时,则私募基金的业绩表现非常差,收益低,但风险高。罗福立选择2010年的63只私募基金为研究样本,采用TM模型和HM模型对私募基金经理的选股能力和择时能力进行分析,除个别私募基金具备选股能力和择时能力外,大部分基金的选股能力和择时能力并不具备。王凯俊以私募基金和公募基金为研究对象,分别运用TM模型和HM模型评价其选股能力和择时能力,研究发现,股票型公募基金的选股能力明显优于私募基金,公募基金的选股能力较为均衡,而私募基金的选股能力则比较分化,不够均衡;同时,从择时能力痛度来看,私募基金的择时能力要优于公募基金。娄松着重对私募基金的业绩评价方法进行分析,发现,从总体角度而言,各评价方法对私募基金的评价结果较为一致,但在不同的期间,各评价方法的结果略有不同。在震荡市中,改进的风险调整法要比经典风险调整法的一致性更强;在牛市或者熊市的单边市中,经典风险调整法比改进的风险调整法的一致性更强。
...................
2阳光私募基金的概念及定义
2.1私募基金的定义
私募基金是相对于公募基金而言,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法》〉的内容,私募基金是以非公开方式向特定投资者募集资金并以证券、股权、艺术品等为投资对象的投资基金。公募基金的募集对象可以不特定,且人数也没有相应的限制,而私募基金的募集对象则是特定的,且人数不得超过200人。
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的分类,私募基金可分为证券类私募基金、股权类私募基金、其他类私募基金和资产配置类私募基金。其中,证券类私募基金是指以证券为投资对象的私募基金,主要投向场内的标准产品,如股票、债券、期货等。股权类私募基金是指以股权为投资对象的私募基金,主要投向非公开市场交易的股权,如一级市场的公司股权、一级半市场的股权(定增)。其他类私募基金是指以红酒、艺术品等为投资对象的私募基金。资产配置类私募基金是指以公募基金、私募基金为投资对象的私募基金,也称作为基金中的基金(FOF),是资产配置的重要对象。
私募基金是近些年来快速发展的金融行业。其实,私募基金在21世纪初就已有雏形。当时,私募基金主要是借助信托通道发行,由信托公司作为受托人,银行作为资产托管人,资产管理公司或融资公司作为投资顾问,经过监管机构备案,以证券市场的股票、债券或其它衍生品为投资标的并定期公布基金业绩和运作报告的髙端理财产品。自2013年新修订的《中国证券投资基金法》赋予私募基金的法律地位后,私募基金可以通过自身来发行产品。
........................
2.2私募基金的发展现状
私募基金行业近年来快速发展,私募基金管理人、私募基金产品及管理规模等均有了非常大的增加。本节将对私募基金的发展现状展开分析,具体从数量与规模、行业与区域、规模排名及从业人员四个方面入手。
自2013年6月1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法》明确私募基金的法律地位以来,私募基金行业迎来爆发式增长。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的定期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已登记的私募基金管理人22446家,比2013年有了大幅度的增长。已备案的私募基金产品66418只,保持逐年增长态势,比2014年增长了1.76倍。已备案私募基金的管理规模11.10万亿元,比2014年增长了1.74倍,与私募基金产品增长幅度基本上保持一致。当然,从表3-1的资料可以发现,在2015年至2017年期间,私募基金产品和私募基金管理规模均保持着逐年增长的发展趋势,但是私募基金管理人数量却并没有和私募基金产品及管理规模表现一样,这主要是因为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从2016年开始加强对私募基金管理人的审查,引入律师事务所的第三方审查机制,并且加强对私募基金管理人违法违规行为的检查,注销一大批违法违规的私募基金管理人,造成私募基金管理人数量减少。
...........................
3私募基金的发展现状及趋势...............9
3.1私募基金的发展历程...............9
3.2私募基金的发展现状...............9
4私募基金业绩评价的理论分析.................17
4.1私募基金整体业绩评价的理论分析...........17
4.1.1净值收益指标...............17
4.1.2风险指标...............17
5阳光私募基金业绩评价的实证研究..........23
5.1样本与数据说明...........23
5.2净值收益与风险情况分析................24
5阳光私募基金业绩评价的实证研究
5.1样本与数据说明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阳光私募基金,在确定研究样本时,自然选择阳光私募基金为本文的研究样本。在确定研究样本时,主要遵循以下几方面原则:一是私募基金管理人不同。由于同一私募基金管理人很有可能釆取复制策略方式来运作私募基金产品,造成同一私募基金管理人的不同私募基金产品的业绩表现特征雷同,因此,本文选择明达资产、景林资产、上海天丼投资、深圳林园投资.美联融通、武当资产、开宝资产、塔晶投资、龙票资产、龙腾资产、星石投资、淡水泉投资等20多家私募基金管理人的30只私募基金产品作为本文的研究样本。这主要是因为研究样本的30只私募基金产品是某一私募FOF基金的子基金,为了更加全面有效地评价该私募FOF基金的子基金的业绩表现,本文将这30只私募基金产品作为研究样本,展开实证研究。这主要是因为这30只私募基金产品在FOF基金中的持仓比例较高,是FOF基金持仓比例最高的30只私募基金产品。二是样本选择数据周期的长期性和一致性。私募基金业绩必须考虑长期性,简而言之,就是“穿越牛熊”,而且在评价这些私募基金业绩时,应当选择一致的评价周期。因此,综合考虑将2014年至2017年作为本文阳光私募基金的业绩评价期。三是样本数据与市场组合数据的一致性。在评价阳光私募基金业绩的择时能力和选股能力时,需要使用到市场组合的相关数据,阳光私募基金样本与市场组合样本两者的数据必须一致,才能确保研究结论的真实客观。在本文的研究中,阳光私募基金样本数据和市场组合数据均采用月度数据。
............................
6结论与建议
6.1研究结论
本文根据私募基金业绩评价的理论分析,搜集不同私募基金管理人的30只阳光私募基金产品为研究样本,以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为研究期限,分别从净值收益与风险情况、整体业绩评价、选股能力和择时能力、业绩持续性评价四个角度进行研究,得到以下几方面研究结论:
第一,在研究期间内,阳光私募基金产品获取了较为良好的收益,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平均值达到了108.05%,部分私募基金产品的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更高。同时,从风险情况来看,30只阳光私募基金产品的标准差平均值为0.4154,贝塔值平均数为0.976。
第二,在研究期间内,30只阳光私募基金产品的最大回撤为0.7740,说明30只阳光私募基金产品在2014年至2017年期间出现的平均最大回撤幅度为77.40%。同时,从夏普指数、特雷诺指数及詹森指数来看,30只阳光私募基金产品的平均值分别为2.38160.9168、0.1318,总体表现较为不错。
第三,从选股能力和择时能力来看,30只阳光私募基金产品获取较高的收益,主要是依靠承担较高的系统性风险,也就是说私募基金产品在TM模型中所承担的市场组合风险越高,则其所获得的收益率也越高。相反,如果仅仅依靠较好的选股能力和择时能力,不承担较高的系统性风险,则私募基金产品的业绩表现较差。
第四,从业绩持续性评价分析来看,30只阳光私募基金产品的业绩持续性较为良好。
参考文献(略)
阳光私募基金业绩评价模型之金融学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相关金融论文文章
- 基于激励相容理论的住房逆向抵押贷款定价模
- 中国阳光私募基金可持续发展之金融学研究
- 我国商业银行棚改项目风险审查之金融学研究
- 辽宁金融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研究
- 我国社区银行客户忠诚度影响因素之金融学分
- 二次订购条件下基于仓单质押及风险考虑的供
- 金融稳定视角下的我国房地产杠杆风险研究
- 单因子和双因子随机波动率模型下的信用价差
- 关于我国货币市场基金流动性风险承压能力的
- 硕士金融学论文:我国阳光私募基金发展研究
- 金融学视角下信用环境的空间异质性、驱动因
- 金融脱媒对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稳健性影响的实
- 我国试点碳市场与能源市场动态关系之金融学
- 仿射跳扩散模型下期权定价的稳健Fourier-Co
- 金融发展对政府创新补贴激励效应的影响研究
- 大股东股权质押与股票超额收益率之金融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