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北宋开国,国家统一,政治、经济等方面都得到了恢复与发展,也带来了文化的全面繁荣。北宋文学迅速发展,诗歌在唐朝盛世后有了探索性地发展,词作的涌现更是展现出宋代文人的创新意识。北宋年间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与科技发明竞相涌现,造就了一批大家。在文学史上,天水一朝文化发达,造就无数文化瑰宝,大量名家的出现标志着北宋文学的繁荣。也正是因为这种繁荣,导致一些当时并不以文学创作见长的作家颇受埋没。
北宋名臣司马光众体皆擅,尤精史学,凭《资治通鉴》享有盛誉,载于各种史册,然而却鲜见于文学史中。
司马光,生于宋真宗天禧三年(1019 ),卒于宋哲宗元枯元年(1086 ),字君实,陕州夏县沫水乡人,世称谏水先生,卒后封温国公,溢文正。司马家世代官宦,其父司马池曾经官至兵部郎中、天章阁待制,德行清廉,深受赞誉。司马光继承父志,一生恭谨忠孝,廉洁勤俭。他二十岁时中进士入朝为官,立志以仁德建功立业。步入仕途的司马光仍坚持广读诗书,对音乐、天文、律历等都有了深入的了解,对经学和史学尤为精通,写下多方面的著述。北宋王朝“积贫积弱”,朝廷思考多种解救办法,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是以王安石为代表的变法派,一种是以司马光为代表的保守派。当时因循守日的官场风气,令司马光形成悉遵成宪的保守思想作风,逐渐成为了保守派的中心人物。司马光希望通过回顾历史总结教训找到解决国问题的办法,于是编写了《资治通鉴》。这一史籍奠定了司马光一流史学家的地位。《宋史·艺文志》著录了司马光的三十七种著作,文史兼备的不在少数。在其八十卷《传家集》中,除了制诏、奏章、书启、表等公文性文体外,还有碑、志、哀辞、祭文等文学性颇强的文体,甚至还包括了一千二百余首诗歌。虽然他的创作重心不在诗词歌赋上,但对于一个将学问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的人说,即使是闲笔信作,也能工整雅致。
司马光的文学创作是不容忽视的,很多作品中所反映的史学观都可以成为研究《资治通鉴》的佐证或补充。另外,司马光与欧阳修、梅尧臣、王安石、“三苏”等北宋文学名家,大多有着文学上的往来。司马光还撰写过《温公续诗话》一卷。作为最早期的诗话著作,这数十条诗话概括了司马光对诗歌创作的见解,间接反映出北宋前期的诗歌创作潮流。
对司马光的研究开始得较早,但从研究现状来看,研究的范围相对狭窄,研究的内容较为单一。司马光的史学成就及政治成就巨大,通常人们都将其归为政治家、史学家等类别来进行研究。在查阅司马光的相关研究著作后发现,研究基本集中于他的政治观念、史学思想、
哲学思想以及司马光在反变法斗争中的政治决策。更多的研究是在对《资治通鉴》一书进行深入的探讨。这几个方面的研究成果丰硕,对于他的文学研究也几乎都集中在对《资治通鉴》的文学性研究上,而全面系统地对司马光诗歌进行的研究则很少见。通过查阅目前比较通行的文学史教材可知,北宋一朝的诗歌史基本上是由宋初三体、欧阳
......................................
第三节 文人雅集的风气促进............... 25-30
第二章 司马光酬唱诗的主要对象.......... 30-55
第一节 朝廷重臣:庞籍、.....30-37
第二节 挚友:范镇、聂之美...................... 37-44
第三节 诗人学者:梅尧臣、.......................... 44-55
第三章 司马光酬唱诗的主要话题 ........................55-66
第一节 游赏咏物................. 55-59
第二节 集聚赠礼............... 59-62
第三节 应制事务.............. 62-66
第四章 司马光的诗学观及酬唱诗的.......... 66-79
第一节 《温公续诗话》体现的................... 66-70
第二节 语言质朴凝..............70-74
第三节 蕴含理致情.............74-76
第四节 诗教规诫口吻.............. 76-79
..............................
结语
司马光的酬唱诗有二百九十余首,占据其一千二百余首诗歌的四分之一。内容上大致包括了游赏集宴、友人往来寄赠以及朝廷馆职聚会。早期酬唱诗的对象主要是馆阁僚友及旧识,记录下馆阁及官场生活,表达友情和忠君爱国之意。后期酬唱诗的对象转变为在洛阳的旧僚及学者,内容集中于山水之乐和人生哲理,反映生活真趣和人生思索。司马光参与组织了诗社活动,以洛阳为据地,团结旧僚,吸引学者文人,重建思想权威,形成与政治中心相抗衡的文化中心。在文化与政治密切联系的过程中,酬唱诗充分发挥了“群”的功能。洛阳诗社的兴起和声势浩大令名臣诗人酬唱的文学性和政治性凸显,成为北宋诗坛的独特风景。
他的酬唱诗创作受到了西昆体的影响,并且在自己的诗歌创作中吸收了欧、梅诗文革新的主张,展示出质朴纯实的宋诗新风貌。他与名臣诗人共唱盛世,与哲学名家笑谈理趣,发展了宋代诗歌的议论化倾向和理致情思,反映出诗歌在理学发展影响下的转型趋势。酬唱诗反映出司马光的诗歌艺术追求与他撰写史书时真实简明的创作要求是相通的。此外《温公续诗话》充分反映了他的诗学思想及当时的宋诗审美倾向,为我国诗学思想的发展作了一定贡献。
司马光因政治地位和史学著作历来为人所重,也使其诗歌创作在这种光环下未能展露。虽然其诗歌的艺术价值还有待进一步发掘,但可认这种价值的初步展现已经值得我们予以重视。在北宋前期诗派诗体相互接续的过程中,司马光正处在宋诗从欧、梅、苏、王发展到苏轼、江西诗派的过程中的承上启下阶段,身处于名臣诗人这样一个群体。他的诗歌是宋诗发展定型的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理应在北宋诗坛占有一席之地。
司马光酬唱诗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司马光,酬唱诗,酬唱对象,话题,艺术风格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