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引言
政府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组织之一。政府的根本任务在于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发展经济,促进社会公平,同时使社会保持良性发展。政府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虽然遭遇很多批评,但不可否认,政府是推动社会和经济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力量。政府面临着诸多的挑战,也面临着很多的机遇。政府向企业组织一样,变革的任务越来越艰巨,特别是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不断变化的情况下,政府运行的不确定性越发明显。政府的挑战增多。传统政府管理的模式不断变化,问题不断显现。如何有效的管理城市社会,成为各级政府的课题。建国以来,城市管理最主要的模式是“国家—单位—个人”的管理结构。这个模式总体性的统揽了城市社会所需要注意的各个方面,且一直从建国时期延续到九十年代。在此模式中,单位是结构中纵向关系的结点和核心。单位的成员依赖单位组织而存在,单位组织也是政府实施城市社会管理的有效手段和重要途径。在“国家—单位—个人”三个层级的管理结构中,每一个单位,包括企业和政府机关及学校,都必须“办社会”,这虽然是本职工作之外的内容,但是必须做好,也就是说不仅要做履行好自己的本质职能,还要处理好单位成员的各种社会事务。“办社会”工作,一般企事业单位会将工作尽量处理在体系内,虽然也会与本辖区的社区、派出所等部门打交道。
...........
第二章 网格化管理:城市社会管理的新选择
第一节 城市社会管理存在的问题
政府对城市社会管理的各职能部门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更没有操作性强的机制,执行效果很差,人员的积极性也不高。评价标准和强化机制的缺失导致政府对各职能部门的监督流于形式。城市社会管理中存在的缺乏评价标准和强化机制的问题严重制约城市社会管理的水平。要解决这些问题,依靠原有的方法,效果不明显。城市社会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难题,根本上原因是管理综合协调能力比较弱,各部门的职能交叉明显,机构的边界重复,基层管理的能力低下。政府的各环节都存在着严重的能力缺失。如何运用新的技术手段和信息手段,来解决这些问题,打造科学的评价标准,构造有效的强化机制十分紧迫。怎样进一步完善城市的综合管理机制,怎样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将城市管理和社区服务功能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是严峻课题。应该应用城市网格化管理模式对城市进行综合管理,提升各部门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效力势在必行。
第二节 城市网格化社会管理模式的兴起
帮助现代城市管理者树立现代化的管理意识,必须在三个方面努力:一个从管制思想到服务思想的转变。政府对社会的管理已经跨过了管制阶段,正向服务阶段跨进。服务的好坏已经成为衡量当地政府管理能力的重要指标。服务是新时期政府管理社会的本质。服务性管理受到推崇,根本原因在于服务与管理的关系紧密,某种程度上讲,管理就是服务,管理好就是服务好。城市管理者在理念上必须转向服务。这是中国城市管理的必然走向;第二是从人治思想到法治思想的转变。法制是社会文明进行的重要衡量指标。现代社会是法治社会。在推进城市社会管理中,法治是城市管理的核心手段。通过走依法治市的道路,使城市管理走向常态化,走向法制化,真正实现由过去的人治向现代的法治思想的根本转变。
第三章 上海市城市社会管理:网格化治理实践考察......................14
第一节 上海市城市社会网格化管理实践背景.................................................14
第二节 上海市城市社会网格化管理实施要点.................................................17
第四章 城市网格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表现..................................25
第一节 城市网格化管理运行机制分析.............................................................25
第二节 城市网格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26
第五章 改进城市社会网格化管理的对策..........................................31
第一节 加强宣传,提高网格化管理的了解度.................................................31
第二节 强化协作,实现治理整体性.................................................................32
第五章 改进城市社会网格化管理的对策
第一节 加强宣传,提高网格化管理的了解度
政府做好网格化管理的宣传,应借助两个方面来实现,一是注重理论的宣传。通过管理网络来将相关知识、管理流程、管理目标和管理信息宣传给属地居民,让民众能对网格化管理有想当完整的认识。在此阶段,虽然民众还没有很好感性认识,但是初步建立也互认关系,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打下基础。二是强化管理效果的宣传。网格化管理的本身就是服务居民,服务社会。当高效的管理网络切实担当起的服务职能,那么民众自然会接受个新事物,并且会参与到治理中来,增进公共利益。做好宣传工作,要努力在网格化管理体系中触发机制和受理机制上下功夫。民众一般发生问题,都是通过此机制来解决。网格管理部门要在第一时间做好问题的受理,并且耐心解决民众的问题,触发问题的良性解决。前期良好的沟通可以减少协调障碍,增加和解的可能性。
第二节 强化协作,实现治理整体性
城市网格管理涉及的部门众多,如市容环境管理、劳动保障、治安巡逻、市场管理、民政服务等等多个部门多个条线的配合。由于政府政策缺乏必要的连贯性和整体性,政策打架、政令不一、政出多门;“国家利益部门化、利益合法化”等问题十分严重。“决策随意性太大,失误过多;政策多变都会严重削弱党和政府的公信力。我们还缺乏比较完善的决策公示制度、咨询制度、听证制度、评估制度、责任制度和协调制度。”20横向的部门间协调与合作是目前制约政府运行效率的关键所在。所以,条块结合必然是网格化管理效率提升的关键所在。一是加快政府职能的归并。通过政府机构改革将分散的职能归并到一个主要的政府机构。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批准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就是很好的一个范例。方案中,将分散在七个部门的海事监察力量归并到国家海洋局,同时成立专门的海警局来实施海洋执法,五头治水的局马上得到改变。
..............
余 论
网格化管理诞生于城市社会管理的转型期,管理模式启动于个人极端事件和社会群体性事件频发阶段,模式的运用依赖信息技术和科层技术,通过划分和监督考评等保障手段,将政府的服务系统和基层政府及社会组织服务机构建立起通畅的沟通与反馈网络,制定有效的评价激励机制,明确各主体的管理职能,强化主体间的协同合作,切实提升各层级政府的行政绩效。目前世界形势变化多样,城市管理实践中不断会出现许多问题。网格化管理模式本身也存在很多亟待完善的地方。在面对未来各种挑战时,网格化管理模式自己的提升将是最重要的管理课题。本人打算在今后的工作中,一方面寻找典型的实践案例做长期的观察,通过纵向的比较来记录和思考网格化管理模式不断发展的脉络。通过比较找出网格化管理模式未来的发展去向;另一方面,不断学习国外的城市社会管理中的有益经验,结合工作的实践,不断提升网格化发展的生命力。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的紧密结合,将为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提供强大动力。网格化来源了实践,成形理念探索,在不断完善中将会有更大的运用价值。
..............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