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煤炭、石油等黑色能源相比,天然气燃烧过程中,所产生的影响人类呼吸系统健康的氮化物、一氧化碳、可吸入悬浮微粒极少,几乎不产生导致酸雨的二氧化硫,而产生导致地球温室效应的二氧化碳的排放为煤的40%左右,燃烧之后也没有废渣、废水。天然气的转换效率高,环境代价低,投资省和建设周期短等优势,积极开发利用天然气资源已成为全世界能源工业的主要潮流。
天然气资源概况
天然气是一种埋藏于地下的可燃性气体,无色无味,主要成分中85~95%为甲烷(CH4),比重轻于空气,极易挥发,并在空气中扩散迅速。天然气与空气混合浓度在5~15%时遇明火或大于天然气燃点530℃时即燃烧,属可燃可爆性气体。在-162℃常压下可液化,称液化天然气(LNG),液化后体积缩小到1/600。天然气属于清洁燃料,几乎不含硫、粉尘和其他有害物质,燃烧时产生二氧化碳少于其他化石燃料,造成温室效应较低,如果将天然气的效应系数为1,则石油为1.85,煤为2.08。
地球上已探明的天然气地质储量超过140万亿立方米,年开采2万多亿立方米,可采68年。而天然气的勘探、开采和利用还又许多工作可做。专家们证实,占天然气主要成份的甲烷不仅可以有机生成,也可以无机合成。早在地球形成之初,甲烷就已经存在于地壳之中,天文学家也发现一些星球可能是被甲烷大气层包围着,这一理论大大拓展了天然气资源的勘探领域。此外,海洋学家发现在大洋深处的海底由于海水的压力作用,可能存在着大量的液态甲烷,其数量之大将可支撑人类数十年的文明。
我国天然气的勘探、开发和利用都相对比较落后,已探明可采储量仅占世界的1.2%,目前年产量200亿立方米,预计2000年达到250亿立方米/年。我国天然气地质资源量估计超过38万亿立方米,可采储量前景看好,按国际通用口径,预计可采储量7-10万亿立方米,可采95年,在世界上属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陆上资源主要集中在四川盆地、陕甘宁地区、塔里木盆地和青海,海上资源集中在南海和东海。此外,在渤海、华北等地区还有部分资源可利用。由于资源勘探后,未能有效利用,以及政策不配套,造成用气结构不合理,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天然气工业的健康发展。但是,随着我国的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天然气成为主要能源将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世界与中国一次能源比例关系
煤炭 | 石油 | 天然气 | 水电和核电 | |
世界平均水平 | 27% | 40% | 23% | 10% |
世界可采年限 | 230 | 48 | 68 | |
中国 | 78.31% | 17.64% | 2.1% | 1.95% |
中国可采年限 | 90 | 22 | 95 |
注:根据《中国电力9五规划》和英国BP公司1997年世界能源年鉴
2000-2050年世界一次能源供需预测
1990 | 2000 | 2010 | 2050 | |
各类能源总计 | 80.45 | 85.7~93 | 98~111.6 | 181~210 |
石油 | 31.85 | 34~35 | 38~39 | 54~58 |
石油所占比例 | 40% | 38~40% | 35~39% | 40~50% |
煤炭 | 22.58 | 22~26 | 27~32 | 40~50 |
煤炭所占比例 | 28% | 25~28% | 28~29% | 22~24% |
天然气 | 15.96 | 18.7~20 | 20~25 | 50~61 |
天然气所占比例 | 20% | 21~22% | 21~22% | 28~29% |
水电、核能等 | 10.06 | 11~12 | 13~15.6 | 37~41 |
水、核电所占比例 | 12% | 13% | 13~14% | 20% |
单位:亿吨油当量
-
四川盆地的天然气是我国开采较早、储量较丰富的资源,基本可在满足四川省和重庆直辖市需求的同时,通过管道外送部分剩余气量。主要市场是武汉,预计年供气20-30亿立方米/年;
-
陕甘宁气田是我国陆上最大的天然气整装资源,可采储量超过3千亿立方米,目前主要通过北京、西安和银川三条管线外送。输气能力分别为:北京方向660mm×900km,30亿立方米/年,供北京、天津、河北;西安426mm×480km,8-9亿立方米/年;银川426mm×300km,3-4亿立方米/年。该资源已具备建设第二条东送管道的条件,今后市场主要可能是北京、天津和河北,以及华东地区;
-
塔里木盆地和青海的天然气资源十分丰富,具有较好的开采前景,全盆地天然气地质储量8.4万亿立方米,截止98年底,累计探明储量5千亿立方米。该气源今后主要靠管道经兰州、西安东送,主要市场为长江三角洲地区;
-
南海天然气资源蕴藏品质最佳,气田储量集中,单井产量大。现已通过海底管道年输香港29亿立方米,主要用于发电。还有部分天然气送海南岛供三亚的一座100MW燃机电厂和化肥厂使用。但南海的资源开发前景看好,但海上天然气开发难度较大,同时在一定程度也受到地缘政治因素的制约。因此,暂不宜进行大规模开发利用;
-
东海地区的勘探工作一度受一些政策的影响而比较迟慢,但从现在的工作成果看,资源储量看好。在杭州湾的平湖气田发现部分天然气资源正在供应上海,主要满足城市居民的生活用气。但东海资源的情况与南海情况相近,也暂不宜进行大规模开发利用。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在我国周边的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地区、库页岛和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等地也有极为丰富的天然气资源蕴藏。俄罗斯拥有世界最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可采储量占世界的40%,出口天然气量占世界的30%。东西伯利亚科维克金气田已探明地质储量据我国有关部门认为8千亿立方米较可靠,但其周边地区的地质结构看好,预计可采储量将可进一步增加。中国是该资源最近、最大的市场。该气田外输能力为320亿立方米/年,除一部分在俄罗斯使用外,可向中国、日本和韩国输送200亿立方米/年。计划建设一条直径1,420mm,全长3,364公里管线,从气源至外蒙(或中国东北)经北京、天津到山东日照下海东渡日、韩,其中在俄境1,027公里,外蒙境内1,070公里,我国境内1,320公里,总投资68亿美元。按原计划中国分配100亿,日韩各50亿,但这一方案受到多方专家的质疑。主要问题如下:
-
如此廉价清洁的资源有无必要转易他国?200亿立方米天然气只相当2,400万吨标煤,这对年燃煤13亿吨的中国并非无力接受,特别是沿海经济较发达的山东、江苏、浙江和上海,其燃气和燃煤成本十分接近,如果再考虑效率因素和环境以及环境治理代价,其燃气成本必然低于燃煤;
-
再渡日韩气价是否还有竞争力?日本1995年6月到1996年6月13个月的平均液化天然气的到岸价仅为3.5美元/M Btu,相当0.97元/立方米(低热值8400Kcal/ M3)。目前,全世界液化天然气生产一再增加,技术进步速度也比较快,远期价格可能还会下跌。该气源如果到北京已近1元/立方米,再东渡日韩还有什么价格优势可言;
-
气量小能否起到战略制约作用?50亿立方米对于日本和韩国的年耗燃料量都不是大数,两国主要使用天然气的燃机电厂改烧液化石油气、柴油、石脑油等替换燃料轻而易举,他们随时都可以在国际市场上找到足够的其他代用燃料。同样,俄罗斯也很难以此来要挟中国这样一个大国。事实上,即使在冷战时期,苏联也未能利用他们通往欧洲的天然气管线遏止西方。如果将国内天然气资源、进口管道天然气和进口液化天然气实现全国联网,对一些主要天然气使用者的工艺系统进行双燃料设计,能源的安全系统是能够得到保障的。
此外,美国埃克森石油公司在俄罗斯库页岛发现了大量天然气资源,由于俄与日本存在“北方四岛”争端,南送日本存在地缘政治制约,因此埃克森公司正在积极开发我国东北三省市场。据悉,已经与东北个电力公司签署了供气意向书,如果市场落实,该公司的开发和管道铺设工作马上可以展开。
土库曼斯坦通往我国西部的天然气管道的前期工作也正在进行,预计沿欧亚大陆桥东行经新疆、甘肃、山西、河南,在江苏连云港一下海东渡日、韩。
自美国为首的北约攻击南斯拉夫和轰炸中国大使馆之后,李登辉又放出“两国论”使台岛的分裂势力异常嚣张,美国实行遏制中国的长期战略将难以避免。从国家能源安全角度和地缘政治的基本原则出发,积极利用俄罗斯以及周边油气资源,将不可避免地成为中国国家战略的重要一环。这不仅可以加强国家的能源安全,保全国家能源储备,改善生态环境,同时可以延缓中国在能源利益上与西方集团的直接对峙与冲突。
就经济意义而言,俄罗斯的天然气对我国市场而言,也是成本最低廉的优质资源,预计到北京的价格不到1元人民币/立方米,按热值计算法,低于国内生产的天然气和石油产品价格,也低于进口液化天然气与进口石油产品的价格。如果考虑其效率因素、环境代价、投资效益比和使用灵活性,使用成本将低于华北市场的低硫煤。
各种燃料价格对比
序号 | 燃料 | 单位 | 价格 | 热值(大卡) (低热值) |
每百万大卡 热值价格 |
每百万BTU 热值价格 |
每GJ 热值价格 |
1 | 山西产地煤 | Kg | 0.15 | 5000 | 30.00 | 7.56 | 7.17 |
2 | 华北低硫煤 | Kg | 0.25 | 5000 | 50.00 | 12.6 | 11.94 |
3 | 华东低硫煤 | Kg | 0.30 | 5000 | 60.00 | 15.12 | 14.33 |
4 | 进口重油 | Kg | 0.747 | 9200 | 81.20 | 20.46 | 19.39 |
5 | 国产重油 | Kg | 1.1 | 9200 | 119.57 | 30.13 | 28.56 |
6 | 原油 | Kg | 1.5 | 10000 | 150.00 | 37.80 | 35.83 |
7 | 进口柴油 | Kg | 1.5 | 10302 | 145.60 | 36.69 | 34.78 |
8 | 国产柴油 | Kg | 2.3 | 10302 | 223.26 | 56.26 | 53.32 |
9 | 国产液化石油气 | Kg | 1.96 | 11650 | 168.24 | 42.40 | 40.18 |
10 | 进口液化石油气 | Kg | 1.54 | 11650 | 131.8 | 33.21 | 31.48 |
11 | 城市煤气 | m3 | 0.9 | 4500 | 200.00 | 50.40 | 47.77 |
12 | 电 | KWh | 0.45 | 860 | 523.26 | 131.86 | 124.98 |
13 | 俄罗斯天然气 | m3 | 1 | 8400 | 119.05 | 30.00 | 28.43 |
14 | 陕甘宁天然气 | m3 | 1.31 | 8400 | 155.95 | 39.30 | 37.25 |
15 | 进口液化天然气 | m3 | 1.5 | 8400 | 178.57 | 45.00 | 42.65 |
全世界建有10座液化天然气(LNG)工厂分布在8个国家,生产能力8,470万吨/年。2000年前后将卡塔尔、阿曼等工厂投产,产量增加到1亿吨/年。2010年全球产量将接近2亿吨,总体上是供大于求。由于LNG的生产利用必须有极强的系统一体化,从气田勘探开发、集中、液化、运输、接收、储存、气化、疏散、销售和综合保障体系等需要同时规划建设,并配合立法,才能确保全系统的效率,从而降低运行成本。我国已决定在深圳建设一个LNG接收系统,年接收300万吨,远期规模可能增加到600-700 万吨。此外,国家计划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建设一座同等规模的LNG接收系统。
除LNG外,液化石油气(LPG)也是一种高效、高热值的烷类清洁燃料。LPG的主要成份是丙烷和丁烷,属于采油、炼油和天然气开采处理过程中的副产品,也可人工合成。LPG的运输、储存和使用都比LNG方便,受系统制约小。由于LPG价格受季节影响较大,98年1月国际市场价格为240美元/吨,7月价格跌至105美元/吨。冬夏季价差达2.3倍。因此,在有条件建设大型低成本储存装置的地方应积极利用LPG,或在夏季能源使用量大的地区,以及夏季用电季峰特征强同时缺乏水电调节的电网,如山东电网,可作为季节调节性能源调节手段。目前,一些跨国石油公司已经在我国沿海建设了一些大型LPG周转储库。其中,芬兰NESTE公司和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合资的青岛LPG地下储气库的容量已达22万立方米,储量超过12万吨,投资仅了3千万美元。
天然气市场
天然气资源的用途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能源行业,主要有三种用途;1、发电、2、生活燃料(采暖和做饭)、3、工业燃料;二、是化工行业原料,以生产化肥也合成纤维类为主。中国的陆上天然气资源以陆象沉积构造居多,储量分散,单井产量低,自然稳产期短,造成开采成本和井口价偏高。无论是国产天然气,还是进口俄罗斯、土库曼斯坦的管道天然气或进口液化天然气的价格均高于国外建于井口化工厂。因此,在中国以天然气作为化工原料在加入关贸总协定后将缺乏竞争力。天然气在中国未来的主要用途将会以清洁能源为主。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