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关键词 花椒育苗关键措施
论文摘要 针对花椒育苗中出苗难、弱苗多的问题,提出了技术性措施。
秦安县花椒栽培历史悠久, 品质优良, 大发展时期是20 世纪80 年代, 尤其是1999 年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以来, 全县已建成生态经济兼用型花椒树种面积达6.90 万亩, 截至2004 年底, 花椒栽培面积达20.60 万亩, 年总产量246 万千克, 产值2 460 万元, 现已成为全县支柱产业和拳头产品之一。大面积种植的优良品种“大红袍”、“秦安1 号”以其粒大、色艳、皮厚、味浓香而畅销省内外。秦安1 号花椒种籽2002 年被确定为省林木良种, 正在全国范围内正式推广。但根据近几年的实践经验, 在发展花椒生产中, 存在着两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是干旱年份, 花椒育苗出苗率低于50%, 有的甚至更低。据不完全统计, 全县每年因出苗率低而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60 万元。二是降雨正常年份, 花椒出苗率高, 但会出现留床苗木数量偏多, 每亩达5~6 万株, 苗木数量的增加, 导致了壮苗率的下降, 据调查, 达不到国家造林苗木标准要求、质量差的弱苗数量接近1 /2, 苗木质量的下降, 直接导致造林成活率的下降, 造成的间接经济损失难以估算。为了提高花椒育苗的出苗率和壮苗率, 实现全苗壮苗的目的, 现将花椒育苗的关键技术介绍如下:
1 选优质种子
种子的优劣不仅关系到育苗的成效, 而且关系到花椒一生的生长、产量、品质及对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因此, 选用花椒种子首先要注意品种选择, 还要注意母树的选择、种子的采集、贮藏等相应的技术要求。
花椒育苗采种, 要选择当地生长优良的母树作为采种树。优良母树指的是生长地势向阳、树体健壮、品种纯正、品质优良、无病虫害、大小年现象不明显、结实多的8~10 年生盛果期花椒树。适时采种是保证种子质量的关键, 过早过晚采种都不适宜。过早采种, 种子内部营养物质积累不足, 发芽率低, 苗木质量差; 过晚采种, 种子易脱落, 给采种带来困难。所以花椒采种时间首先要掌握好种子成熟期, 成熟种子果实外皮呈紫红色, 内部皮为蓝色。采种最好在晴天上午进行, 采回后在土场或竹篮( 器) 内晾晒, 切忌在水泥地或石板上曝晒, 以防灼伤种胚而降低发芽率。当果皮开裂, 种子脱出后, 除去杂质, 晾干后备用。
2 种子处理
采集或购回的优质种子不宜久置, 以避免种子表面油脂层因发热而霉变, 降低发芽率。同时, 花椒种壳坚硬, 油脂多, 不透水, 发芽较为困难, 因及时进行处理, 具体方法是先用水选法剔出秕粒, 再将选出的饱满种子置于缸中, 加水至淹没种子为宜, 并加入洗衣粉或食用碱面( 种子与洗衣粉或食用碱面的重量比为100: 0.20) , 用扫帚把捣成糊状, 然后用清水冲洗, 再用手进行揉搓, 直至种子为灰褐色, 出现麻点, 清水冲洗6~7 遍, 直至清澈后, 捞出阴干, 并不断翻搅, 待干后, 用细黄绵土或草木灰拌种( 种子与黄绵土或草木灰的体积比为2: 1) , 装袋后放在阴凉通风处待播。春播种子需在第2 年春季将土或草木灰筛去后, 一是用开水烫种: 即将种子放在沸水中( 种子与沸水的重量比为1: 2) 急搅2~3min, 再换温水浸泡2~4h, 湿放一昼夜催芽, 带少数种子开裂时, 即可播种; 二是湿灰处理, 即先将草木灰加水潮湿, 用手捏能成团不滴水为宜, 然后加入种子( 种子与草木灰的体积比为1: 2) 堆放, 每天搅拌1 次, 10~15d 后, 带灰播种。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3 育苗
3.1 苗圃地选择在山地育苗, 应选择背风向阳、土层深厚的平坦地或5 度以内的缓坡地; 在川地育苗,要选择在排灌方便、地下水位1.50m 以下, 无重茬、无地下害虫或病菌的中性或微碱性的沙质壤土或壤土的地方。
3.2 播前准备选好苗圃地后, 结合施基肥, 要求做到“三耕三耙”, 疏松土壤, 平整地面, 要求地内无根茬、无杂草、无塑料袋、无石块。第1 遍深耕应在40cm以上, 有利根系深扎; 第2 遍应先施腐熟的农家肥2000~3 000kg/亩、磷酸二氢钾20~30kg/亩、磷肥30~40kg/亩, 深度20~30cm, 犁后耙平, 然后作苗床( 苗床长宽因地而异) ; 第3 遍使用硫酸铜, 以防止病虫害发生和危害, 一般每亩1.50~2kg, 先用开水溶解后,加水稀释, 再用喷雾器喷洒整个苗床, 然后深翻, 深度10~20cm, 把肥料翻入根系生长的土壤中, 再用铁耙将小土块耙出作埂, 以便出苗。
3.3 播种春秋两季都可进行, 以秋播为主。春播在土壤解冻后的四月中下旬( 农历“谷雨”前后) 进行。秋播在晚秋土壤封冻前进行, 秋播的种子经过冬季的冷冻锻炼, 第2 年出苗早、扎根早、出苗整齐, 还可增强抗旱耐寒能力。
根据实际经验, 由于种子采摘、晾晒及播种质量诸因素的影响, 应适当加大播种量, 水选种以15~20kg/亩为宜。播种多采用条播方法, 行距20~25cm,播幅宽5~10cm, 播种沟深3~5cm, 开沟后, 沟底要平、撒种要均匀, 覆土1cm 左右( 切忌过厚) , 覆土后沿播种行踩实, 再灌冬水, 然后要进行覆沙, 覆沙量一般6~7m3 /亩为宜, 覆沙厚度为1.50cm 左右, 以提高出苗率。并洒毒诱饵, 以防鼠兔害。同时, 在春季出苗期切忌灌水, 以免土壤板结, 降低地温, 影响发芽率。无灌溉条件的地方, 播后用牛、驴粪覆盖, 上面撒一些细土, 有利于保墒, 保证出苗。
4 播种后的管理
4.1 除草间苗
春季出苗后, 当幼苗长出3~5 片真叶时间苗, 将弱小苗、病苗、丛生苗除去, 当幼苗长到10cm左右进行第2 次间苗, 去弱留壮、去小留大, 每隔3~4cm 留1 株, 有利于壮苗率的提高, 当年每亩就能培育出3~3.50 万株,苗高50~80cm的优质壮苗。每次结合间苗进行除草。
4.2 施肥、灌水
主要是进行土壤追肥, 追肥2- 3 次, 一般在7 月中旬前结合降雨前后或过干旱时浇水进行, 以氮肥为主, 后期以磷、钾肥为主, 在前期正是苗木生长旺盛时期, 每亩每次施尿素或硝铵10~15kg。施肥时, 应沿播种行进行, 如叶面上有肥料颗粒, 应及时处理,以免灼伤叶面, 并结合松土, 将肥料翻入土中。苗地过干浇灌时应在上午10 时前或下午6 时后进行, 用跑马水灌溉, 以免漫灌而导致土温过低, 不利苗木的正常生长发育。根外追肥, 宜在早、晚进行叶面喷施,利于壮苗, 在7 月中旬前, 用0.30%~0.50%尿素, 一般3~4 次, 7 月中旬后用0.30%~0.50%的磷酸二氢钾,一般2~3 次。
4.3 病虫害防治
花椒苗期主要有蚜虫和花椒凤蝶危害叶片, 要及时防治。
4.3.1 蚜虫可选用10%蚜虱净( 吡虫啉)3 000~4 000倍液、40%氧化乐果乳剂2 000 倍液、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1 000~3 000 倍液或20%灭扫利乳油3 000 倍液,进行防治都有很好的效果。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4.3.2 花椒凤蝶应以人工捕捉为主, 幼虫发生多时, 可喷25%灭幼脲3 号1 500 倍液, 30%倍虫隆1000 倍液、90%晶体敌百虫800~1000 倍液进行防治。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浅论提高花椒育苗出苗率和壮苗率的几个关键措施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农林学类论文,免费农林学类论文,农林学类论文下载,中英对照农林学类论文,农林学类论文代写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