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过对《京都议定书》中涉及的清洁发展机制、碳汇项目的概念分析,明确了碳汇项目即造林、再造林的概念、意义、实施的程序以及林区目前开展碳汇项目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对策,为国有林区碳汇项目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碳汇项目;概念;意义;实施程序;问题;对策
AbstractThrough the conceptual analysis of 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 and carbon sink project involved to“the Kyoto Protocol”,the carbon collect project that were the concept,the implementation procedure as well as the problems were cleared and defined,and the correlation countermeasure were proposed,so as to provide the reference for the carbon sink project development in the state-owned forest.
Key wordscarbon sink project;concept;sense;implementing procedure;problems;countermeasures
为缓解全球气候变暖趋势,由14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在日本京都通过了《京都议定书》。旨在减少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京都议定书》是一部限制世界各国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国际法案。其中规定,所有发达国家在2008—2012年间必须将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比1990年削减5.2%,其中《波恩政治协议》《马拉喀什协定》将造林、再造林等林业活动纳入《京都议定书》确立的清洁发展机制,鼓励各国通过绿化、造林来抵消一部分工业源二氧化碳的排放,原则同意将造林、再造林作为第一承诺期合格的清洁发展机制项目,意味着发达国家可以通过在发展中国家实施林业碳汇项目抵消其部分温室气体排放量。国有林区经济长期以木材生产为主要依靠,在林区开展碳汇项目将为林区经济转型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它可使人们对森林多功能的认识进一步升华,带来林业经营观念的转变,可为重点林区引入造林绿化资金开辟一条新渠道,使得林区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加强,也标志着林业的生态服务可以通过贸易获取回报时代的到来[1-4]。
1森林与碳汇的概念
1.1碳汇
通俗地说,碳汇主要是指森林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多少,或者说是森林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能力。树木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了大气中大量的二氧化碳,减缓了温室效应,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森林的碳汇作用。二氧化碳是植物生长的重要营养物质,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并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成有机物,这一转化过程,就形成了森林的固碳效果。森林的生长可以吸收并固定二氧化碳,是二氧化碳的吸收器、贮存库和缓冲器。
1.2碳汇项目即造林与再造林
我国政府为进一步开展碳汇项目,根据碳汇项目的需要,对造林、再造林以及森林进行了界定,只有符合此条件的造林和再造林项目才有可能被列为碳汇项目。一是造林是指通过栽植、播种或人工促进天然下种方式,将至少在过去50年内不曾为森林的土地转化为有林地的人为直接活动。二是再造林是指栽植、播种或人工促进天然下种方式,将过去曾经是森林但被转化为无林地的土地再转化为有林地的人为直接活动。对于第一承诺期,再造林活动限于在1989年12月31日前不为森林的土地上发生的再造林。三是森林是指土地面积大于等于0.067 hm2、郁闭度大于等于0.2、就地生长高度大于等于2 m的以树木为主体的生物群落,包括天然与人工幼林,符合这一标准的竹林,以及特别规定的灌木林,行数大于等于2行且行距小于等于4 m或冠幅投影宽度大于等于10 m的林带。
2林区开展造林、再造林项目的意义
一是碳汇项目是通过市场机制实现森林生态效益价值补偿的一种重要途径,为林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投融资渠道,通过这种渠道为林区经济建设融入了市场资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林业资金不足的问题。二是碳汇项目在实施过程中能将国外的先进林业建设经验吸收进来,在碳汇资金的支持下,项目建设涉及的设备、方法以及人员的技术水平将大幅提高,这将推动林区当地经济和林业建设的现代化发展。三是碳汇项目将林业的生态服务通过贸易直接转变为生态经济,使保护和发展经济相统一,将进一步推动林区当地的林业建设,使得林区的可持续发展得以加强,使林区经济从单一的木材采伐生产转变到生态保护效益中来,为实现林区经济转型打下坚实的基础。四是碳汇项目积极鼓励社会资金参与林业建设,为林区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使人们对森林多功能的认识进一步升华,带来林业经营观念的转变,将促进林业体制改革,带来林区的繁荣发展。
造林再造林碳汇项目实施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且部分环节操作比较复杂,但如果清楚了项目的整体程序,按照程序顺序逐步开展相关工作,会极大提高项目进程,按照一个标准的碳汇项目从开始到结束主要有以下10个环节:①确定造林地点;②编写项目建议书(PIN),一般可由熟悉项目的贸易中介参与写;③寻找CER(可交易的排放量)买方,签订购买意向书;④进行项目设计(PDD);⑤进行国内申报,按照《中国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管理办法规定程序进行;⑥获得联合国CDM理事会批准;⑦指定的操作实体(DOE)审查项目的合格性;⑧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理事会(EB)注册;⑨对项目定期监测,提出监测报告;⑩签发CER,完成碳汇交易。
4目前林区开展碳汇项目存在的问题
一是林区CDM人才欠缺。目前林区的主要工作还是围绕木材生产,对CDM了解和熟悉的专业人才不多,缺少相关项目开发人才。二是涉及CDM的法律不健全。开展CDM涉及政治、经贸的很多方面,需要法律多方面的支持,在《清洁发展机制管理办法》包含的内容之外,还有很多方面没有具体对应的法律条款。三是对CDM的认识程度不高。CDM项目是一个新事物,大家还没有主动地去认识和研究,导致对于开展CDM项目没有一个整体和全局的认识,从而可能耽搁延误开展CDM的最好时机。四是缺少CDM项目培训和服务机构。目前林区内涉及CDM项目开发的机构比较少,一些企业想开展CDM项目,但因缺少专业的项目咨询和指导,有时会延误项目的进程,使项目开展变得无序。
5对策
一是积极开展CDM人才和知识培训,同时建立CDM咨询服务机构,面向林区开展项目咨询和指导服务,推动CDM项目的顺利开展。二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相关政策和法律,确立碳汇项目各环节的标准,有利于与国际接轨,保证项目的质量,同时赢得良好的国际声誉。三是广泛宣传碳汇项目的相关内容,让大家认识到目前是林区开展CDM项目的最好时机。要创造良好的环境,让林区企业意识到CDM所能带来的商机。通过宣传让有能力参与碳汇项目的企业和商家自主积极行动起来,参与其中。四是畅通碳汇信息渠道,及时掌握国际碳汇市场动态。企业要积极在信息中寻找适合的项目,这样进一步将林区的碳汇市场和国际碳汇贸易紧密联系到一起,使碳汇项目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6
参考文献
[1] 史军.造林对陆地碳汇影响的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04,23(2):58-67.
[2] 魏殿生.碳汇问题研究[M].北京:林业出版社,2006.
[3] 姚守平.林业碳汇知识[J].云南林业,2010(1):49.
[4] 董恒辛.开发碳汇资源 发展绿色经济[J].建设科技,2010(4):44-45.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