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荷尼古丽·阿不都克热木
摘要草莓是果树中结果最快、成熟最早、植株最小、繁殖最易的植物,除鲜食外,还适合加工成果酱、果汁、罐头、果酒等。介绍了无公害草莓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培育壮苗、定植、扣棚、温湿度调控、花果管理、土肥水管理、适收采收等内容,以供参考。关键词草莓;无公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草莓属于蔷薇科草莓属,为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其果实色泽艳丽,柔软多汁,酸甜适度。浆果中含糖6%~12%,有机酸1.0%~1.5%,蛋白质0.4%~0.8%,每100 g果实中含维生素C 50~120 mg,比苹果和葡萄高10多倍,并含有丰富的磷、钙、铁、锌等矿物质。草莓是果树中结果最快、成熟最早、株树最小、繁殖最易的植物,除鲜食外,还适合加工成果酱、果汁、罐头、果酒等。草莓适应范围广,其栽培区普及世界各地[1-2]。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食品工业的发展,对其需求量越来越大,发展草莓生产具有广阔的前景。现将无公害草莓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培育壮苗
选择灌排方便、土壤肥沃、前茬未栽培过草莓的田块。越冬前进行深翻,以改善土壤性状,减少病虫害发生。繁苗田选好后施足基肥,准备好排灌设施,定植前土壤施杀虫剂,以防地下害虫伤根。选择长势健壮、丰产性好、果形及品质符合品种特性的植株,利用其抽生的匍匐茎苗作为繁苗母株。秋季以20 cm左右的株行距假植于田间,翌年在日平均气温12 ℃以上时将母株定植于专用繁苗田,如选用组培苗或脱毒苗作为母株会获得更好的效果。设施栽培选用的壮苗标准一般为:根系发达,一级侧根25条以上;叶柄粗短,长15 cm左右,宽3 cm左右;成龄叶5~7片;新茎粗1 cm以上;苗重25~40 g/株;花芽分化早,发育好;无病虫害。
2定植
定植时间一般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采取宽、窄行栽植,通常在做好的垄上栽双行,行距为35~40 cm,穴距25~30 cm。栽植深度以“深不埋心,浅不露根”为宜,过深会影响新叶的发生,并导致新株死亡;过浅部分根系暴露,水分蒸发量大,且吸水困难也会影响成活。塑料大棚在8月中旬以前完成定植,尽量选择阴雨天和傍晚栽植[3-4]。
3扣棚
适时扣棚保温是草莓保护地栽培技术中的关键。扣棚保温适期是当外界夜间气温降到8~10 ℃时,一般温度在5 ℃以下,草莓进入休眠;夜间6~7 ℃为保温期临界温度。具体时间日光温室是在10月上中旬,保温采用3~4层透明膜,即地膜、连体小拱棚和大棚内外层。棚外层应采用聚氯乙烯无滴膜。应该注意的是如果早扣棚,扣完棚后扣地膜;如果晚扣棚必须先扣地膜,要求在土壤封冻前完成。早春苗开始活动后,随即将苗破地膜掏出,将老叶全部摘掉,并用果筐编织袋将其清除至棚外,风干后统一焚烧,防止病虫滋生和蔓延。
4温湿度调控
扣棚后,12∶00以后(晴天时)温度在35 ℃以上,应及时放风降温,使白天温室温度维持在28~30 ℃,夜间12~15 ℃,最低不能低于8 ℃。随着温度不断下降,夜间棚膜上应及时放置草垫保温,当夜间室内温度降到8~10 ℃时,早晚开始揭放草苫。人为调节室内温度,靠白天揭盖草苫的早晚和中午扒开放风口大小、放风时间来调节。扣棚后约30 d开始现蕾,现蕾期白天温度25~28 ℃,夜间10 ℃为宜。夜温若超过13 ℃,将导致腋花芽退化和雌雄蕊发育受阻。开花期温度管理非常关键,室内白天23~25 ℃,夜间8~10 ℃为宜。草莓花药开裂所需最低温度11.7 ℃,适宜温度为13.8~20.6 ℃,温度过低花药不能开裂,影响授粉受精。开花期室内温度不能过高。果实膨大期室内温度维持在20~25 ℃,夜间6~8 ℃。扣棚后室内湿度非常高,一般早晨能达到100%。湿度大不利于草莓正常生长发育,且易发生病害。铺地膜时将土壤全部盖严,可采用滴灌等,以降低湿度;中午前后放风降湿为最佳选择时间,其他时间降湿应以先保温为原则。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5花果管理
扣棚加温后,植株长出1~2片幼叶时喷10~20 mg/kg赤霉素,每株喷药液5 mL,间隔1周,按长势强弱可酌情喷2~3次,促进生长发育。放蜂可促进授粉,在整个花期均可进行,放养量以30只/hm2蜂箱为宜,授粉期间棚内白天温度保持在20~25 ℃。花蕾分离至一、二级序花开放时,根据限定的留果量,疏除后期未开的花蕾。草莓垫果最好采用地膜覆盖,也可在现蕾后铺上切碎的稻草或麦秸。在果实采收后应及时撤除垫果材料。浆果采收后,割除老叶,只留刚长出的心叶,注意不要伤害生长点。把割下的叶片集中烧毁或深埋。果实发育期发生的匍匐茎,应及时摘除,可喷施多效唑、青鲜素或矮壮素等抑制匍匐茎的发生。
6土肥水管理
保护地栽培草莓采用高垄栽植,一般不需中耕,地膜覆盖时期应根据气候环境和栽培要求而定。为越冬防寒一般在土壤封冻前浇足封冻水,3~5 d后地表稍干时进行覆盖(11月中下旬)。以提高地温为主要目的,宜采用透明膜;以防除杂草为主要目的,宜用黑色膜。地膜厚度一般为0.008~0.020 mm,结合中耕或秋季施有机肥时进行埋土工作,培土厚度以露出苗心为度。
草莓生长必须有充足的养分供给,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在定植前进行。由于草莓栽植密度大,生长期补肥较为不便,因此基肥最好一次施足,一般施鸡粪不少于30 t/hm2或优质厩肥不少于75 t/hm2,并可加入适量磷、钾肥等。有机肥应腐熟后均匀撒施。追肥采取“少量多次”的原则,以速效性肥为主,掌握适氮、增磷钾的原则。一般从扣棚至显蕾,可10 d左右施1次肥,肥料以复合肥(15-15-15)为主,用量为300 kg/hm2。通常中后期结合喷药,叶面喷施0.3%~0.5%的尿素、0.3%~0.5%的磷酸二氢钾、0.1%~0.3%的硼酸、0.03%的硫酸锰、0.01%的钼酸铵、多元微肥或植宝素等有机营养液,以促进中后期果实的良好发育,提高果重及含糖量。根外追肥以显蕾期、开花期、花芽分化期最需要。喷布时间以16∶00—17∶00为宜。
育苗时和定植后需水多,应及时适量灌水;早春只要不过于干旱可适当晚灌,而且灌水不宜过大;秋末应适当控水,以防植株贪青生长,不利越冬;土壤封冻前应灌1次封冻水,以利草莓安全越冬;扣棚后土壤很容易缺水。开花前1周左右,停止浇水;开花后结合施肥浇水;果实肥大期要特别注意灌水,草莓特别适合采取滴灌,有条件的地方最好采用滴灌,滴灌时切忌水浸果实,以防果实腐烂及污染。
7适时采收
草莓开花后30 d左右成熟,采收期25~30 d。进入成熟盛期,每日或隔日采收。鲜食草莓8成熟时采收,不能过熟。每次采收要全部摘净,以免延至下次采收时由于过熟造成霉烂。
8
参考文献
[1] 戴萍,魏贤坤,张超,等.日光温室草莓秋冬茬无公害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8(24):70.
[2] 陆德艳,陶勇,姚蓓.无公害草莓栽培技术[J].种子科技,2008,26(6):69.
[3] 孔维娥,李方华.大棚草莓无公害栽培技术[J].河北农业科技,2008(22):30.
[4] 邱洪川.草莓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J].农村实用技术,2009(9):43.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