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提高课外阅读能力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67258 日期:2024-05-20 来源:论文网
摘 要:古代便有“书中自有黄金屋”之说,宋代的理学大家朱熹也曾经指出“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些无不说明读书对人类的重要性。阅读是搜索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它可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书籍,对于少年儿童的成长无疑是举足轻重的。针对小学阶段的儿童,应从阅读兴趣、阅读内容和阅读方法上下功夫进行指导,提高课外能力。
关键词:阅读教学 小学语文 激趣 读法
   为深入落实《课标》提出的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要求,开启少年儿童智慧之窗,让学生在书籍中吸取更多更丰富的养分,在小学阶段大力开展阅读教学势在必行。但在偏僻的农村小学,学生绝大部分来自文化氛围差的乡村,学生家庭中读书活动更是少见。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如何提高小学生阅读的兴趣,使学生尽快进入阅读的角色中,掌握阅读的方法,提高阅读的质量,是新世纪语文教学的一个热点问题。本人认为,在《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导下,阅读教学应该以读为本、以悟为主、以练为基,下面谈一谈我的几点看法:
   一、激发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自读习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是推荐一些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那还是远远不够的。要想让学生通过推荐的书籍,对阅读感兴趣,切实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那还需要我们教师巧妙地进行引导。
   1.巧用故事悬念诱发阅读兴趣
   故事人人都爱听,不要说小孩子,就连我们这些成年人也往往经不住故事的诱惑。比如说我虽然已经从教七、八年了,但是一听单田芳播讲的评书《岳飞传》就着迷。学生也是一样,一听到老师说要讲故事,个个精神抖擞,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迫不及待地想一听为快。随着教师声情并茂的讲述,被渲染了的故事情节早已把孩子们带入了一个或有趣或惊险或奇特或令人感动、悬念百出的情感世界里。正当孩子们津津垂听、情感交融、期待大结局之际,我们教师戛然收声,无不动容地告之孩子:故事情节交错复杂,后面的可更精彩呢,欲知后事,请自读原文。此时教师可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推荐出相关的读物。如出示《一千零一夜》一书告诉他们,想知道结果就借读这本书,书里面还有更精彩的故事呢。学生被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激起了浓厚的兴趣,纷纷要求借书。这样的教学效果恐怕比任何说教都有效。
   2.以绘画的形式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
   孩子自然有孩子童年的乐趣,而且他们都喜欢表现自我,只不过表现的方式不同而已。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以启发学生将贮存在脑海中最喜欢的东西用图画的形式表现出来。作画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鼓励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绘画,也可以对原有绘画的内容有所改动,给学生较大的想象空间。例如我在教学《爬山虎的脚》时,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创作,学生兴趣浓厚,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也非常不错。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二、阅读方法的指导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
   1.理解的读
   阅读是披文得意的心智技能。阅读需要理解,理解是阅读的基础,要通过理解性阅读使学生汲取读物中的知识营养,“积学以储宝”。小学生的阅读主要以积累与理解为主,理解是阅读的核心,也是复杂的智力活动,必须在一定阶段的积累性阅读的基础上进行。欧阳修诗云:“学既积于心,犹木之敷荣。根本既坚好,蓊郁其干茎。”(《赠学者》)“敷荣”就是开花,这首诗以树木的开花结实为喻,道出了读书做学问要靠长期积累的道理。理解的阅读就像根所吸收的水分养料,通过“主茎”或“树干”,才能送到分枝、杈丫,使之长叶、开花、结果。理解性阅读是指“以弄懂作品词语、句子、篇章、写作方法、思想内容、社会价值为目的的阅读”(《阅读辞典》)。一篇文章,要读通、读顺、读懂、理解字词句的意思,理解语言表达的技巧,理解布局谋篇的妙处,这是阅读的第一步。
   2.深情的读
   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而这种“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只有通过深入的传情达意的阅读体验才能获得,即在理解的基础上,对课文中优美的形象、深刻的意蕴、丰富的情感以及用词造句的色彩、语言节奏的强弱、情调和风格特色等进行欣赏。“传情达意”的读要求读者深入作品,驰骋想像,与作者产生共鸣,通过欣赏,获得审美享受、感情陶冶、精神净化。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该积极引导学生传情达意地深读课文,沉浸其中,透过语言文字,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把握文章主旨,感悟做人之道;同时抓住典型语言信息(如内容精彩之处、语言运用经典之处),领悟语言文字表情达意之精妙,并积累语言。或低声读,细吟慢读,领会所读作品的内容,在低诵中细细揣摩作者传情达意的文字技巧和表现方法;或高声读,通过高声诵读传达出作品的内在情感和蕴意;或模仿角色读,即在阅读人物对话的课文时,引导学生模仿文中人物的角色,揣摩各种人物的语气、语调、心态和神情,使自己进入角色,高声、反复朗诵台词,找到身临其境的感觉。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及早引导学生去正确面对丰富多彩的阅读世界,博览群书,开拓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身心得以健康成长,潜能得以充分发挥,为早日实现学生未来的理想插上翅膀。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