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引领学生走进语文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66343 日期:2024-05-10 来源:论文网
【摘 要】:新一轮课程改革,从基本理念到课程目标,都体现了让学生真正走进语文,不是观望,而是动手解读,主动尝试体验,积极探究的取向。我们要认真学习研究语文课标精神,让学生最大程度接触语文,创设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使语文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
【关键词】: 语文课程标准 体验 走进语文
  内 容: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宽广的,学生对语文教材的反映又是多元的,所以在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及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的同时,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考和情感活动中,有所感悟,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从而真正走进语文!在课堂上,在讨论中,有师生之分,无尊卑之别,有合作之趣,无落寞之意。
  一、 丰厚的文化底蕴支撑起语文教师的人性
  每每听王崧舟老师语文课上那略富磁性极有诗意的语言,那独到的处理方式,总会一次次被折服。曾有人做采访“在您的教学理念形成过程中,哪三部书对您的影响最深?”王老师回答:1、孔子的《礼记学记》。(一切教学论思想,迄今无出其右。)2、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教学实践的真正宝典。)3、叶圣陶的《叶圣陶教育文集》。(不读此书,无以为语文教师。)在他的课堂上,在他的报告中,大家一次又一次感受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啊,作为语文老师,只有博览群书,只有潜心阅读,才能让自己所汲取的文学修养像涓涓细流一样滋养自己的心灵,浇灌自己的课堂,熏陶自己的学生。
  二、每节课都是公开课
  在平时讲析课文时,我们总是习惯于按部就班的从字词到句章到文学常识,给学生细细解析。学生完全没有公开课上的想象和创造的空间。
  在实践过程中,我逐渐摸索出教学不同体裁的作品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来引领学生走进作品,每节课都给学生一个全新的感觉。 例如,诗歌教学用朗诵来激趣;说明文教学用知识问答、画图等方法让学生研读文章;议论文教学可以采用辩论形式达到目的;寓言故事、童话、散文、古诗的教学可以设计分角色朗读、编剧、表演等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理解课文,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培养学生的想象、创造能力。
  三、 让每一个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思维从问题、惊讶开始。”惊讶、欣喜、疑惑、感动......语文的阅读是情感的体验,怎样引导学生去体验,并和同学一起分享,语文老师在教学问题的设置和提问的艺术上起着关键的作用。
  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调动他们思考的积极性。课堂上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使他们思维活跃,思路开阔,能根据自己的知识辐射开去,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训练和提高思维能力。因而教师应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使学生既拓宽思维的空间,又能培养发散型思维能力。 转贴于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例如著名特级教师徐善俊在执教“渑池之会”时,精心设计了这样一个导读题:在“渑池之会”上,蔺相如和楚王是打了个平手呢还是决出了胜负?学生围绕这一问题读呀、想呀、划呀、写呀、争呀、辩呀,结果学生意见得到了统一,大家都认为在渑池之会上是赵王战胜了秦王。紧接着这位老师又追问一句:“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争着发言。一位学生说:“课本上说‘秦王没占到便宜’,我推想一定是赵王占到了便宜,所以我认为赵王胜了秦王。”另一个学生说:“还有,赵王鼓瑟是秦王让他做的,而秦王击缶是赵王的手下蔺相如让他做的,从这个角度来说,也是赵王胜了秦王。”还有个学生说:“我是从乐器的声音中听出来的,瑟的声音优雅动听,赵王鼓的是胜利之歌,而秦王击缶的声音像敲破罐子的声音一样,所以我觉得赵王战胜了秦王。”
  徐老师引导学生从不同的侧面与不同角度来立体地感知蔺相如的人物形象,不但训练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实际上就是培育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从教材里走出来
  传统教学繁重的课业负担总是让学生没有喘息之机,使得孩子的天性被泯灭,创造力被扼杀,几乎成了看书做题考试的机器。因此我们要多设计一些有利于培养学生能力,张扬学生个性的作业,让学生才书本中走出来,体验生活,享受语文。
  1、活动类作业,开展学生感兴趣的课外活动,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学习感悟语文,形成语文的综合能力。如看《新闻联播》,给广告语改错,节假日外出游玩写游记等。
  2、拓展性作业,根据所学课文向外拓展,如学《秋天的怀念》,课前让学生查阅作者史铁生的生平事迹,阅读《我与地坛》《病隙碎笔》;学习古诗,让学生搜集同一题材的古诗来共同感悟诗歌的魅力等等。
  总之,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既要有独特而鲜明的个性魅力,又要有独到的教学理念。为了更好的实施贯彻新课程标准,我们必须潜下心来研究学生、研究文本、不断反思我们的教学行为。跳出语文教语文,让学生创造性地阅读文本,允许学生对作品有多元化的理解,倡导课堂教学拓展外延,使学生能挖掘作品中未尽之言,真正地达到让学生走进语文而不仅仅走近语文的教学目的。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使语文走进每一个孩子的心灵,让他们感受到语文世界的博大精深,体会到语文世界的无穷魅力!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