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有智 张东秀 郭学敏 祁伟 姚志辉
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问、问卷调查,数理统计法等方法,根据师范性特点,从体育教学改革方向出发,对贵州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选课程的开展、学生来源、课程设置、教学条件、考核与评价、师资力量等进行分析,找出影响贵州省各高校篮球专选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贵州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选课;教学现状;对策研究
篮球课程一直以来都是我国高校体育院系技术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育教育专业的主干课程。其开设质量的好环坏,将直接影响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肩负着为我省中小学培养合格的篮球教师的重任,也是为我省输送优秀的、高质量的“复合型”篮球人才。通过对我省十二所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选课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找出不足之处,为我省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选课的改革提供参考。
一、研究对象及方法
(一)研究对象
贵州省高校开设有体育教育专业的院(系)分管教学领导、篮球专选课教师和学生(共十二所:贵州师范大学、贵州大学、贵州民族学院、贵阳学院、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凯里学院、遵义师范学院、毕节学院、铜仁学院、安顺学院、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六盘水师范学院,其中省属4所,地州8所)。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查阅大量的国内有关篮球专业理论及教学改革等多方面的文献资料,对12所院校体育院(系)网站访问,为论文的撰写提供理论基础。
2、访谈调查法
通过对我省部分高校教学领导的访问,了解当前高校篮球专选课的教学情况。向他们了解篮球专业人才的培养以及篮球专选课程设置等。
3、问卷调查法
根据调查任务,结合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选课程的开展、学生来源、课程设置、教学条件、考核与评价、师资力量等进行调查。问卷于2010年9-11月对各高校分管教学的领导、任篮球专选课的一线教师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1)对教学领导发放问卷12份,回收11份,回收率91.7 %,有效回收问卷11份,有效回收率91.7 %。
(2)对任专选课教师发放问卷48份,回收40份,回收率83.3%,有效回收40份,有效回收率83.3%。
(3)对专选学生发放问卷360份,回收330份,回收率91.7%,有效回收330份,有效回收率91.7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科研项目,项目批准号QNSY09025
作者简介:王有智(1975—),男,布依族,贵州都匀人,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体育系副教授,学士,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
4、数理统计法
运用SPSS(10.0)软件对调查所得数据进行统计。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贵州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选课程现状与分析
1、贵州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选课课程目标研究
关于贵州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选课培养目标的基本情况见表1。
表1贵州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选课培养目标调查表
目标 教学
能力 科研
能力 训练
能力 高水平篮球运动员 社会体育指导员 组织
竞赛 裁判
工作 学校体育管理 课外体育活动 体育运动管理
认同
率% 91.7 41.7 60 58.3 58.3 66.7 66.7 83.3 75 60
排序 1 7 6 5 5 4 4 2 3 6
培养目标是指课程开发的教育价值,为课程内容选择、课程组织、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提供依据[1]。从表1中可以看出,贵州省各高校的培养目标都结合教育部新颁布的《新方案》中确定的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和学生自身的特点对进行了适当的调整,但是大部分学校还是以培养中小学体育教师为主的指导思想。教学能力排在首位,其次是学校体育管理、和课外体育活动,说明了把学生培养成为能从事学校体育教育、科研、训练、以及社会体育等复合型人才,极少数学校还是以培养中等或中等以上学校。因此将篮球专选课程的目标概括为:“通过篮球专选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篮球运动的理论知识,全面掌握篮球运动基本技术、战术、基本技能,掌握与运用篮球竞赛规则裁判法和篮球运动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具备从事篮球课程教学能力和运用篮球运动手段开展社会体育活动的指导能力。”[2]
2、贵州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选课学生来源调查结果与分析
关于贵州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选学生入学前篮球基础的情况见表2。
表2贵州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选学生入学前篮球基础调查统计表(N=330人)
入学原因 人数(人) 比例(%)
一直从事体育训练后参加高考 30 9.1
文化成绩不好而改练体育后参加高考 297 90
高水平运动员 3 0.9
目前在贵州省只有贵州师范大学和贵州大学有特招高水平运动员权力。表2不难看出,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选90%学生在考入大学前很少从事体育运动,他们许多人对体育并无兴趣,报考体育专业主要是担心考不上大学才不得以而为之。在调查中发现,各地州师范院校这种情况较为明显,在调查的330名学生当中,其中有297名学生是由于文化课水平低才报考体育教育专业,只有30人在入学前是一直从事篮球训练。有3人是特招的高水平运动员。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在现行办学方针及政策指导下,体育教育专业录取新生时文化课分数线和体育技术分都相对较低,除贵州师范大学和贵州大学在特招生时对体育技术考试进行专项技术考试外,其余高校的学生都是参加普通高考体育技术考试入学,考试项目为:100米、原地三级跳远、铅球、800米。因此,许多体育成绩优秀、专项运动能力突出而文化课成绩低的学生被挡在门外,而那些身体素质一般、专项能力薄弱但文化课分数相对较高的学生则走进了校门。从生源上看,虽然各院校基本上都是面向全国招生,省内学生和省外学生比例为6:1,说明我们的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选生源的素质要远远落后于其它省市。
(二)贵州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选课程设置
1、贵州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选课学分、课时分配和开设时间分析
关于贵州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选课学分、课时分配和开设时间的情况见表3。
表3贵州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选课学分、课时分配和开设时间调查表
学分 课时 开课时间
8 10 12 168 204 216 3-7 4-7 5-7 6-8
学校(系) 6 3 3 6 3 3 0 5 6 1
从表3中可以看出,在开课时间上,师范类高校基本上都是从第5学期开始,虽然贵州大学是我省唯一一所211的大学,但2006年才开办体育教育专业,所以篮球专选课开设时间和课时基本上参照师范院校,贵州民族学院也是如此。这符合主干课程安排在前三年的原则。主要是因为学生基础较差,且接触篮球时间短,在进入大学经过一年篮球普修学习以后再进行篮球专选课的学习,有利于学生掌握技术技能。在调查中发现,大部分院系都没有完全按照教育部规定的课程方案进行教学。现执行的是168-216。而216学时中,在第六学期中基本上都进行1-2个月的教学实习,还减少40-80学时,因此,在这么短的教学时数能否完成教学目标,值得深思。教学时数的大幅减少,使许多教师根本无法按要求、保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由此导致学生专项能力的严重下滑。调查中,大部分院系的教师认识到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已不适应现代篮球课程的教学,原有的教学过于系统、完整、全面,也不利于学生学习和技能的掌握。调查结果显示,专家都认为应该首先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只有40%的专家认为应该增加课时,说明在教学内容、教学观念以及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还存在着问题,只有从这些方面入手,改革篮球专选教学的现状,才能从根本上适应当前的基础教育改革,同时也能够缓解课时压缩所带来的压力。因此大部分教师对一再缩短教学时数是有抵触的。
2、贵州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选课教学内容比较分析
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选课教学内容中理论部分与实践部分所占比例分别为15%、85%。通过本人的调查发现,多数学校没有按照大纲上规定的技术与理论学时进行授课,理论知识单独授课的课时较少,主要是因为大多学校没有室内篮球馆,受雨天临时安排,内容主要在规则及裁判法、竞赛组织与编排等方面,说明教师对理论知识的传授没有引起重视。篮球课程内容沿袭着以运动技术教学为主,竞技运动的一整套方法、强调技术、技能的学习,忽视相应原理、方法的学习。因此在选择课程内容时,应根据课程方案及球类课程指导纲要进行,在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时,不仅要考虑到篮球课程目标的需要,还要考虑到篮球专选课程内容的科学性与时效性、学生和社会实践需要以及与学校整个教育目的的一致性[3]。
通过篮球专选教材分析,目前各高校篮球专选课教材沿用普修课教材,没有征购和使用专选教材,说明了我省在教材管理、使用等方面欠缺。领导和任课教师对教材的重要性的认识淡薄,重视度不够。所以,篮球教材内容上要突出教材的基础性、时代性、知识性、健身性、竞技性。精简不必的内容,删减不适合中小学特点的教材,同时大量补充适合中小的非正规竞技运动与篮球游戏活动为表现形式的内容,增加篮球运动健身知识,体能训练等内容,其目的使篮球课程真正体现出自身的魅力与价值,真正受到学生的喜欢。
(三)贵州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选课教学方法和教学条件现状分析
1、贵州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选课教学方法和手段现状分析
篮球教学方法是在教师传授知识和指导实践的前提下,使学生能够掌握篮球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篮球的意识而采用的方式手段。它对篮球教学、训练、比赛、裁判能力的培养和技战术水平的提高及促进身体素质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调查结果说明大部分教师教学中采作常规教学方法即讲解、示范、练习、纠正、再练习的传统模式,而一些较科学、先进的教学方法,如表象教学法、程序教学法、合作教学法等虽有运用,但运用的频率相对偏低。说明大多数教师在教学方法选择与运用上,存在着思想观念转变速度较慢,或是无法掌握前沿的教学理论与方法,或是停留在对新知识、新方法的初浅认识上,以致在教学中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这不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也不符合当前高校教学改革发展的要求。
因此,培养学生的“说”、“教”能力,增加学生的篮球学科理论知识显得十分重要[4]。因此,篮球专选课既要让学生掌握学校篮球的教学与训练方法,还要掌握娱乐篮球、群众篮球开展的方法与手段,从而为从事社会体育指导工作打好扎实基础[5]。
从任篮球专选课教师人数上看,每所高校至少有2至5名篮球专选教师,基本能满足专选课的教学。调查篮球体育场馆情况中获知,有5所高校建有篮球馆,分别是省属4所和遵义师范学院,另外有3所高校篮球馆在建设中。但室外篮球场较多,能够满足基本教学需要。但无法保证课程的教学时间。贵州特别在第二学期受梅雨季节的影响更大,如果在阴雨条件下,无形中造成课时的减少,致使课程目标无法完成,影响课程的教学质量。虽然近几年各院校在教学条件上已有较大的改善,但有的院系教学条件还不能满足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为了保障教学工作正常进行,应积极争取学校领导的支持,加强体育场馆的建设。
多媒体使用情况看,都没有固定的多媒体教室提供固定使用。调查表统计显示,需申请占25%、临时调用占91.7%,都因雨天上不了技术课后临时调用安排上理论课,除有5所有体育场馆学校理论课不受雨天限制外,其他学校的理论课都是雨天后改上理论课的。因此,理论课受雨天影响课时没有保障。从而也影响到技术课的教学。而且调查中使用多媒体的教师比例为:经常使用40%、偶尔使用30%。从不使用30%。说明了高校教学设备落后,无法保证教师随时到多媒体教室上课,也反映了部分教师使用科学的教学方法还比较落后。
从专选学生人数上看,有的学校多达40人,少则20人,基本上没有一所学校对专选班学往人数加以限制,这是因为,我省地州都是2000年后升本的院校,受招生人数的限制,各校基本都开设了篮球专选课。在调查中大部分任专选教师都同意专选学生人数在15-20人为宜。因此,望教务部门及院系领导考虑篮球专选的特殊性。在人数上给予支持。以便保证教学质量。
(四)贵州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选课考核与评价
关于贵州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选课程评价方法的基本情况见表4。
篮球专选课的考核,是对教学过程进行信息反馈和调节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检查教师教学效果、改进教学方式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从表4中可以看出,一半的院系篮球专选课采用终结性评价方法;30%的院系采用综合评价;采用过程性和诊断性评价方法的院系仅占10%。这说明贵州省各院系的评价方法仍以终结性评价为主。在现行的《课程方案》中,总成绩是由理论成绩、技术成绩、平时成绩三部分组成。理论部分的考核内容都在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考试形式都是闭卷形式。
表4贵州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选课程评价方法调查
评价方法 终结性评价 综合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 诊断性评价
实际采用院(系) 10 8 6 4
认同率% 83.3 66.7 50 33.3
调查了解到各高校评价考核评价内容是已设定好的,说明项目的设置不是很合理,与实践有一定的脱离。没有考虑到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个体差异,没有考虑学生喜欢的位置设定自选项目和选考项目。在新形势下考核中没有表现出学生的创新、合作意识。应该注重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重基本技术;重课外实践能力(参赛比赛、裁判工作、带队比赛;重科技创新;重团队建设。结合学生的就业形势,除教师必备的内容要加强外,适当增加一些专门训练内容。
(五)贵州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选课教师队伍基本调查分析
关于贵州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选课教师队伍基本情况,见表5。
表5贵州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选课教师队伍基本调查表(n=40人)
年龄 30岁以下 31-40岁 41-50岁 51岁以上
人数 所占比例(%) 人数 所占比例(%) 人数 所占比例(%) 人数 所占比例(%)
职称 教 授 0 0 0 0 2 5 2 5
副教授 0 0 4 10
10 6 15 7 17.5
讲 师 13 32.5 4 0 0 0 0
助 教 2 5 0 0 0 0 0 0
学历 博 士 0 0 0 0 0 0 0 0
硕 士 10 25 4 10 0 0 0 0
本 科 2 5 10 25 6 15 8 20
专 科 0 0 0 0 0 0 0 0
表5说明,我省篮球专选教师教授的比例偏低,而副教授和讲师的比例较高,职称的结构不够合理。从年龄上看, 46-60岁有13人。这显示出我省高校体育教师队伍年龄结构呈年轻化状态。据国内外统计资料表明:科学创造的最佳年龄区域在35~51岁[6]。因此,这预示着我省高校体育篮球专选师资队伍年龄结构从整体上已进入创造性工作的“黄金”时期。从学位看教师仍以学士学位为主,但近几年我省体育师资队伍学历层次有了较大改善,主要原因是我省地州院校都是2000年后相继组建的新兴本科院校,国家教育部普通本科院校教学评估工作在我省的展开,各高校都规定:新进教师必须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要求,同时鼓励青年教师读在职研究生学位,促进了体育教师研究生比例大幅度提高,虽然与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中的大学青年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比例应大于50%的规定相比较,硕士研究生的比例为35%,且博士人数实没有实现了“零”的突破,学历层次结构性矛盾还比较突出。
三、结论与建议
(一)根据社会需要培养篮球“复合型”人才
从贵州省篮球专选课的课程设置目标看还是以培养中小学体育教师为主,但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大学毕业后,就业选择不再局限于中小学体育教师这一角色,更多的毕业生将会愿意从事社区体育工作,或从事其他行业的工作。因此,教师在授课时要注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培养社会需求的篮球“复合型”人才。
(二)在有限学时内科学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从该课的学时、学分情况来看,各高校学时量低,学分不一,造成贵州省体育教育篮球专选课的发展不平衡,各学校的重视程度存在差异。希望教师能在有限的时间安排最合理的教学内容,利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以达到最好的效果。
(三)加强篮球教学基础设施建设
从篮球专选课教学方法和条件看,教学方法单一,以传统教法为主,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较少,应征购篮球专选教材,专选学生人数每班应控制在15-20人为宜。希望高校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满足学校教学需要。
(四) 改进教法,对学生实施科学考核
从教师的教学和考核的方法与形式来看,存在教法和考核的方法不灵活、形式单一、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机会少等问题。应考虑到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个体差异,可根据学生喜欢的位置设定自选项目和选考项目。打破原有的评价体系标准,根据学生、学校、系别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考评体系;考评应简单化,直接化,通过考评能反映学生的真实能力;注重自身发展,培养有特点的学生,使他们在考评中不落后。
(五)加强学习,提高学历
从篮球师资情况看,教师人数基本满足日常教学,教师的职称基本合理、年龄、学历比较合理,但高学历教师比例偏低。建议教师还应在专业理论和技术方面继续加强学习,以满足项目发展的需要,鼓励年轻教师继续深造。
参考文献
[1]王新平.中、日、美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比较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00(3):86-87.
[2]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球类主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Z].2004.
[3]彭健民等.体育教育专业设置球类综合课程的构想[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3(2):119-121.
[4]许奋奋,郑华伟.体育教育专业篮球课程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J].福建体育科技,2008(3):57-60.
[5]姚维国等.对运动训练专业篮球理论与实践主修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2000(9):113-116.
[6]李福.科技人才品格结构[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1997:134-175.
Abstract: Based on documentation, expert visits, questionnaires, statistics and other methods, based on teacher characteristics, from physical education reform from the direction of the Guizhou University Physical Education Professional Basketball specially selected courses of conduct, student sources, curriculum , teaching conditions,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teachers were analyzed to identify the impact of Guizhou Province elective teaching college basketball special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Keywords: Guizhou University; physical education; basketball special elective; Teaching; Countermeasures 转贴于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