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科学社会主义灌输到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中去,使它成为人民群众的行动指南,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项重要原则,也是我党政治思想工作的优良传统。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还要不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灌输原则?思想政治工作还要不要进行灌输教育?
目前有一种观点认为,思想政治工作者应该像“牧师”,思想工作的方法应该像“做弥撒”,人们有信与不信的自由,有做与不做的自由,思想政治工作只能是和风细雨、顺其自然,不应该有任何的强求。正是这种观念的影响,我们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一提灌输,有人就认为是“强加于人”,就会妨碍人们“自由地思想”。我们认为,愈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愈是发展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愈要强化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切实抓好政治思想中的灌输教育。这是因为:①从历史经验上看,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发生和胜利,靠的是马列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完全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如果不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外面灌输到工人运动之中去,就不可能有国际共产主义的运动,社会主义就不能在众多国土上生根开花。只有以先进理论为指南的党,才能实现先进战士的作用。同理,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发展也不可能自发地进行,仍然需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条件下,学习革命理论,强化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社会主义的灌输教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迫切任务。②灌输教育符合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科学社会主义的意识,不可能在人们中自发产生,而是继承人类文明发展的先进成果,对工人阶级斗争经验进行科学总结的产物。这种理论和意识常常先被少数人所掌握,然后再通过反复地宣传教育,即从外面灌输进去,才能为人们所掌握。在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事业中,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有许多天才的创造,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但不可能自发地形成一套系统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这样的任务只能靠具有远见卓识的革命的理论家、革命家来完成。我们都非常清楚地看到,如果没有邓小平同志的高瞻远瞩和创造性的工作,不断地从理论的高度指导中国的改革开放,也就不会有十多年来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也就不会有第二个十年的指导方针和宏伟蓝图的形成。从另一个角度讲,人们认识自己的利益特别是将来利益并不是一个直观的问题, 而是一个科学的问题。
所以,要人们接受一种思想观点,必须首先把道理讲明白、讲透彻,人们觉得有理才容易接受。③从社会大气候的角度看,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西方资产阶级腐败没落的思想具有极大的腐蚀性,拜金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思想正在严重地侵蚀着我们健康的机体。风云变幻、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国内一定范围的阶级斗争,对人们的思想也会不断产生种种冲击,因此也就绝不能放弃马克思主义的灌输原则和方法。
④从全民族尤其是农民的文化素质上看,其水平还不高,人们对学习革命理论的自觉性、主动性还没有达到相当的高度,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教育还很不够,党的思想建设还存在薄弱环节,仍需要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灌输教育,以统一人们的思想,提高社会主义觉悟,坚定不移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⑤坚持灌输原则和灌输方法的导向问题,也存在一定的偏差。近几年在处理这一问题上,一是强调了寓教于乐及各种活动之中,而忽视了系统的学习和教育;二是对灌输的客体,尤其是对当代青年的特点强调到不适当的程度,忽视了对他们进行基本理论的灌输。
如何搞好新形势下的灌输教育?鉴于目前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状况和客观需要,在方法上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一、坚持正面灌输,坚持灌输工作中的党性原则。这种灌输起点要高,要求要严,观点要明确,准备要充分,说话要透彻,要理直气壮,联系实际,力戒在灌输过程中只讲趣味性、知识性、实用性而不讲科学性、原则性、系统性,只讲“活血顺气”而不讲“正骨强筋”,只讲心理分析而不讲阶级分析,只讲无原则的一团和气而不讲积极的思想斗争,只讲物质鼓励而不讲奉献精神等等。
二、灌输教育要与启发疏导相结合。灌输和疏导是并行不悖、互为补充的,既不能使两者对立起来,又不能把两者等同起来。我们所提倡的灌输绝不是要回到过去那种“生灌硬灌”、“我打你通”的老路上去,绝非板着面孔,生搬硬套马列主义的词句,搞“单向式”、“填鸭式”、照本宣科的空洞说教,而是要求哲理性和艺术性的统一,内容、方法和效果的统一,提高灌输的艺术和水平。要抓好四个结合,即外部灌输和自我教育相结合、单向灌输与双向交流相结合、正面灌输与反面预警相结合、灌输原则与疏导方针相结合。
三、注意灌输教育的层次性。一是在灌输对象上,要根据群众不同的年龄结构、文化结构、岗位职业、接受能力等各个方面,从实际情况出发分为若干个灌输教育的层面,因层次施教,各有侧重,区别对待。二是在灌输的内容上,要重视科学理论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既要宣讲基本理论又要阐述其立场、观点和方法,实实在在、由浅入深地进行灌输,克服断章取义和片面的说教,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同时要考虑到它的通俗性、实用性和可行性,以及共性和个性等不同特点,立意要高,起步要实,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四、抓好灌输教育的基础建设。一是采取专业与兼职相结合的办法,组成一支强大的灌输队伍。如下派宣讲队员,深入基层进行系统的灌输教育;根据单位具体情况确定专兼职宣传员,及时向群众宣传政策和形势等。二是加强两种形势的阵地建设,如办好各级各类的党校、团校,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和宣传栏、黑板报等。三是要将灌输教育形成制度,使之达到经常化、规范化。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