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代写网:
语文是职业学校学生必须学习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也是一门工具学科,学生语文素质的高低,不仅影响着其它学科的学习,而且会对他们今后的工作与生活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新时期的语文教育必须追随时代的脚步,担负起自身的责任,构建新的适应二十一世纪需要的教育教学体系,这个体系应当是以素质教育为宗旨、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语文教学应为人的全面发展、人的一切思维和技术“设置平台”,使人类及其思维和技术在语文设置的“平台”上获得更大的发展。中职学生不仅要学好语文基础知识、掌握语文基本技能,更应在语文学科里获得一种深厚的人文修养。
一、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是德育教育的思想源泉
职校学生在初中时表现就不是很好,有着严重的自卑心理,进入职校对他们来说是迫不得已的选择,但职校对他们来说毕竟是一个新的开始,一个新的希望的起点。再加上职校招生的地域范围一般大于一些地方性的普通高中,跨县市、跨地市,心理尚不成熟的他们离开父母以后开始过着像大学新生一样的独立生活,因此会产生更多更强烈的情感饥渴,需要有人给予关怀和爱护。可他们一到了职校,发现很多东西还是像他们初中一样,因此对前途、对未来更加缺乏信心,对自己越发没有了清醒的认识。很多学生刚刚入校时还能遵守校纪校规,久而久之也就习以为常,甚至还会产生抵触情绪,大错不犯,小错不断,你叫他往东,他偏要向西。更有甚者,产生了反抗对立情绪,当面顶撞,公开叫板;甚至说,处分怕啥,最多不在这个学校读书。因此一学期下来处分已堆了一大叠,可是校纪校风有没有好转呢?违反纪律的同学照样层出不穷。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弥补职校的这种“硬管理”所带来的弊端。人文精神在语文教学中有着广阔的空间,语文教学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人生,认识一切人的规律和规矩,方寸任驰骋!试想、一个思想端正、意志坚强、有着高级审美趣味的学生又怎会每天无所事事、惹事生非呢?因此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是职校德育教育的思想源泉,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深深沃土。那么究竟何为人文教育呢,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又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二、 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内涵
语文不仅是一种工具,更重要的是一种文化构成。
语文不等同于“文学”,不等同于“文化”,但从语文的功能看,语文作为一种交际工具和文化载体,传达的是思想与情感,承载的是文化精神、价值观念和人类的文化成果。
因此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包含下面两层含义:
一是语文教育的内容具有人文性。语文教育的内容包括:1.丰富的思想性。“思想”包括哲学原理、自然事理、社会伦理、人生理想、民族意识、思想方法、良好习惯等等,是一个非常广泛的范畴。2.情感意向性。语文教材中凝聚了人类丰富的情感(喜怒哀乐、悲欢离愁、亲情、友情、爱情、爱国之情、正义感、理智感等)和个性心理品质(如兴趣、动机、意志、性格、气质等)。③美感性。语文教材集结了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和实用文章,包容了美的各个领域和各种形态,如人性美、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科学美等等。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二是语文教学方法具有人文性。语文教学中的主体与客体之间不是对立的两极,而是呈现出主客体交融的趋势,主体必须积极地调动自身的思想感情才能进入客体,达到对客体的真正理解,同时客体中蕴含的情感因素也对主体进行着渗透,所以语文教学较之其他学科更看重的是感悟和想象。钱理群说:“中国的传统文化,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感悟的文化,它不同于偏于分析的西方文化。”然而科学主义思想观念在教育范畴演化为重理轻文的现象,具有人文性质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被自然科学化,使文科教学向理科教学模式靠拢,即把教学内容客观化,淡化了人的主观情感因素;崇尚理性知识结构,忽视了感悟与想象。它使本来诗意的、审美的、情感与想象的、以形象思维为内核的语文教学向工具化、机械化、标准化、逻辑化转向,导致了人文精神内蕴、人文价值体系包括理想信念、审美趣味的丧失。
三、中职语文教学现状及人文教育的实施
我们知道,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是教学过程中的三个基本要素。在这三者当中,教学内容虽不具有唯一性,但总从体上来看却是固定的。而教师和学生,无论从角色还是地位来看,教师都是处于主动地位的。因此,教师必须在把握教学内容的前提下,充分地了解学生的基础情况和行为动向,才能在教学中达到自己期望的目标。
从总体上来看,学生的文化基础都比较薄弱,从入学成绩来看,大部分职校生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品质,偏课现象严重,课堂上只有一些故事性的东西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比如我在教文言文《劝学》时,读了大概有二十几遍,有些学生还是将“中”(zhòng)读成“中”(zhōng),将“有”(yòu)读成“有”(yǒu),将“生”(xìng)读成“生”(shēng);而在教授《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时,讲到林冲的故事“岳庙烧香”、“樊楼饮酒”一段,就连平时最不爱学习的学生都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因此,要想在这种状况下实施人文教育无疑是对语文教学的一个更大的挑战。但语文基础能力的培养和人文教育的实施并不冲突和矛盾,正如韩愈所说:“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只要运用适当的方法加以正确的引导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常听有教师这样讲:“学生不配合,学生基础太差。”学生毕竟是学生,他虽具有能动的本能,但并不等于他就有能动的行为表现。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浅议职业学校语文教学与人文教育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