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语文教学 以人为本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64956 日期:2024-04-27 来源:论文网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也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如何贯彻落实好《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这就要求语文课堂教学要注重学生的精神成长,使语文教学充满人文关怀。
  一、关注学生人性与个性的统一
  语文教师不仅要教书,而且要育人。要育人,就要研究人性的自然属性和个性的差异。尊重学生人性的自然属性是教育的起点。尊重人之为人的权利,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承认人追求幸福、自由的权利,承认人的理性,追求完善的道德和理想的人格,这是人的全面发展最核心的内容。这就凸显了人文素质教育对人的发展的导向意义和重要性。作为语文教师,一定要坚信学生的心灵是一个广阔的世界,坚信这个世界中一定存在着劳动、学习、创造的需要,千方百计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找寻出这种需要,使其成为学生进步的动力。
  另外还要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生命存在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丰富多彩的世界培育了人们多种多样的个性,丰富多彩的世界又需要人们具有多种多样的个性。在课堂教学理念中,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他们的特长,不要强迫100%的学生去按统一的模式进行高难度训练,鼓励学生从自己的特长出发,通过不同的途径,掌握尽可能多的知识,提高听说读写能力,不断增强自身素质。要承认差异、尊重差异、善待差异,将学生看成是有个性的学习者。
  二、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孔子说过:“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这就强调了教学活动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兴高采烈;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让他积极向上;关注学生的学习信心,让他永不言败。这就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不能做“转运站”,而必须“引学生人胜”。“教育就是唤醒”,当学生的心灵一旦被唤醒,就能和作者的心灵互相沟通,和课文内容发生共鸣,从而以寻求精神家园的执着走进美好的语文世界。

  作为关注学生情感的语文教学,不仅要把诗情、文情传送到学生心中,而且要精心地给学生提供表达自我情感、评价情感的条件,放手让他们评价作品中的人情美、形象美、图画美,从而积极主动地表达自己的情意和体验。这就要求教师要以心施教、以情激情,真正实现师生情感共鸣,教者乐教、学者乐学,也更容易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花,这样才能有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因此,必须对语文教学进行情感加温,使其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催化力。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三、关注学生的道德情操和人格形成
  课堂不仅是学科知识传递的殿堂,更是人性养育的圣殿。课堂教学潜藏着丰富的道德因素,“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这是教学活动的一条基本规律。
  古人云“文以载道”,作为人类文化载体的语文,其语言文字、文学作品中饱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道德因素,蕴藏着浓厚的文化积淀,闪耀着理性思索的光芒,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最佳材料。“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怒发冲冠凭栏处”的岳飞,无不使学生感受到坚贞的民族气节和炽烈的爱国之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无不激起学生深深的忧国忧民之情。课文中许许多多的文学形象,其优秀品质会给学生以真、善、美的启迪与熏陶,倘能让这些光辉的形象栩栩如生地站在学生面前,学生自会肃然起敬,从而培养其良好的道德行为。语文教学只要充分挖掘和展示教材中的各种道德因素,倾心倾力、感同身受地教,学生就会受到震憾、感染和熏陶,久而久之,潜移默化,就可以变为自身道德进步的强大动力。
  虽然语文教育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品德教育因素,但语文教育中的德育并不因此而能自行实现,因而,教师除了挖掘教材中的道德因素外,还要积极关注和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多种道德表现和道德发展,从而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要实现这一教学境界,教师必须积极开展师生互动的探究式学习,寓思想教育于语文训练,使语文教育中的德育成为自觉。在帮助学生分析、理解、评价课文思想内容的过程中,要密切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学习、生活状况,联系学生的生存环境和当前的社会现实,抒发感慨,发表议论,展现教师的人格魅力,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学生对社会现实和人生价值的看法和态度。这样,语文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也成为人格健全与发展的过程,伴随着语文知识的获得,学生变得越来越有爱心、越来越有同情心、越来越有责任感、越来越有教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得以提升,生活品味和道德得以提高。
  总之,语文教师只有将“以人为本”的理念真正落到实处,悉心关注学生的人性、个性、情感和道德,让语文教学真正成为唤醒学生心灵的音乐,才能使语文教学服从、服务于人的全面健康发展,体现“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理念,使语文教学淋漓尽至地展示人性的魅力和对生命的至爱。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