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技校语文教材《世间最美的坟墓》一文说课设计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63042 日期:2024-04-07 来源:论文网
摘 要:本文根据新课程理念、标准和教学目的的要求,从教学思路、目标、内容、难点、过程、板书设计、拓展迁移等方面,按照说教材,说学生,说教法,说学法,说课时,说教学过程六个部分对《世间最美的坟墓》一文进行创新说课设计。
关键词:语文 说课 设计
  语文说课是语文教师根据新课程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教学目的,口头表述自己对教学思路,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拓展迁移等进行创造性设计的一种教研形式,现结合自己教学实践,谈谈对语文学科说课的浅陋之见,按说教材,说学生,说教法,说学法,说课时,说教学过程六个部分结合《世间最美的坟墓》一文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这是一篇外国散文,描写了俄国最伟大作家托尔斯泰的坟墓,平平凡凡、朴朴素素,但这平凡与朴素却说明了托尔斯泰伟大的人格,让读者受到精神的震撼!根据这一主题,我将本课的学习目标和重点难点确定为以下四点:
  1.知识目标:学习本文写景与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阅读课文,概括要点的能力。
  3.情感目标:理解文中包含思想感性和深刻的含义的语句。
  4.重点难点:引导学生理解托尔斯泰墓的朴素与美的关系。
   二、说学生
  我们的教学对象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一年级学生,这类学生文化底子相对薄弱,学习语文的兴趣不是很高,尤其是对于外国文学,更是无人问津。作为教师,要合理确定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文章的意境。
  三、说教法
  古希腊一位学者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点燃的火把。”为了达到教学目标,突破重点难点,结合本课的特点,确定本课教法有以下四点:  
  1.阅读法:这是一篇外国散文,只有通过反复地阅读,才能领会其中深刻而丰富的思想内涵,让学生感悟托尔斯泰人格的伟大。
  2.情景设置法:充分利用课件创造情景,使学生理解托尔斯泰坟墓的朴素美。
  3.提问法:逐步引导,逐渐深入,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4.讨论法:让学生自主学习,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四、说学法
  一位教育家曾说过:“一个差的老师只会奉献,而好的老师则教会学生发现真理”。教会学生学习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可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已是不容忽视,所以阅读之后可采用圈点勾画法、讨论法、问答法等使学生活跃在课堂之中。
  五、说课时
  本文定为2课时
  第1课时:完成导入课题、作者及托尔斯泰简介、整体感知3个环节。
  第2课时:完成学生阅读思考、探究考论、拓展、小结、布置作业5个环节。
  六、说教学过程
  整个教学过程分为8个环节
  1.导入课题。
  好的导语是一堂课成功的一半,导语设计的关键是要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想深入了解这伟大人物,从而自然而然地把学生引入课堂。所以我的导语设计是这样设计的:
  说起坟墓,往往令人毛骨悚然,但由于对伟人的崇敬,对名人的好奇,甚至是对建筑艺术的审美欲望战胜了恐惧感,坟墓非但不恐惧,反而成了美的化身,令人心旷神怡,如:古埃及国王的金字塔、中国的秦始皇陵、中山陵、岳飞墓等等。
我们提到的这些坟墓都是宏伟壮观,与墓主人的身份地位十分相称的,但这些坟墓却都不是“世间最美的坟墓”,那么谁的“坟墓”堪称为“最美”的呢?
  在俄国的一个树林中有一个小小的长方形土丘,上面开满鲜花,它没有十字架,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甚至连逝者的名字也没有,它远离尘嚣,孤零零的躲在阴影里;任何人都可以踏进他最后的安息地,这小小的,普通而又平常的长方形土丘里究竟包容着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呢?作者又为什么称这个坟墓是“世间最美的坟墓”呢?
  今天,让我们随着茨威格1928年的一次俄国旅行走进《世间最美的坟墓》,一起感受巨人的伟大情操。
   2.作者及托尔斯泰简介
  在介绍托尔斯泰时重点强调托尔斯泰为人类文明作出的巨大贡献,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只有让学生知道了托尔斯泰的地位,才能更好地理解托尔斯泰坟墓的“美”。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3.整体感知
  首先,教师应要求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解决生字词问题,教师需对容易读错写错的字词进行指导,例如:墓冢,尘嚣等。然后再由老师诵读,学生思考以下两个问题:(1)托尔斯泰墓的环境和形状是什么?(2)托尔斯泰墓的基本特征是什么,这两个问题,可以使学生初步领悟托尔斯泰墓的朴素美,使之很快的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4.学生阅读思考
  此环节通过阅读,使学生体会到散文的优美与细腻,以便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并在阅读过程中采用圈点勾画法,找出表达作者观点的语句,并理解下面的5个问题。(1)作者为什么称托尔斯泰墓为“世间最美的坟墓”?(2)托尔斯泰墓的美表现在哪里?(3)与其他伟人的墓相比托尔斯泰墓缺少那些东西,又拥有那些东西?(4)作者用拿破仑、歌德、莎士比亚的坟墓来进行比较有何作用?(5)作者是怎样表现这种朴素美的?
  5.探究讨论
  此环节要把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互相讨论交流,实现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再通过教师的引导,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大胆提问的科学精神,本环节的最大特点是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养成当众说话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这一环节分为两步:
  (1)分小组讨论交流,将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出来,可以学生回答,也可以老师回答。
  (2)教师同时引导学生理解饱经忧患的老人突然从中获得了一个新的,更美好的启示。“新的,更美好的启示”指什么?夏天,风儿在俯临这座无名者之墓的树木之间飒飒响着,和暖的阳光在坟头嬉戏;冬天,白雪温柔地覆盖这片幽暗的土地。这样的景物描写有什么效果?
   6.拓展
  本环节把学习和生活有机结合在一起,体现了学习语文和生活见闻是息息相关的,同时锻炼了学生的总结和表达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本文所得到的启示。
我的总结是:人是不需要把时间和精力花在设计、精修、雕琢自己的墓碑上的。若生前没有为人类做出大的贡献,那么死后墓碑再宏伟、再壮观,也只是废石一块。而最坚固的墓碑是立在人民心中的,即使是砂石一堆,也是世上最美的。
  7.小结
  此环节的设计是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茨威格1928年拜谒了托尔斯泰墓,写下了《世间最美的坟墓》,表达了作者对托尔斯泰的崇敬之情,歌颂了托尔斯泰不重名声,追求自然朴素的风格。通过学习这篇文章,我们体会到托尔斯泰墓的朴素美。正是墓地惊人的朴素与墓主人的伟大形成鲜明的对比,感动了作者;作者又将自己被剧烈震撼的情感通过平淡朴素的语言文字传达出来;使文章的形式与内容、情感的表达与理性的思考都达到了完美的统一。
  8.作业布置
  一节好课的结束应该是学生思维火花的绽放,所以我布置的作业是:我们常常听到朴素美,自然美、心灵美、社会美等这样一些关于“美”的词语。结合课文请谈谈你对“美”的看法。
附:板书设计:   最美的坟墓
       ↓
     外 远离尘嚣 内
   朴素美 ← 没有装饰 →人格美
         没有墓碑
   学生获得知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整个教学中我重视学生主动参与和互助学习,而且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一起参与,强调学习习惯的养成,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合作性、积极性、创造性,从而激发兴趣,启迪心智,以便达到预定的教学效果。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