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中职生 学习政治 兴趣
近年来,中职学校因高校扩招和生源减少等缘故,招生受到严重影响,学生大部分文化基础太差,甚至是“双差生”,给学校管理和德育工作带来了很大挑战,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回归课堂,主动学习,成了所有职校老师所面临的课题。笔者根据多年教学经验体会,仅从政治课教学方面谈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将最新时政引入政治课教学,提高教学趣味性,新奇性
开展课前五分钟时政演讲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单靠自己的讲述来解决问题,更应通过引导,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如: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让学生自己关注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关注周围缤纷繁芜的社会现象,并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有话可讲的问题进。
同样,在政治课堂教学中,把有关教学内容同最新时政新闻结合讲授,既符合当前改革的需要,同时又能激发学生听课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增强教学效果。如讲授《交通事故处理》:一、收集本县最近的典型交通事故资料,以幻灯片的形式展览给学生看;二、学生举例;三、学生发言,结合本校实际应注意哪些事项,这些都极大提高了学生听课,参与课堂讨论的热情,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设置扣人心弦的疑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中职学生由于生理年龄特点,探求欲强烈,喜欢对某个疑难问题刨根问底,往往是不达目的不罢休。鉴于此,设疑解疑不妨是一种激发学生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好办法。因此,在政治教学中,我经常创设问题情景,设置悬念,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并与之交流辩论,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同时,尊重学生个性,鼓励学生积极思维,设法引起学生个性的认知冲突,从而产生解决问题的内驱力。最后教师点拨解疑。
在备课时必须注意到,有意识地设置一些疑问,拨动学生求知的心弦,引发探索问题的热情,为了让所有学生都积极思维,可以把学生在课堂上能否回答问题,作为学生成绩考核内容之一,平时记录在案,期末计入总评成绩。这种方法既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听课的质量,又使教师能及时从学生那里得到反馈,针对学生认识上的薄弱的环节进行有的放矢的教学。例如,在讲“矛盾的特殊性”这一内容时,就可向学生提出“你在中职阶段与初中阶段有什么不同的特点?”让学生自由发挥,在课堂上尽情地说,课堂气氛相当活跃。
三、趣味性和幽默的技巧,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欲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必须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感到振奋,受到激励。首先教师应设计一些幽默诙谐能引起学生兴趣的问题,来活跃课堂气氛;其次提问问题的语言要亲切,态度要和谐,切忌生硬简单,以消除学生的紧张和压抑感。对成绩差的学生采取多鼓励,少批评。学生一时答不出来,千万不要用“真笨”“太差”之类的话来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而应该用“别着急,再想想”等亲切的话语来抚慰学生的心灵。对于答的较好的学生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从而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没有趣味性,政治课就会成为枯燥无味的说教课。英国学者鲍门说过:“善于利用幽默来激发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学得更好。”在政治课教学中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自在、愉快活泼气氛中接受抽象的理论,就必须恰当地运用风趣的比喻、富有哲理的笑话等使注意力分散的学生注意力集中到教师讲授的内容上。例如:在讲“必须按规律办事”时引了寓言“挤牛奶的故事”,说的是:有一户人家,养了一头母牛。这家主人因事要请客,准备挤些牛奶下来,供招待客人之用。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使但他转念一想——现在离请客还有一个月,如果预先把牛奶挤下来,积存多了,牛奶容易变质发酸,也不便于保藏,不如就利用牛肚皮暂时储藏一下,临到请客时一次挤出,到时牛奶既多又鲜,岂不妙哉?于是,主人就把母牛和那头小牛隔离开来,停止了挤奶。转眼间,请客的日子到了,客人们纷纷光临。主人把母牛从牛棚里牵出来派用场,却什么也挤不出来。讲完故事后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母牛的奶不给小牛吃,也不去挤它,就会自然没了呢?通过思考,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母牛的造奶是一个新陈代谢的过程,要每天挤,才能促其新陈代谢,也才有源源不断的新奶产生出来,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在起作用。而挤奶人违背了规律,就必然使母牛造奶系统的生理机能紊乱,造成奶的枯竭。
心理学家认为,和谐的师生关系,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师生心理相容能提高教学效果,当前所进行的新课程改革,迫切要求课堂教学由封闭走向开放,学生喜欢老师,也会喜欢他教的课程,学生与他们所喜爱的老师和睦相处,可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心理氛围,教师适时地抓住他们的兴奋点,就一定会使教学活动生动活泼地开展起来从而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培养学生对自己的亲近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四、优化教学,激发兴趣
由于职高学生文化基础较差,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也有诸多问题。如果用教条、抽象的语言来教学,势必效果不好;加之课本更新速度很快,仅用传统理论也是不够的。在课堂教学中,应尽可能的利用多种手段来保证教学效果。首先,注重课前导语的运用,教师设计一些与所讲内容有关的导语,时间为两三分钟,用来集中同学们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索意识等。可以是一则小故事,包括奇事、新事、大事、身边的事等等。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把有关教学内容同最新时政新闻结合讲授,既符合当前社会的需要,同时又能激发学生听课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或者设计一些问题,利用小品、笑话来提高学生兴趣,在教学中,教学语言要精炼,形象,幽默,风趣;让学生表演小品,寓教于乐。提问问题语言要亲切。对于答的较好的同学要不吝惜表扬,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或者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激烈辩论,最后达成共识,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另外,利用多媒体来教学,用优秀故事片,电视片,电视节目中有关内容进行直观教育,例如,我在讲“职业素质”的五个方面时,给学生播放央视一套热播的《我的美丽人生》王小早的职业生涯,让学生明白从事任何职业都需要具备相应的职业素质,从而达到教学目的;或请从我校毕业的成功人士现身说法,加强学生学习主动性,就业创业的紧迫性,这些发生在我们周围的故事更能打动学生,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的通知[EB/OL].教基[2004]5号.
[2]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28.
[3]席中华.对政治新课改的认识[J].广东教育 教研.2007.(4).
[4]史维东.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教学的几点反思[J].思想政治课教学.2007.(4).
[5]徐彩吸.高中政治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J].吉林教育.
[6]林月周.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课堂教学的若干策略[J].现代校长.
[7]欧府明.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凸现的问题与思考[J].教育模式研究.2008.(9).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