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网上频见一些令人吃惊的事情,诸如女中学生诱骗同学拐卖同学,初二多名女生围殴同班女同学,某职高学生群体羞辱一女生,此类事件出现频率之高令人咋舌,中学生道德严重缺失令人担忧。
社会转型期,社会、家庭、学校三方必须联起手来共同关爱学生,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深刻意识到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体会到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进行德育渗透,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语文的人文性也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教书育人,育人,就是要把学生教育成一个真正的人,教育成一个思想健康、道德良好的人。抱着这个信念,我在语文教学中通过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一、 在课堂教学中抓住契机,及时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在学完海子的诗歌《春暖花开》、屈原的诗歌《离骚》后,我设置了一个问题:谈谈你如何看待海子和屈原的死,结合现实谈谈你对以死明志的斗争方式的看法。同学们看法不一,有说他们为自己的理想献身是值得的,也有说他们傻的,更多的同学都认为这种做法不可取,因为他们逃避现实,这是一种消极的处世之道。我又和学生探讨《我与地坛》中史铁生的遭遇:从某个角度上说,生活的磨难带给人的并不全是心灵的黑暗,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结合你的生活体验说说。同学们讨论热烈,他们认为“史铁生虽断了双腿,虽终日思考死的问题,但他最终能够积极面对,重拾对生活的信心,而且他将这些积极的情感注入作品,用他的作品带给人美感和信心,所以磨难带给人的可以不是黑暗。”通过很多此类的讨论,同学们树立起这样的信念:人在不被理解及遇到坎坷时应乐观对待,这样不仅能战胜困难,使自己快乐,也能给周围的人带来精神上的鼓舞,使人们感到世间的美好。
在学完司马迁的《报任安书》时,我让学生感受司马迁内心的痛楚,痛定思痛,仍要勇敢的活下去,活出精彩来;读杨绛的《老王》,感受人间真情,即便卑微如人力车夫的老王身上也闪耀着人性的光辉,散发着温暖。由此引导学生关心生活在底层的人,真诚地关心我们身边的每个人;学习《项脊轩志》学生懂得珍爱亲情,因为我们身边的亲人迟早会一个个离我们而去。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二、利用写读后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中,我每周都要求学生写读后感。 读后感,先读后感,读是基础,“感”是重点。读后感一定要联系社会实际和自身思想行为现状谈读文章后的感受,篇幅可长可短。如学习《我有一个梦想》一文后,学生在读后感中写到“我的内心涌动着一股热潮,有一颗种子在我内心深处开始萌动着幼芽。我有一个梦想,从今天开始,为它浇水、施肥,让它茁壮成长,直至开出希望之花。我相信我的未来不是梦!” 虽然不知道他的梦想是什么,但我分明感受到梦想带给他的是希望和力量。
通过写读后感,学生能对自己的心理及行为进行反思,自己觉悟行为上的失范,及时对自己进行提醒和劝告,这种自我教育所达到的效果,是家长、老师苦口婆心的劝说所难以企及的。
三、利用作文讲评,开展思想品德教育
作文评讲时,我除对学生进行写作技法上的指导,还会针对学生作文中流露出来的思想倾向进行点评。对于作文中表现的积极健康向上的情感给予充分肯定,对于个别学生作文中流露出的不健康情感和消极态度进行面批,当面交流,找出这种情绪产生的根源,以达到根除的效果。总之作文评讲,要坚持正面引导,要像温馨的春风,带着真诚的情感,吹进学生的心田、滋润学生的心灵。
四、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体现的人格魅力
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前几天看了北京人大附中西山学校的王君老师的书,这位年轻的女特级教师讲的语文课,听者分明能感受到她的普世情怀。她在与文本对话,、与学生对话的过程中感知时代,回应现实,联结社会,叩问学生的心灵。有如此人格魅力的老师,怎能不感召学生!
中学生正处于思想道德情感成长期,作为语文老师,责无旁贷,一定要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加强思想道德教育。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关于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例谈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学科教育论文,免费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下载,中英对照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代写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