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初中作文考试前有效辅导的几点认识
一、搭架子
即结合对课文结构的分析让学生对有指导意义的文章结构进行有创造意义的移植。如写景抒情散文《白杨礼赞》在这方面就很有特色。它结构严谨,文章以相似而有变化的句式表达相近而有变化的内容串联起文章的结构,前后严密呼应,并且独立成段,体现出清晰的线索,富有匠心的构思。这组句子是:“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它在西北极普遍,不被人重视,就跟北方的农民相似。”
这种结构对初中生写作叙事抒情散文很有借鉴意义。教师可让学生挪用此结构构思此类文章,如《感恩其实很简单》《让自己奔跑起来》等,作到线索分明,结构清晰,匠心独具。当然, 仿照只是起步,学生经过一番锻炼后,就可以甩掉拐杖,自由写出“放胆文”。
二、写段子
即结合具体作文,集中全体同学的智慧,筛选具有代表性的片段,加强对学生技巧性指导。例如作文《妈妈,您辛苦了》,学生按照要求构思写出各自满意的头尾片段,其中不少学生突破了记叙文的索然无味。其中一篇作文中有这样一个片段:化雪的夜晚是寒冷、肃静的。“啪”的一声,我从梦中被惊醒,爬起,隔壁母亲房间灯还在亮着,“妈——”,没人回应,我屏住呼吸,蹑手蹑脚走去……我悄悄地帮妈盖好被子,静静地拾好破碎的杯子,心中几缕感动,温暖着雪夜的我……
虽然,上句的头尾不是很完美,但对于初中学生能够在文中自觉运用悬念,环境渲染等手法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也是值得肯定的。
三、读范本
即要求学生摘抄所读文章的优美语段,并熟读成诵。在实际作文中,学生不妨借“瓶”装“酒”,做到摹中有创。茅盾《白杨礼赞》中“……难道你就只觉得它只是树?难道……?难道……?难道……”这些排比句的运用,无疑增强了句子的气势。教师可引导学生学习名家使用排比句式。在平时教学中,教师应要求学生对名家名作反复读反复体会,这对学生的写作能力也是不无裨益的。
俗话说“文似看山喜不平”。要让学生把文章写得文情并茂,游刃有余不是一日之功,但在中考前有限的时间内我们可以指导学生借鉴范文的技巧。当然这种借鉴是自然的,与刻意的抄袭不可同日而语。写作没有规定的模式、统一的方法,我们只是期望通过借鉴达到一个飞跃。只要教师有意识地指导,学生有目的地训练,经过一段时间,我相信大部分同学在作文时可以做到胸中有丘壑,而字眼雅俗的选择,句式长短的结合,文章结构之类就能像行云流水一样自然流泻下来。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