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化学实验教学与创新素质培养的分析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61513 日期:2024-03-22 来源:论文网

无机化学实验教学与创新素质培养的分析无机化学实验教学与创新素质培养的分析

要: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无机化学实验是刚刚迈进大学校门的一年级新生遇到的第一门实践课程,许多学生在中学很少或根本没有做过实验, 既没有掌握正确规范的操作习惯,也没有形成系统科学的实验思维能力。怎样在教学中将知识传授、技能掌握和科研素质的培养融为一体?如何以知识和技能为载体, 在训练学生的基本实验操作技能的同时促进创新意识的萌发和培养创新能力?无机化学实验教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断优化实验教学内容、改革实验教学方式使之适应新形势下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要求是我们的责任。
  关键词:无机化学实验;创新素质;培养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指出“要坚持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继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实现从注重知识传授向更加重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转变”。高校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实验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人才培养的效果。深化高等院校实验教学改革,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是实验教学面临的迫切任务[1]。
  近3年来,我校无机化学课程组成员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在中药学、药学、药物制剂、制药工程等专业相关课程体系与实验教学内容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主持了我校多个相关理论和实验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指南等教学文件的撰写工作;尤其在实验教学内容与方式方面进行了许多探索性的研究与尝试。全面整合实验教学内容,改革实验教学方式,开展多层次、多元化的实践教学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无机化学课程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还创建了中药配位化学研究所等研究基地。本文仅就优化实验教学内容、改革实验教学方式、积极开展课外实践、无机化学实验教学绿色化研究、多元化评价实验技能等方面谈谈我们的一些实践与思考。
  一、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循序渐进培养创新素质
  一年级新生由于在中学化学实验训练少,大部分学生的动手能力都较差,要在无机实验中完全取消“验证性”实验,代之以“设计性”实验,无异于拔苗助长,是不可行的。如何合理选择实验内容,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循序渐进地设计实验过程,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热情、培养创新素质是至关重要的。
  针对传统的无机化学实验内容设置以验证性为主,探索性、研究性内容明显欠缺的弱点,我们将实验内容进行系统的整合,适当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比重。一方面我们保留和改进了一些经典的验证性实验,将一些基本操作融入到综合性实验中、在性质实验中穿插一些小小的设计性实验,如在缓冲溶液实验中,引导学生设计缓冲溶液的配制与检验,在氧化还原实验中要求设计金属置换实验等趣味性实验,在配合物性质中融入多种配合物的生成和应用等;另一方面,增设了3个新实验。新开实验尽可能体现本课程的前沿性、实用性、趣味性以及和药学专业的关联性。在实验课上遵守教师引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充分调动学生参加实验的兴趣和热情,培养自主学习能力,逐步引导学生从简到繁、由浅入深进行实验设计,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使学生在有限的学时中得到更全面的训练和提高。
  2009年7月,本课程组成员作为骨干力量参编了我校教改成果《基础化学实验Ⅰ》和《基础化学实验Ⅱ》的编写。实践证明改革后的实验教学更有助于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也可更有效的激发学习兴趣、强化动手能力、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二、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开展层次递进的多元化实践性教学
  以学生为本、学科特点为主,重视基础技能、提高综合素质。以多种形式开展第二课堂和课外兴趣小组等实践活动。如,开放性实验室,学生加实验员模式,开设课外研究小组等。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敢于置疑,促进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的高层次发展。
  多年来,课题组成员积极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实验,使教学有较明确的实际应用。学生在学习课堂知识的同时,了解学科前沿领域,开阔眼界,极大地激发了学习兴趣,增强了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意识。科研和教学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学生较早地接触科研项目,加强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与训练,使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科研素养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成效显著。如课题组成员指导的大学生创新项目“水杨醛缩甘氨酸西佛碱配合物的降糖活性研究”和“实验室含银废液回收新法探究”分别获得我省大学生“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创新大赛二等奖和三等奖。 转贴于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三、无机化学实验绿色化,在教学中渗透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和强化
  无机化学实验绿色化,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渗透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和强化。不仅能够合理利用资源和能源,从经济上降低教育成本,而且从源头上消除了环境污染。今天培养的高素质人才,是未来科技发展和社会建设的主力军,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使他们关心社会,关心环境,了解个人利益与环境的关系,有助于构建明日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这是高等教育不可推卸的责任。
  对传统实验内容进行改进,在不影响实验效果前提下,以尽量少的化学原料和试剂获取尽量多的化学信息。努力做到“性质实验点滴化,制备实验减量化”,同时引进新的实验项目,重新组合或设计实验内容,综合利用实验产物。在完成实验教学计划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相关反应,实现链式衔接。如将过去溶液的配制与标定训练中的碳酸钠改为氢氧化钠,再与醋酸电离常数测定相链接;将五水硫酸铜制备与硫酸四氨合铜制备相链接;硫酸亚铁铵制备与三草酸合铁酸钾合成相链接等,通过调整实验次序,使一个实验的产物或废物成为下一个实验的原料,使本来存在的几次污染变为一次污染,甚至变得没有污染。实验改革试运行2学年,收效良好[3]。
  四、改革实验考核方式,多元化评价实验技能
  无机化学实验考核是无机化学实验课教学的重要环节,实验成绩的评定是对学生实验习惯、实验知识、实验技能和实验过程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综合评价,它直接影响到学生开展实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影响着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改革实验考核方式,多元化评价学生实验技能,不仅考察学生基本知识掌握的程度,而且全面评价学生理论实践灵活结合的能力等综合素质。在实验考试中,我们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评定的重要指标,对学生的成绩实施了多方面的综合评价,充分体现学生在实验中的主体地位。我们采取以下方式来评价学生实验课的成绩:总成绩=实验报告(30%)+平时成绩(20%)+操作考试(20%)开卷考试(20%)+ 研究性学习(10%)[4]。
  多元化的科学合理的考核方式,客观公正地评价了学生基本技能的掌握和学习能力,大大调动了学生上实验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观察思维能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可激发人的创造热情、好奇心和求知欲。”无机化学实验在大学实验教学中占有特殊地位,
  学生的兴趣和态度将会直接影响今后整体实验教学的效果。无机化学实验对于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创新意识的萌发和实践习惯的养成,起着极其重要作用。我们优化实验教学内容,积极开展课外实践,将科研与教学紧密结合,创造条件使学生较早科研和创新活动,循序渐进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不仅能够有效地传递知识信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从多层次、多方位由浅入深、促进感知与思维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为我们培养新世纪创新型、综合性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崔斌,赵建社,张逢星.大一化学实验的改革与实践[J].大学化学,2006, 21(2):19-21.
  [2]吴现棉,袁芳芳,吴勇.浅论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方法[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5):81-82.
  [3]杨怀霞,刘艳菊,王霞.药学类专业无机化学实验绿色化教育探索[J].中国城市经济,2011,(4):198.
  [4]杨怀霞,刘艳菊,王霞.无机化学实验技能多元化评价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西部科技,2010,9(20):63-64. 转贴于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