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在化学问题解决教学中怎样提高学生化学学习自我效能感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61430 日期:2024-03-21 来源:论文网

  论文关键词:问题解决教学 自我效能感 成就体验 个性特征 评价方式

  论文摘要:化学学习的自我效能感是影响学生化学学习的关健,问题教学是化学新课程倡导的教学方式,本文就高中化学新课程问题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化学学习自我效能感,分别从: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体验到的成就感,学生的习惯性归因方式,学生本身的个性和能力特征,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学生在解决问题中的情绪状态等方面作经验阐述。
  
  自我效能感这一概念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于1977年提出的,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基于班杜拉的定义,化学学习自我效能感可以定义为:学生对自己学习化学所具有的能力和水平高低的主观判断。
  普通高中化学新课程明确提出,要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问题解决的能力的高低与学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感高低呈正相关的关系,因此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感也会提高,所以可以通过在问题教学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感。
  目前的研究认为,学生在学习中的成败体验、归因方式、学习的目标要求,教师的评价、学习情绪状态是影响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的重要因素。在化学新课程问题教学中,要提高学生化学学习的自我效能感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下面谈谈本人的一些做法和经验。
  问题解决是问题教学的关健,在问题解决中要让学生明确问题解决的具体要求,注意下面几个方面: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首先要对“问题是什么”理解得十分清楚。
  2、要把问题复杂的地方记下来,或者写成某种直观图表或框架形式。
  3、尽量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问题,并且积极地尝试运用不同的学习资源。
  4、设法预先考虑解决问题的形式,尽量缩小解决问题办法的范围。
  5、让学生了解,对化学知识与化学问题特征的不熟悉是解决问题失败的主要原因。
  在问题教学实施过程中,针对问题的解决,教师又要从下面几个方面进一步帮助学习树立化学学习的自我效能感。
  一、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成就感
  学习的自我效能感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的成功和失败的体验中逐步形成的,成功又愉快的学习体验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感,反之,失败和痛苦的学习体验则会降低学生对学习的自我效能感,
  比如实验教学,可以通过“帮助成功、尝试成功、自主成功”等环节,循序渐进,不断扩大学生实验成功的机会,可以增强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和提高化学学习的自我效能感。
  例如:课堂演示实验时,可以让学生帮忙上台动手配合老师一起做,或者教师一旁观看,指点一些小的注意事项,帮助学生独立地完成实验要求。
  象这种通过独立完成实验,获取知识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学生的心理感觉是,老师变成学习的配角,自己是学习的主角,实验的成功主要功劳是自己的,从讲台做完实验下来心中充满了成就感,并且全班同学也都目睹了自己辛勤劳动的“成果”,觉得自己在同学心目中很有价值,还有什么比这个更让学生开心和满足的呢!被人认同是每个人内心最大的满足,可以达到充分的自我认可、自我肯定的效果。
  二、培养学生合理的归因方式
  在问题解决中培养学生合理的归因方式,帮助学生学会用客观的、积极的态度对待问题解决中出现的失败和错误,引导学生正确归因是保持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的重要因素。
  根据归因理论,当学生将学业成功归因于能力、努力和有效策略,而不是运气或外界的帮助时,他们会产生较高的学习自我效能感并保持学习动机;当学生将失败归因于努力不够以及学习策略不当,而不是因为能力不足,则可以促使学生付出更大的努力,并调整学习策略以提高学习成绩。因此,在问题教学中,当学生无法顺利解决问题时,或者问题解决错误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失败的主客观原因,并且对学生的情况表示充分的理解,鼓励学生继续努力和积极尝试。特别是学习成绩比较差的学生习惯于把失败归因于自己的能力不足,多次的失败后很容易对化学学习产生习得性的无助感,最后很可能就放弃努力。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例如:在化学计算类、除杂鉴别类的习题教学中,常常出现诸如计算或阅读理解上的一些失误导致的错误,使得整题完全无法得分,如果是出现在考试中,错误的结果使得成绩很不理想,很容易造成学生对自己化学学习能力的全盘否定,也就会对自己化学学习的自我效能感产生怀疑。
  三、分层次提出问题解决的要求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解决不同层次的问题,目的是使各层次的学生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一部分问题,在问题解决中得到充分的肯定,树立化学学习的信心,提高化学学习的自我效能感。
  高中化学新课程要求尊重和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教学中要为不同的学生提供适合于自己发展的化学课程内容,落实到具体的问题解决教学中时,教师也应该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问题解决教学要求。
  具体方法很多,如:设置的问题难度可以不同,例如递进式提高可降低难度,让各层次的学生都有成功解决问题的收获。问题提问的方式也可以不同,例如直白的提问使问题浅显易懂,学习较困难的学生容易接受,设置陷阱的提问,则使问题充满悬念,擅长思考的学生会充满热情地学习和思考。甚至表扬学生的要求层次也不同,学习困难的学生只要回答对小问题就可得到充分的表扬,平时不爱回答问题的学生,只要有勇气站起来回答问题都可以得到老师和同学热情的掌声等。
  四、运用多种的评价方式
  在问题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比过去更加重视过程性的评价,要灵活运用多种评价的方式,积极有效的评价有助于学生正确地认清自己的学习能力和状况,提高学生对自己的认识,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感。
  高中化学课程倡导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倡导评价目标多元化和评价方式多样化,坚持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等,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都得到发展。
  在问题教学中,也要倡导多样性的学习评价,比如对开放性的问题解决,要特别倡导学习档案评价,鼓励学生主动去收集问题解决资料,自主选择问题解决的方法,给他们充分的学习空间并对他们的学习过程档案进行充分的肯定,评价他们的努力过程、学习态度等,而不是简单进行结论性评价。如要求同学们通过查阅资料或网络资源,总结我国酸雨的分布情况及危害的程度,这类问题必须以过程评价、档案评价为主。
  又如,在课堂组织的问题解决讨论学习中,还要特别重视活动过程表现评价,对问题解决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合作精神,探究能力,分析问题的思路,表达交流技能等都要进行肯定和评价,当教师能充分认识并肯定学生学习态度和参与精神时,学生会更加积极往好的方面表现自己,即产生所谓的“皮克马得翁”效应,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提高对化学学习的自我效能感。
  参考书目:
  1、王祖浩张天若,化学问题设计与问题解决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M],2004、5
  2、王磊化学教学研究与案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M],2006、12
  3、王云生高中新课程教与学丛书(化学)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M],2006、5
  4、张大均教育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M],2006、2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