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将多媒体应用于语文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 语文课件制作应遵循的原则
多媒体作为计算机界的新技术,带来了信息传播的一场革命,并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多媒体技术集图、文、声、像于一身,实现了传播一体化。正是因为多媒体计算机的集成性和交互性,使得多媒体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利用多媒体电脑进行语文教学,使语文课电化教学发生了新的变革,有效地增强了语文课的教学价值和审美价值。但是从目前课件的实际来看,有些教学课件制作水平不高,缺乏科学性、实用性和艺术性,影响了语文课的教学质量。因此我认为,创作多媒体课件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 科学性的原则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建构性的。因为在学习中学习者必
须对新信息进行精制将其与其它信息关联起来,以便让学生在保持简单信息的同时理解复杂的信息。这就要求多媒体课件不能有一点一滴的知识性错误。因为多媒体课件作为固化的宜于普遍推广的科研成果一旦出现知识性错误,所造成的后果就远远不是一个教师的失误了,其对学生是危害也是相当严重的。
(二) 实用性的原则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累积性的。因为在建构主义学习中,
一切新的学习都是以决定学什么、学多少、怎样学的方式建立在以前的基础上。
这就是要求创作者在制作课件时必须从教学大纲要求出
发,以教学目标的范围和教学内容的深度、广度为设计依据,还要从教学对象出发,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及接受能力的实际需要来创作课件,使课件有实用价值。
因为实用性强的课件有省时、快捷、方便高效的功能。
(三) 交互性的原则
交互性是多媒体的一大特征性和优势。多媒体从本质上说就是对信息数字化处理和交互处理。我们制作的课件,首先应该做到课件的内容检索方便。即你需要课件的哪部分内容,只要一按鼠标,计算机就会把你需要的内容推送到你面前。其次是控制速度,分步提示。即要求你制作的课件能够完全受控地适宜于不同的教师和学生,速度可快可慢,内容可分解也可连续播放,按照不同的学生学习进度循序渐进,分步提示,引导并指导学生的学习。同时交互性还表现为自动阅读试题。这就要求制作课件时给学生出的思考题,能在计算机上立即得到批阅,让学生及时得到信息反馈,以增加学习者的信心,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学生与计算机之间的交互作用,为个别化教学和因材施教提供了条件。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四) 艺术性的原则
这就要求我们制作的课件不仅内容正确、实用,而且还要构图清晰匀称、色彩逼真、排列适当、手法上不单纯的模仿而是有所创新。因为思想性与艺术性和谐统一的课件才能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
二、 语文课件使用的益处
(一) 加大了课堂内信息的容量
语文课就是进行语言信息的输入(吸收)和输出(表达)的课,语文教学的过程,也是一个信息传导的过程,或者说是语文信息的变换过程。这个过程是通过一定的信息传递、交换、储存、处理而实现的。语文教学要提高质量,就是要大面积、大容量、高速率地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从而发展智力、形成能力。用信息论的观点来看,就是在一定时间内给学生传导最多信息,使他们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多媒体计算机的运用增多了课堂信息传递的通道,提高了单位时间内传递信息的容量,增加了课堂的密度。
(二) 易于创设情景、启发想象
现在初中语文课本所选的范文,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在注重对学生的思想教育的前提下,较多地增加了语言优美、立意新奇、境界开阔的文章。学习这些文章可以陶冶学生情操,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同时也发展了他们的思维,丰富了他们的语言。但教这些文章时,如果仅靠老师的一张嘴、一支笔,往往是教师口干舌燥,学生一头雾水,关键是学生对生活的体验不够。
如果利用计算机的多媒体特征,通过有声的画面,再现生动的形象,则很容易把学生引入文章所描绘的意境,体现文章的主旨,获得深刻的印象,既陶冶了情操,又提高了审美能力。
多媒体课件集声音、图像、文字等多种信息于一体,极大程度地满足了学生的视听等感官需要,激发了学生对多媒体课的极大兴趣。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这一现代教学手段,能够极大的促进语文教学,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