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用好高中物理新教材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61071 日期:2024-03-17 来源:论文网
论文代写网: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如何科学地使用高中物理新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以提高教学质量呢?叶圣陶有句话说得好:“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到实益,还要靠教师的善于运用”。下面就以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为例,谈一下如何运用新教材。
  一、凝聚教学资源,让教材变“宽”、变“实”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能够深挖教学资源的潜力,凝聚优质教学资源,合理补充教材,挖掘教材的宽度。教师要能够透视新教材,真正读懂新教材,研究新教材。在教学过程中,能够非常娴熟地驾驭新教材,灵活地使用新教材。让新教材变“宽”,就是要挖掘教材中对学生人生发展真正有用的东西,挖掘能够提升学生的生命价值的东西,挖掘能够让学生感悟和体验人生价值的东西,这些有价值的东西越大,就证明教材变的越“宽”。
  在教学实践中,教材的“宽度”往往不是一个静态定量,而是一个动态变量,不仅是取决于教材的本身,而且是取决于学生实际学习能力对教材的可接受程度。天下事有难易乎?则难者亦易矣,则易者亦难矣!关键是一个字,可为则易,不可为则难。因此,教材宽度的挖掘要有分寸。
  在让新教材变“宽”的同时,还采取多种措施对教科书内容进行活化、深化、丰富和调整,以弥补教科书的不足。如人教版物理必修2,“万有引力”一章,教材中没有讲到卫星的变轨问题,教师就要补上。也就是说,新教材上没有,而高考有必考的,教师要给以弥补,让新教材变“实”。 因此,使用新教材要破除“本纲主义”,有必要完善教材,以便更好地实施新课程改革。
  二、搭桥铺路,以“引导”为主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方面不能让学生局限于新教材,学一知一,学二知二,而应当引导学生善于分析、总结、比较,找出学习的规律,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另一方面,又不能违背学习规律,盲目联系。
  教学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思维,启迪学生智慧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效使用教材,不是为使用教材而使用教材,而是以教材为载体,搭桥铺路,把新教材作为引导学生思维的素材。教材是师生心灵沟通和交往的媒介。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思考新教材中的真问题,让学生多想几个为什么,多问几个为什么,多想出几个解决问题的办法,多发现教材中的问题,提出问题,生成新问题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正确对待学生与老师不同的想法,说法和做法,要注重正确看待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新思维和新的思维方式,要大胆放飞学生思维的风筝,扩大学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去充分的思考,尽情地想象,不断地联想,让学生智慧的火花,生成创造的火焰。例如,必修1第一章第2节的“思考与讨论”,要求学生从一个实例出发思考矢量相加的法则,学生可能不大容易说出用什么“法则”之类的东西,如平行四边形定则,但可以感悟出三个位移矢量的“三角形关系”。学生说不出来也不要告诉他们,学生只要结合实例认真考虑了,即使说不出来,也一定能够有所领悟。
  三、注重过程,能“探”就“探”
  新教材安排了许多不同类型的栏目,如“说一说、做一做、思考与讨论”等,其根本用意就是为了改变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方式,尽可能地创造多样化的问题情境,通过探究性学习、参与性学习、体验性学习等学习方式,使学生从被动的接受者转变成学习的主体。教师不能剥夺学生主动学习的权利,应该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去探索去发现,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得到发展。学生先通过分析思考,自己得出结论,之后在与他人的交流中,逐步完善修正自己的观点。正如费恩曼所说:“我们的责任是给未来的人们一双没有束缚的、自由的手”。实践证明,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不光得到知识、提高了能力,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学习,这将使他们终生受益。
  以前做物理实验注重强调实验的结果,现在则应注重探究的过程。例如,必修2第七章第5节“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的主要目的并不是让学生学习这个关系式,而是让学生经历一次探究的过程。关于探究性学习,无论是实验性的还是非实验性的,书上是否写出了结果、将来是否要求对结果的掌握,其教育意义是很不一样的。《课程标准》没有提及弹性势能的表达式,教科书对这个关系式也不做要求,因此,学生和教师都可以放下包袱,一心体验探究的过程,而不必过分担心其结论。关于物理实验,旧教材往往直接写出假设和方法步骤,新教材则请学生根据所给出的资料作出假设,允许学生以教材提供的探究方案为参考,制定自己的探究计划。可以看出,旧教材中的实验“已经替学生安排好了”,学生只要照着做就行了,而新教材更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更真切地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除了实验,新教材的探究活动,贯穿于全书之中。因此,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并且组织好探究活动,能“探”就“探”。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新教材虽新,但也只是众多教学资源中的一部分。从教材演变成实际教学的过程,其中有教师再创造的广阔空间。这将是展现教师对物理学的理解及对教育的理解的多彩舞台,也是师生情感交流、智力交锋的轻松和谐的场所。通过这种富含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教学活动,使固化在书本中的内容在学生的心中和手中活起来。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