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课堂提问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60734 日期:2024-03-13 来源:论文网
物理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的过程是学生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过程。现行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要求现代教学应当实行启发式教学。在启发式教学的要求下,课堂提问是最主要的形式。恰当的课堂提问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而且可以引导课堂方向,开启学生心灵,诱发学生思考,开发学生智能,调节学生思维节奏,与学生作情感的双向交流它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必要手段之一,也是教师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就物理教学中的提问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设置悬念,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应力求贴近学生生活,通过学生熟悉的现象揭示物理规律,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通过提问设置一些悬念也很重要。例如在《变压器》的教学中,本人先展示变压器的模型让学生知道这就是变压器,接着问(1)你们知道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哪些地方用到变压器吗?(2)手电筒中有变压器吗?(3)变压器的构造是什么?(4)变压器是如何变压的?这些问题学生如果能答出来,固然是好事,即使答不出来,也没关系:它可以引起学生重视,使之对接受新知识作好思想准备。
  二、课堂提问可以检查巩固已学的知识
  教师的备课、讲授内容是否正确,学生能否接受,接受到什么程度,最为简便的检验方式就是课堂提问。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及时调整教学重点,避免教学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提问是最好的反馈方式,通过提问可以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是否正确,是否完整,发现教和学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从而及时调整教学程序,改变教学策略,进而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在新课教学时通过复习引入新课是常见形式。一节新授课涉及的旧知识很多,复习提问不可能面面俱到,要紧扣新知识的生长点和切入点,选择与新课知识点联系紧密。学生已生疏、需要进一步激活的旧知识。例如在《碰撞》的教学中,由于之前学生已经学习动量及动量守恒的相关知识,所以教学中本人通过复习提问的方式引入新课。问题(1)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是什么?(2)动量守恒的条件是什么?(3)动量守恒的表达式有哪几种?
  三、培养观察、推理和语言的表达能力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日常的教学中,不论是演示实验还是学生实验都可以通过提问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进而增强他们推理能力以及语言的表达能力。
  例如在《楞次定律》的教学中,事先明确线圈导线的绕向,及电流方向,指针摆动的方向与电流表的红黑接线柱的国关系后,通过条形磁铁的N极或S极插入或拔出闭合线圈,让学生观察电流表指针摆动的方向。通过提问让学生分析总结出感应电流的磁场与磁通量变化之间的关系,从而为进一步引入楞次定律打下基础。
  当然除了提问学生外,也可由学生自己提问,通过师生间的互动,可以使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并积极提出问题,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进而激发学习的兴趣。
  四、课堂提问可以起到警戒的作用
  第一:设计课堂提问要有计划性:即根据物理教学大纲总的目的要求及教材每节课的具体目的要求。从感性到理性、从已知到未知、从特殊到一般,有步骤有计划地拟出课堂上所要提问的问题,做到通盘打算,合理安排。
  第二:设计课堂提问要有针对性:要针对学生在思维过程中可能碰到的困难,容易出现的差错。提出的问题难易度要适中,即学生通过思维可以得到解决的问题。如果提出问题太浅学生没有回味的滋味,不仅不能促使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反而使学生精力分散。对于那些较难的问题,就得想办法,化难为易。可以补充适当的辅助性问题,帮助学生扫除思考难题中的障碍;把大题化小题,分步提问,引导过渡。千万不可有意设计太难的题目为难学生,这样会使学生无所适从,常此以往,会使学生感到物理难学,从而丧失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和学好物理的自信心。
  第三:设计课堂提问,要有启发性: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充分体现课堂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从而达到逐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设计课堂提问,要根据不同的课型设计不同类型的问题,做到有的放矢,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五、课堂提问时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第一:课堂提问对象的普遍性。课堂提问时不能只提问好学生,不提问差学生;只提问一小部分学生,而冷落了大多数学生。使得整个课堂变成少数学生的课堂。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提问对象的普遍性。 转贴于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第二:要注意提问的态度。提问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获得知识和找到获得知识的方法。教师如果在提问时能做到神态自然安详,以亲切的眼神鼓励每一位学生,这样学生就会愿意回答甚至争先恐后地回答。对学生的回答,老师应以表扬为主。对回答正确的学生,教师要予以表扬,对回答错误的学生,即使批评也要体现爱心,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第三:要注意提问的深度。在教学中常可以发现这几种现象:老师提问了,没有一个人举手,说明问题太难了;老师提问了,全班都举手了,说明问题太简单了,根本不用提问;老师提问了,只有少部分学生举手,那说明所提问题也许正是该提的问题。总之课堂提问应当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所提的问题力求深入浅出,切忌过深过难而造成冷场。
  第四:所提问题没有启发性。在教学中所提的问题不能只问“是不是”,“对不对”。我们可以使问题具有启发性,这样学生才不会感到苦燥乏味,也才能真正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课堂提问不仅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一门教学艺术,没有固定的模式。只有在不断实践和摸索中,才能充分发挥提问的教学功能,优化课堂结构,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进而展示教师的教学艺术,显示教师的教学魅力。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