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范进中举》不宜选用《孔乙己》做比较文本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59300 日期:2024-02-29 来源:论文网
(论文网) 内容摘要:教学《范进中举》,不宜选用《孔乙己》做比较文本的理由:一、时量不够;二、不利于《孔乙己》一文的正规教学。
关键词:范进中举 孔乙己 比较阅读 不宜 理由
  吴敬梓的《范进中举》与鲁迅的《孔乙己》尽管有很多相似之点,比如,两篇文章的文学体裁相同:都是小说,两篇文章的题材相同:都是以封建社会毒害人的科举制度为写作内容,两篇文章的主人公有相似之处:都是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下层知识分子等,但是,比较阅读《范进中举》,我仍然不同意选择《孔乙己》为比较阅读文本。理由如下:
  一、教学容量大,教学时间不够。
  《范进中举》与《孔乙己》虽然都是白话小说,但是,两篇小说的篇幅都比较长,教学时需要引导学生理解和鉴赏的内容比较多,如果选用《孔乙己》作为《范进中举》的比较阅读文本,无法在规定的课时内完成预计的教学任务。
  《范进中举》与《孔乙己》都是此前学生未接触过的新课文,而且两篇小说的内涵都非常丰富——都有典型环境的描写、都有典型人物的描写、都有完整的故事情节。按照常规教学的经验,单独教学这两篇小说各需要三个课时。
因此,如果将《孔乙己》选作《范进中举》的比较阅读文本,将无法在规定的三个课时内引导学生充分鉴赏《范进中举》中的三个要素和深刻理解《范进中举》所揭示的社会意义,更无法引导学生在规定的课时内引导学生充分鉴赏《孔乙己》中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远的社会意义。如此,既造成文本资源的浪费,又无法达到预定的比较阅读的目的,那么,舍弃《孔乙己》为《范进中举》的比较阅读文本又有何不可呢?
  二、不利于《孔乙己》一文的正规教学。
  《范进中举》是人教版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的课文,而《孔乙己》是人教版语文教材九年级下册的课文,如果把《孔乙己》选为《范进中举》的比较阅读文本,那么,到了九年级下期常规教学《孔乙己》时,必然会有诸多不利。其一,学生在鉴赏《范进中举》时已经与《孔乙己》似曾相识,而今再次与《孔乙己》打交道,其对文本的新鲜感、好奇心必然全无,由此,则势必减弱学生学习《孔乙己》一文的浓厚兴趣,从而影响《孔乙己》一文的教学效果。其次,初中阶段是义务教学阶段,这一阶段,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不管是城镇中学,还是农村中学,不同学校的学生相互流动已经是不争的事实。那么,如果某校的老师教学生《范进中举》时选用了《孔乙己》为比较阅读文本,而另一所学校老师在教学时《范进中举》时没有选用《孔乙己》为比较阅读文本,这将势必造成老师在常规教学《孔乙己》时的犹豫:是考虑到没有接触过《孔乙己》文本的学生的实际情况精讲《孔乙己》这篇课文呢,还是照顾大多数在教学《范进中举》时就已经与《孔乙己》有过一面之交的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备课和事实课堂教学呢?因为,二者难以同时顾及啊。既如此,那么,舍弃《孔乙己》为《范进中举》的比较阅读文本又何乐而不为呢?
  综上所述,教学《范进中举》,不宜选择《孔乙己》为比较阅读文本。至于什么样的文本才是比较阅读《范进中举》的最佳文本,限于篇幅,我们将在另一篇文章中讨论。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