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听懂课,不会解题”的浅析与对策
【关键词】高中数学 问题分析 解决策略
一 分析的目的和意义
高中数学是普通高级中学的一门主要课程,它是学习物理、化学、计算机等学科的基础,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已成为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学生在中学阶段必须学好数学,而要学好数学,听懂数学课是前提,然而,老师常常听到学生反映:“能听懂课,就是不会解题。”这是目前高中数学教与学中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为了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数学课题组对学生反映的“能听懂课,不会解题”的原因进行了调查,并根据实际情况拟定了“能听懂课,不会解题”原因的调查问卷。
二 主要原因及分析
1.学生方面
学生方面主要反映在预习、听课、作业、复习各个环节。一是学习的主动性、计划性不强,对所学知识一知半解。二是缺少学习方法,没有养成勤学好问、预习和复习的良好习惯。三是对解题的目的不明确,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1)课前不预习,被动听课。(2)听课时精力不集中,缺乏思考。(3)作业时没有认识到作业是巩固所学知识的重要手段。(4)不懂装懂,缺乏学习的兴趣和动力。(5)对老师的依赖性强,上课不记笔记,消极听课。
2.教师方面
调查表明:学生“能听懂课,不会解题”的原因主要反映在老师的备、教、辅、改、考各个环节。一是讲课方式、教学方法上。老师讲课时,采取“填鸭式”,把所有的步骤、思路都讲出来了,而学生根本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想、为什么会想到这方面去。学生没有主动地参与教与学活动,自然谈不上去解题了。二是老师的素质、教学水平、责任心上。老师不能公平地对待每一名学生,甚至偏爱部分学生。三是老师没有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其他方而
第一,课程设置得太多,学习任务重,没有预习和复习巩固的时间。调查发现,有51%的学生认为课程设置太多,学习任务重,没有预习和复习巩固的时间。
第二,休息时间不够,得不到应有的休息。44%的学生认为休息时间不够,得不到应有的休息,整天处于疲劳状态,学习效率低。
第三,教材与资料的配备不相符,教材上的习题会做,但对资料上的习题根本不会做。在调查中发现48%的学生认为教材与资料的配备不相符,教材上的题目做过以后只对所学内容有所了解,达不到深化的目的,不能应对单元测验和综合考试,而流行的资料与教材的难易相差较大,资料只注重技能、技巧的训练。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三 对策与建议
1.从“教法”方面想办法
第一,改变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因材施教。(1)从思想上认识到中学是学生打基础的时期,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人潜能,帮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使他们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从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上加以改进,引导学生走出解题的困境。(2)改变观念,因材施教。在教学方法上可采取谈话式、探究式、个案教学及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方式,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数学学习,对学生提出的疑问,及时给予答疑解惑,并加以肯定和鼓励。(3)鼓励学生自己动手,积极主动地参与、思考、探索,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第二,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和水平,加强责任心。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要以自身丰富的知识、修养、素养打动学生,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师德修养。加强责任心,真正让自己从事的工作成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
第三,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选择正确、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体验到学数学的无穷快乐,并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能力。
第四,教会学生学习,在解题上正确引导学生,注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习,就要培养学生的“悟性”,充分发挥例题、习题的功能,利用一题多解、一题多变来教会学生解题,促进学生向高一层次——创新方向发展。
2.从“学法”方面找出路
要学好数学、学会解题,只有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学生的“学法”上找出路,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能听懂课,不会解题”的问题。
第一,加强学习的主动性、钻研性,养成预习的好习惯。学习要有自主性,有一个适合自己的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合理地安排时间,善于钻研。除了完成学习任务外,还要力争抽出一点时间进行预习,为听课做好准备。
第二,勤学好问,虚心向老师、同学请教,自觉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不懂就问,问老师、问同学。总之,每解决一个问题,就会有一份收获;一些进步,为自己学习数学种下“兴趣”的种子。
第三,牢牢抓住听课这一重要环节,真正听懂课。课堂上不仅要认真听、积极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而且重点内容、方法、技巧要记住,重点、难点做好笔记。真正听懂,把知识融会贯通,为解题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四,课堂、课后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养成自觉复习的好习惯。课堂、课后要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独立完成作业,复习所学过的内容、方法、技巧,阅读与学习内容有关的资料,解一些相应类型的习题。以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在全国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在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之际,对新的教材与学生新的学习方式的研究与探讨,显得十分迫切。只有充分发挥数学教育的功能,全面提高年轻一代的数学素养,每一位数学教师才能为提高全民族素质、造就一代高质量的新型人才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转贴于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