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美术教学应与学生学习兴趣、生活经验相联系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58764 日期:2024-02-24 来源:论文网
【摘 要】《小学美术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应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而,“知识的获得在于求知的自愿,这是不能够强迫的”。强迫学生学习,非但不能够达到期望的结果,反而会造成很大的害处。这是违反自然规律的。人的天性是渴求知识的,对知识是不会厌倦的,因此,父母、教师、学校以至国家,都应采取一切可能的方法去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使学习进行得容易而又愉快。美术教学也应该以此为准绳,去引导学生观察、体验生活;开展生活化的课内外相结合的美术教学;引导学生运用美术,美化生活。让美术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熟悉的生活,真正地让美术教学成为学生喜爱的一种活动,从而提高学生的美术的基本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学习兴趣;生活经验
  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小学美术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师应当加强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注意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提高生活质量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从学以致用的角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努力追求生活的艺术。生活与美术是一体的,生活是美术得以生长的土壤,离开了生活,美术是无法进行无土栽培的,真实美术教育必须从生活出发,在生活中进行并回归生活。那么,如何来提高小学美术教学的学习兴趣使他走向生活化呢?在不断地探索、实践、反思、研究中,我取得了以下几点体会: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观察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孩子们对世界的认识大部分依靠眼睛的观察,引导孩子们观察生活,捕捉生活中的美,是创造美的前提。小学阶段的孩子对世界充满了好奇,眼睛总是东看看西望望,对喜欢的东西盯住不放。他们在用语言能力还不能表达自己对美好事物的愿望时,他们就会用绘画的形式把他们看到的想到的画出来。针对孩子的这一特点,我认为人天生就是喜欢绘画的。为什么上了高年级以后怎么就不喜欢绘画了呢?我想这可能跟我们教师甚至教材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践。使学生感到陌生、感到压力、美术教学也成了强迫性的学习了。那么怎样改变这一种状况呢?
  我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孩子们用双眼认真仔细观察生活中的事物,感受大自然的一切。如在教学湘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第九课《家乡古建筑》时,我先出示了世界各地古建筑的图片、中国古建筑图片、西双版纳古建筑图片供学生欣赏,再设问学生你的家乡有哪些古建筑呢?学生想了想我们本地的古建筑真的不多,有“寺庙”。我说:在想一想,这时有个学生说:“我们村子里的水井和它上面盖的房子”我说:对,你记忆力真好!你观察得很仔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就是要善于观察,除此之外我们傣族现在居住的房子虽然不是古建筑,但它是按照古时候我们傣族人民居住的房子的样子建造的,这我们也算它是古建筑物的一种形式吧!好了,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参观参观一下我们“傣家的竹楼”吧。说要去参观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去之前我对大家提一点要求。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1、观察“傣家竹楼”它是用什么材料做的?2.它由哪几部分组成的?3、造型怎么样?4、有哪些颜色?5、你最喜欢哪种式样?当学生把老师的要求记住以后,我带学生参观了我们学生附近的傣族寨子,带领学生从不同角度观看了“傣家竹楼”并拍下了不同角度的“竹楼”照片。通过细心的观察,学生还发现很多‘竹楼’用的材料是竹子和木头,“竹楼”的颜色并不丰富,以灰色为主,这也许是为了躲避战争的缘故吧!“竹楼”的外形大同小异,都是两层,下层没有墙壁,一般用来关牲畜和丢放杂物,上层居住。他们有个共同特点就是造型优美,对称、顶有脊、檐翘等。结构科学,斗拱、檐、主梁。极尽装饰,雕梁、画栋、干阑式等。并让学生说一说这“傣家竹楼”和自己居住的房子的区别在那?这样学生们渐渐地养成了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习惯,再加上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正确的观察方法的指导下,学生们也形成了正确的观察方法,渐渐学会了用艺术的眼光去观察事物、认识事物,发现了生活中处处都有美,为学生的创造、表现奠定了基础,使学生美之有形,美之有物。
  2.课堂内外相结合教学生活实践化
  第二课时,教师展示参观“傣家竹楼”时所拍的不同角度的照片,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吸引学生的身心参与,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使学生自觉地全身心地投入到美术活动中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现在学生们表现的兴趣一下子被带动起来了,要跃跃欲试了,我也要画一栋老师照片一样漂亮的竹楼。这时我才让学生画一画他们心目中的“傣家竹楼”。就这样学生在生动、有趣、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完成了学生心目中的“傣家竹楼”。
  在美术教学中,我们教师要灵活使用教材,开发地方乡土教材资源,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教学生活实践化,让师生在一起的欢乐的情境中,在这样喜闻乐见的生活化情境的创设中,让学生观察,记忆自己喜欢的事物的环境特征,……一系列生活化的情境创设,使教学内容紧紧地同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学生们参与美术活动创作,表现的兴趣更浓厚了。未知的世界比较感兴趣,对学习美术的兴趣也就提高了。生活实践化教学情境的创设,使学生对美术课的学习兴趣普遍提高了。
  总之,学生对事物的认知感受源于对生活的体验,是他们心灵的反映,作为教师,在教学中,我们应该积极地开发,有效地去利用好教学资源,让美术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让学生感受到美术就在生活中,在生活中学习美术从而激发学生对美术的持久的兴趣,以达到学以致用,能学会用的效果。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