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怎样引导学生参与实验教学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58486 日期:2024-02-22 来源:论文网
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课堂实验是中学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建立物理概念和规律、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不可缺少的环节,也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探索精神以及良好学习方法的重要手段。
  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基本上每一节课的教学都有课堂实验。物理教材中实验的数量增多了,对教学的要求也提高了。然而具体怎样做才能更有效地发挥课堂实验教学的作用,还是一个很值得研究和探索的问题。近年来,我们加强了在课堂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注重发挥“引导”的功能,显著地提高了实验教学的效果。
  一、从日常生活入手,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生活的能力,激发探究欲望
  物理实验课程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课程,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蕴藏着深刻的物理原理。例如:鸡蛋握在手中,使劲握也难以破碎,但手拿鸡蛋在碗边轻轻一敲即破。这个实验现象可以表明:鸡蛋紧握在手中时,受力面积大,压强小;而在碗边轻敲时,受力面积小,压强大。通过该现象,学生容易理解压力的作用效果不仅跟压力大小有关,还跟受力面积有关。因此,物理实验教学应强调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注重实验内容与日常生活之间的联系。生活中有不少现象,平时习以为常,一旦提到课堂上,情况就大不一样了。如:“雨后彩虹为什么这么美丽?”“旋转的伞上的雨水为什么能脱离雨伞而飞出去?”“为什么拔下电源插头时,会有电火花产生?”……这些问题都能很快激活我们的思维。生活中很多物品是利用物理原理制成的,可在课堂上回味,投石激疑、如临其境。只要我们启发学生认真观察生活、积极思考,他们就会提出许许多多个为什么。实践表明,利用学生熟悉的事例引导探究,学生感到亲切自然。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有助于学生形成从客观事物的感性认识入手来探索物理知识的好习惯。
  二、把部分演示实验和课外小实验改为学生课堂实验,增加学生自己动手的机会
  物理实验可以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完成各种小实验和小制作,此时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学习欲望高涨,参与意识强。例如,在《浮力》的实验教学中,我们可首先让学生自制学具,即几块形状不相同的木块和一块铁皮。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演示实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并根据教学进度,不断提出新问题。
例如,形状不同的同材料物体受到的浮力相同吗?同一物体分别放在水里、油里,它露在液面上的体积相同吗?……再如在研究分子间的作用力时,引导学生用弹簧把两个乒乓球连接起来,可以很形象地演示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在研究声音的特性时,让学生利用身边的生活用品发出各种声音,然后比较声音的不同特点,再比较音调、响度、音色的不同。另外,把课本中一些原理和方法比较简单、仪器易取易读的演示实验改为堂上实验也是比较有效的方法,例如寻找凸透镜的焦点并测量焦距等。学生活动起来了,效率也就提高了。课堂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利用自制的学具在课外进行实验,找到答案,学生通过自己做实验得出正确的结论,会提高其学习兴趣,增强其积极开展实验的信心。总之,通过课内、课外情境的设置,演示实验和自己动手做实验的有机联系,有利于培养学生利用物理实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转贴于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三、实验前提出问题,引起学生的悬念
  学生有了强烈的悬念,便会主动地积极地去解开悬念,这种迫切的心理状态,包含着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在进行演示实验前,教师可以根据实验内容或现象提出一些简单有趣味的问题,让学生去猜想,带着悬念去观察实验。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就会积极主动参与课堂实验。例如:上《大气的压强》一节时,在课堂演示“倒置的杯子盛水”的实验前,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杯子来盛水,但同学们看见过倒置的杯子也可以盛水吗?” 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悬念,吸引学生参与下面的实验教学。再如,在研究气压与空气流速的关系时,教师演示:将一只乒乓球放入一个倒放的漏斗中吹气。吹前提问:“乒乓球会怎样呢?”学生会毫不犹豫地回答:“会被吹出去。”而后教师演示实验,学生会惊奇地发现,乒乓球并没有被吹出去,反而越加靠近漏斗底部。这时教师提出大气压强与空气流动速度的关系,就会紧紧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四、师生合作做实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
  教师单独做演示固然有操作快捷、讲解条理清晰等优点,但也有很不足的方面:一是学生处于旁观地位,缺乏参与意识;二是教师读数或宣布实验结果时,学生半信半疑,总认为教师做了加工修改,缺少客观性。师生合作或教师引导学生做分组实验有助于改变上述不足,好处是加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每人都有机会做。学生相信他的伙伴读数不会做假,并有一种亲切感,活跃课堂气氛。此外学生操作读数出现错误时,教师还可就错误纠正,加强教学效果。例如:在“摩擦力”一节的教学中,我给学生设置了层层深入的三个问题:(1)你能不能利用器材感受到滑动摩擦力?(2)能不能得到大小不同的摩擦力?是怎样做到的?(3)怎样才能测量你感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实验中学生边体验、边交流、边探索,相互帮助,并讨论实验的方法和需要注意的问题,最终得出了正确的结论。这样将开放性、探索性的问题去边议边做,可以大大地加强学生参与实验的水平。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对真理的探索比占有更加宝贵。”
  综上所述,提高物理课堂实验教学的效果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参与的水平愈高,教学效果愈好。通过学生对基本实验方法的迁移和灵活运用能力的训练,能够多角度、全方面地让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