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绘画日记教学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58309 日期:2024-02-21 来源:论文网
世界有多大,童心就有多大,孩子绘画的天地就有多宽广。要想拓宽幼儿的视野展现一番天地就必须在幼儿良好的素质基础上,发挥出他们超常的想像力。《纲要》中提出:激发情趣,体验审美愉悦和创造的快乐,体现自我表现和创造的成就感。所以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我们必须改变以传授绘画技能为主的传统教育观念,把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发展幼儿的想像力和创造思维放在首要位置。我园开展的绘画日记这门课程就是以发展幼儿形象思维为主,激发幼儿的独创性,个性,使幼儿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得到自然的发挥。基于以上的认识,我从中总结了几点经验:
  一、轻松的创造环境
  要萌发幼儿的创造思维就必须给他们一个轻松、自由的环境。不用范例束缚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幼儿模仿教师的画,作品大同小异,只是形式上的挪移,缺乏灵性根本不是自己的创造更谈不上幼儿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在绘画活动中,教师要努力保护幼儿创造思维的种子,只要是幼儿想画的都可以让他画,不必刻求孩子画得像不像,实际上即使是成人的画也是同样重视其创意和内涵的,所以教师要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各种奇思妙想,尽情地表现自己的内心情感和主观愿望。当然在教学过程中,也不能走向极端,只顾追求宽松、自由、放任自流,什么也不教。如果这样也不利于孩子绘画表现水平的提高。教师作为活动的启发者和引导者,首先要从教给幼儿观察方法入手,逐步开拓幼儿思路,启发想像。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的事物,如,飞机的翅膀为什么不在同一个地方;公路上的汽车为什么有大有小;为什么房子有的是尖顶有的是圆顶;为什么花朵的花瓣不一样多;鱼儿的尾巴有什么作用等,而且她们不喜欢拘泥于摹写对象的真实形象,常以浪漫的手法超越具体形象本身,例如“花仙子”“灰太郎”“机器人”等,她们以简洁的手法勾勒了人物主体的基本要素—头、五官、肢体,既形似又神似,这是幼儿绘画创作的来源,也是想像之源,教师要指导幼儿细致、有序和有侧重点的观察。再引导幼儿把观察到的物体用一种美的形式表现在纸上,让幼儿有一种成功的体验。谈话法在幼儿绘画中起着重要作用,为幼儿创设宽松开放的谈话环境,将绘画构思先表达出来,将绘画情景描述出来,不仅能提高幼儿的思维想像力和语言表达力,提高绘画兴趣,而且能使幼儿相互学习和借鉴,资源共享,更有利于教师及时捕捉幼儿闪光点,发现并纠正谈话中的不足,从而使幼儿“有物想画”。
  二、巧妙的引导发现
  教师要善于启发、引导幼儿的想像思维。如在画绘画日记时,有的幼儿绘画内容单调,缺乏想像力和表现力,甚至有的看到别人画什么,自己就画什么,心中没有目的。这时教师可以通过谈话等形式,引导启发孩子,顺着某一话题,回忆曾经有过的某段趣事,或生活经历,使幼儿讲述并把它们画出来,这样幼儿的想像力就会在作品中充分展现出来。幼儿在画绘画日记时总喜欢自由表达自己的意图,往往不受条条框框的局限,异想天开。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他们的画虽然稚拙,确充满想像,反映了他们心目中的世界,这正是儿童美好情感的表现。教师要善意地接纳每一个幼儿的作品。例如有个大班小朋友,他最喜欢立交桥,结果他就在每天的作业上都画满各种粗细不一的线条,当初我们都看不懂,觉得他大班了怎么还是只会画线条,后来经过他的解析才看懂了他的画,仔细看一下觉得画的还挺复杂的,设计的理念也不错,只是有些乱,我与他谈了一些我们生活中的立交桥设计情况,指出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后来他的画的立交桥都比较清晰大方,设计感实用性更强。对于在观察法、谈话法基础上还无从下笔的幼儿,教师应及时进行个别示范,帮助其树立信心,勇敢地拿起画笔。对于绘画操作过程中遇到暂时困难的幼儿,教师应成为引导者与合作者。如一次绘画“迷宫”时,一位小朋友马上就要成功了,可迷宫被一个笔误变成了死胡同,面对一筹莫展的幼儿,我适时引导她说:“将关键的一条竖线怎样改变就会成为通道呢?”,稍加指点,小朋友茅塞顿开,将竖线改成一扇门,“死道”变“通途”,幼儿思维被激活了。因人、因情施教,这样才能既帮助弱者,又不限制强者,才能保证不同水平的幼儿“有胆敢画”。
  三、善意的解读评价
  对于每一个幼儿的作品,我们都要找出他们的闪光点和独到之处,表扬他们的想像力和创造力,激发他们的创作兴趣。我们不能用画得像不像、准不准来衡量孩子的画,而是要看其作品是否符合其年龄特点,是否有独特的想像力。幼儿与成人相比知识面窄,对事物的认识不深刻,思维方法非常幼稚,所画物体不成比例。孩子们的许多奇思妙想也会让你叹为观止。如:之所以有“绿色太阳”是因为“天热了,绿色太阳比红色太阳要凉爽”;爸爸的唾液有“黄豆一般大”是因为“爸爸生气时太吓人,说话声音很大,喷出的唾液砸到我脸上很疼”……可见,孩子们已把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融会到创作中去了,而这一切,单靠老师的眼睛是不可能全部评价出来的。所以,我们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来评价幼儿作品,解读幼儿创作的意图,并时刻注意保护幼儿的创意,尊重幼儿的情感处理,每一幅画没有好坏之分,只有不同幼儿表现水平之别。只要作品有独到的创造个性,能表达孩子的天性和对生活的感受,哪怕只是其中一点,教师都要及时捕捉并给予赞赏和鼓励,要让鼓励的语言“普洒”在每个孩子身上。绘画日记是一种智力活动,既有思维又有表达。我们不但要引导幼儿在绘画中思考,还要鼓励他们吧自己的思考过程表达出来。当幼儿完成他们的创作后,我们不妨鼓励他们回头看看,说说自己的想法,这将有助于他们形成一种更为稳定的思维模式,形成一种良好的回思习惯。恻从而把创作当作是一件能体现自我经验的事。
  孩子们的绘画日记虽然没有什么特殊的艺术价值,但绘画本身却对儿童的感知能力、记忆能力、想像能力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它更是儿童情感表达的一种方式,是儿童的一种语言,教师要读懂这种语言,就必须具备一定的艺术素养和一颗真诚的童心。“新纲要”中指出“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相信他们会在自由的天空中画出属于自己的一片色彩。 转贴于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