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校本剧在聋校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关键词】:聋校 语文教学 课本剧
语言发展,涉及到聋生终身发展的方方面面问题,正如台湾著名特教专家林宝贵先生所说:“要解决听障者的问题,最根本的方法就是要为他们解决语言沟通问题。语言沟通问题解决了,其他的教育问题、学习问题、情绪问题、社会适应问题、就业问题等自然迎刃而解。”因此,形成和发展聋生的语言,是聋教育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如何让聋生对语文产生兴趣,让语文教学更具活力和实效,校本剧不失为一种有效形式。
一、课本剧表演能帮助聋生理解课文内容。
聋生由于失听,大量学习语言的渠道被堵塞,加之大部分聋生错过了语言学习的关键期,随着年段的增长,课文语言的复杂化,学生依据以往的生活经验,难以解读所学的语言文字,从而导致阅读障碍。课本剧,对聋生深入理解、领会课文内容有很大的帮助。因为,要编好课本剧,就必须对课文进行认真的阅读,对课文有正确的感知、深刻的理解,要掌握课文所描写的时代背景,吃透课文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同时要求学生去构思剧本的表演技巧;把握课文中的人物的性格特征,把书面文字转换成适合于舞台的口头语言、形体动作,变死的课本知识为活的演出实践。此外,要想将课文演绎出来,还需要聋生有大胆的发挥和较强的记忆。这样反反复复的研读,大大提高了聋生对课文的熟知和掌握的程度,从而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二、课本剧表演能扩大聋生学习语文的外延。
课堂教学是发展聋生语言的主要阵地,但它有一定的局限性。课堂上教师传递的语言材料是有限的,教师教到的知识学生就知道,没教到的学生就不懂,学过的语言,学生也不能全部把它运用于生活实践的交往中。作为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表演,课本剧的演出,将课文中一些精彩篇章,用表演的形式展现出来。在表演中,学生要根据剧中人物的性格特点调整语调、语气,根据人物的心理协调动作、神态。
此外,为了更精彩地演绎好剧中人物,聋生会自觉主动查阅剧情需要的相关知识,如:时代背景、服装道具的搭配与使用等,这些都在不知不觉中拓展了聋生学习的范围,扩大了他们的知识面。
三、课本剧表演能培养聋生的语言交往意识。
聋生听力受损后,主要依靠唇读和手语学习语言,而他们对口语语言交流缺乏完整的听觉感知,手语的兼代性又很强,因此其语言交流常表现为“口齿含糊不清、语句错乱不通”等现象。这样严重影响了学生交往的需要。如果聋生没有交往的需要,也就失去了学习的动力。课本剧通过人物的对话、旁白,能够在反复演练中培养生良好的语感,丰富聋生的词语积累。由于戏剧语言的特殊要求,聋生表演时更要注意人物语言的个性化,语调的高低长短,语气的轻重缓急。这些均会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和激发聋生使用口语的愿望,使学生对语言交际产生迫切要求,从而培养了他们积极的交往意识。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四、课本剧表演能为聋生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听力损伤,严重影响了聋生根据语言的具体描绘进行丰富的想象和抽象思维的能力。他们阅读文章时,不能理解其中的意思,阅读课文时,由于缺少生活环境的真实感,而使语言表达方法呆板。在教学中,教师为了启发学生说出有感情的话,往往一而再、再而三地引导,可学生还是不能理解,更说不出。不过,在与聋生常年接触中,我们也发现:在特定的环境里,学生会说出一些清楚的表情丰富的语言来。因此,校本剧成为聋生语言发展的有力抓手。校本剧表演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语言交际条件,使学生处于与教学内容密切关联的情境中,增强生活的真实感,,从而促进了学生语言的发展。
五、校本剧表演能培养聋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聋校的教育目的,是使聋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参与者。实现这样的目标,离开语言的形成和发展是根本不可能的。聋生好奇心强,喜欢摹仿,但由于听力障碍和缺乏语言,他们的感知过程很不完善,辨别是非的能力差,常常表现为比正常青少年更加幼稚和不成熟的特点。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培养聋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义不容辞的责任。校本剧的素材源于语文教材,而教材的内容,又是包罗万象的,有歌颂祖国美丽山川风物的诗文,有赞颂英雄模范人物高尚情操的故事,有讴歌光辉历史事迹和风云人物的篇章,也有批判黑暗社会揭露人性丑陋的,它们从不同角度体现人性的真、善、美、假、丑、恶。这些深刻丰富的情感体验会使聋生在表演过程中心灵受到震撼,精神受到洗礼。 使之形成高尚的品格。
六、校本课表演是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有力抓手。
传统的聋校语文教学强调接受性学习,以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接受了多少,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聋生的发展。新课标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聋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生间的互助精神、合作意识很强。校本剧,让同学们自编、自导、自演。在活动中,爱好写作的同学编写剧本,组织能力强的同学担任导演,擅长表演的同学充当演员,一些心灵手巧的同学亲手制作演出服......每一个环节都由学生亲自参与,这样,不仅仅是丰富和扩展了教学内容,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得到了共同发展和提高。
综上所述,校本剧对发展聋生语言,促进聋生融入主流社会起着重要作用,是聋校语文教学有效的补充形式。期望有更多同仁不断探索、大胆实践,为聋生的语言学习和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
参考文献
]1、王效贤,王明泽主编.《聋校教育学》.吉林教育出版社,1988年4月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