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57133 日期:2024-02-11 来源:论文网
一、进行四项基本原则的教育
  近代中国,从太平天国运动到义和团运动,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无数仁人志士为争取民主、独立、自由、富强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中国共产党诞生后,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中国革命便出现新的面貌。经过28 年坚苦卓绝的斗争,中国人民终于推翻了压在身上的三座大山。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在增长经济实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发展科技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教师要通过对中国近现代史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到四项基本原则是中国人民经过长期的革命斗争得出的科学结论,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从而提高学生坚持和维护四项基本原则的自觉性。
  二、加强爱国主义的教育
  历史知识是爱国主义教育最丰富、最生动的教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历史课贯穿始终的任务。我们的祖国有过非常辉煌的时代。在古代,我国无论是农业、手工业、商业,还是科学技术都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这些优秀的文化遗产直到今天还令世界人民叹为观止。
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还要注意同国际主义教育密切联系起来。历史上,在各国人民反抗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中涌现出了无数的爱国志士。如在西班牙反法西斯斗争中,中、苏、法等56 个国家的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自愿奔赴西班牙,组成了著名的国际纵队,同西班牙人民一起浴血奋战。战斗中,有一万多名国际纵队的战士英勇牺牲在西班牙的国土上,他们的光辉事迹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写下了壮丽的诗篇,他们把爱国主义推向了更高更美的境界。
  三、进行崇高理想和优良品质的教育
  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上,曾涌现出无数的民族英雄、爱国志士、科学家等杰出人物,他们远大的志向,崇高的理想,高尚的品德,坚忍不拔的毅力,无私的奉献精神等优秀的素质,都可以用来对青少年进行理想和优良品质的教育。例如,大禹为治洪水,含辛茹苦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责任感;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英雄气概;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书育人品质;班超“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勇敢精神;祖逖“闻鸡起舞”的勤奋精神,等等。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的高尚伦理道德观,是先辈留下的优秀品质,是后人享用不尽的财富。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历史上优秀人物的光辉形象,去熏陶、激励学生,引导学生学习杰出人物的高尚品质,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一代新人。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