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与英语课堂有效教学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56978 日期:2024-02-09 来源:论文网
新课程改革的重点是“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核心”,以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学生是发展的主题,这是素质教育向内涵性质的发展迈出的重大一步。为了实现这一跨越,新课改倡导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则为我们的英语教学勾画出一幅新的发展蓝图:“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对学生进行“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大基础训练。推出了9级英语教学目标和高中英语学分制评价体系;倡导“任务型”的英语教学途径。与课改、课标相呼应,人教版高一英语新教材也相应于2010年秋季开始在我省正式使用。因此,要能真正得心应手地运用新教材,笔者认为首要的是教师须更新教育观念,实现三个转变
  一.教育观念的三个转变
  1.新课程呼唤英语教师须转变教材观
  课程改革中,教师教材观的转变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项任务。因为我们知道:哪怕由最新理念指导编写的教材,如果教师的教学理念未能转变,就不能或很少会体现这种新的理念。的确,教材的更新会使我们一时难以适应,但是我们应认识到:教材是我国学校教育的主要的,但不是惟一的课程资源,教材是服务于教学的材料和工具。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需要和教学的实际,灵活地、创造性地研究教的内容和方法;教师不是“带着教材走向学生”,而是“带着学生(或是在师生互动中)走向教材”。 新教材以单元为单位,以话题为主线,教师需要 结合话题与学生生活经历对教学资源重新整合与加工,恰如《英语课程标准》中所言,对教材要进行适当的、有科学性的补充和删减,或是扩展教学内容或活动步骤及调整教学顺序等。正如新教材的编者龚亚夫先生所说,“教材上有的并不一定要全部教;教的并不要求全教会;会的并不要求全部考”。
  学生学习外语最终是为了用语言吸取和处理信息。因此,英语教材具有较强的跨学科的性质。目前,新版的人教版英语教材已突破了日常交际活动的范畴,渗透着其他学科。
  2.新课程呼唤英语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师观
  1)由昔日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对于学生来说,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宝库与传道授业解惑的天使。因此,现代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指导学生有效地学习,把学生作为中心,围绕学生的特点和需要,以帮助学生不断进步为目的,与学会商讨问题、解决问题。只有民主的教育才会有学生个性的觉醒,才能释放学生的潜能。教师要重视营造一种和谐的氛围,把“给学生压力”变为“给学生动力”,由“牵着孩子走”变为“推着孩子走”。教师要在人的潜能向现实素质的生成过程中,充分发挥促进者的作用,才能有效推动学生生动活泼、快乐自由地发展。
  2)由教学的管理者转变为平等的参与者
  长期以来,教师常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容器”,认为他们是被动接受知识和教育的对象;强调标准化的培养模式,过分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社会性、创造性等方面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而新课程提倡树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帮助者、组织者、引导者的教师观,由师道尊严、居高临下的教师权威向平等融洽的朋友转变。新课程强调,教学是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与理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教师要学会倾听、沟通、尊重,学会向学生学习。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传统意义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应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3.新课程英语呼唤教师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现代社会对社会成员的基本要求是要有:健全的价值观;健康负责任的生活态度;创造意识和能力;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善于和他人共同生活、工作;“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德洛尔报告)。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健康发展”。新课程课堂教学由学科本位转向人的发展本位,强调一切教学活动以人为中心,注重人的个性及差异性,这符合人的全面健康发展和时代发展的需求。因此,教师如果能有效激发学生对课堂教学产生巨大的内在兴趣和高度热情,形成不可阻止的、自发的学习行为,具有强烈的成长动机(超越、巅峰动机)并伴有孜孜不倦的学习态度和克服困难的坚韧精神,那么我们在新课程改革中就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二.我们对“有效教学“的几点体验与反思
  综合已有的研究成果,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对有效教学做出如下界定:有效教学具体说,就是教育要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
  在新课程理念下,英语有效教学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要以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为宗旨,以学生为学习主体,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发展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为此,我们高一英语备课组成员主要进行了以下四点尝试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1.集体合作与研讨,集体备课,预设单元任务型活动,建构三维目标技能。
  在备课时,根据教材内容与学生认知水平,对单元话题进行重新整合与加工,每一单元提出一个中心任务,让学生明确要完成的任务以及每课时要进行到哪一环节,让学生课前能带着任务去学习新知识,课后能运用所学知识去交际,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教学中运用扩编或续编对话表演、游戏猜谜、竞赛活动等形式来组织课堂教学。这些活动要求是具体的,贴近学生生活、学习经历和社会实际的,能引起学生共鸣;同时,教师对每一个任务的解决,都要让学生有思考和想象的空间,让学生学有所得,才能提高双基水平、思维能力,从而避免课中教学看起来热热闹闹、课后学生用起来虚无缥缈的现象。
  2、改进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在开学的第一节课,教师先组织学生进行学习小组划分,共分12个小组,每组四到五人,小组成员可以固定,也可以根据活动内容任意组合,小组成员每次活动角色龙换。小组合作可以解决大班化教学存在的不足,让所有学生尤其在英语话题交流与文章复述等方面都有表现机会,教师也能及时准确地了解所有学生对新知识掌握的程度,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有效的小组合作,通过教师有意识的组合和分工合作,让学习好的学生充分发挥小老师的带头作用,既有效地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又提高了教学效率。
  (2)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首先,教师要通过课堂上有意识的引导,培养学习英语兴趣,发展运用英语能力,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其次,尽可能地为学英语的学生开发相应的教学资源,教会学生把教材已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为真正运用英语的能力。例如:引导学生去发现一些生活中现成的如书籍、音像、音带电视节目等英语教学资源;一些家庭条件较好的学生,教师可引导他们上网查找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资源。我想,这种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能逐步引导学生转变英语学习的方式。
  3. 有效的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有了学习的兴趣,就能产生积极的学习情趣。学生的学习才是主动的积极的热烈的,才有可能全身心地参与到学习中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高中生的兴趣爱好、心理特点、认知规律以及教学内容的实际,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高中英语必修2 unit 1《Cultural relics》时,教师可根据学生爱听故事的特点,在本单元的第一节课上一边让学生观看琥珀屋的图片,一边给学生讲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怎样将一件稀世珍宝——琥珀屋送给沙皇俄国的故事,通过赠送的原因、经过、后果等的讲述,使学生了解本单元的话题“文化遗产”的含义、特点、种类、归属以及如何更好地保护好文化遗产等话题,接着让学生讨论下面三个问题:1.在我们的周围哪些东西属于文化遗产?它的特点有哪些?2. 文化遗产和一般物品有哪些异同?3.怎样做才能更好地保护好文化遗产?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讨论起来,争先恐后举手回答,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课伊始,趣已燃,学生的注意力被紧紧地吸引到新课上。这样的情境创设,不但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课堂教学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