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数学新课程要求教师通过各种不同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本文着重从问题情境教学出发,论述了问题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现实意义,探讨了创设问题情境的常见策略及应遵循的原则。
关键词:新课程 问题情境 合作探究
一、问题的提出
所谓的“数学问题情境”是指一种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激发学生问题意识为价值取向的刺激性的数据材料和背景信息。《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要改善教与学的方式,教师要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主动地学习,自主发现数学的规律和问题解决的途径,使他们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由于高中学生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可以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以便于展开探究、讨论、理解等教学活动,促使学生在问题情境中进行科学严谨的探索,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创设问题情境的原则
问题情境教学是培养学生合作能力与创新思维能力的十分有效的教学方法,要成功地实施问题情境教学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把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作为出发点,笔者认为创设问题情境应该遵循下面四个原则:
1、针对性。
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一定要紧扣课题,不要故弄玄虚、离题太远,要能揭示数学概念或规律,要直接有利于当堂所研究的课题的解决,要有利于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体现出问题情境的典型性。
2、适度性。
问题情境的设计,要从实际出发,考虑到大多数学生的认知水平,应面向全体学生,切忌专为少数人设置。既要考虑教学内容又要考虑学生的差异,注意向学生提示设问的角度和方法,要让每位学生从教师的情境设计教学中得到发展。
3、启发性。
问题并不在多少,而在于是否具有启发性,是否能够触及问题的本质,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首先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和空间,必要时可作适当的启发引导。教师的启发要遵循学生思维的规律,不可强制学生按照教师提出的方法和途径去思考问题。
4、互动性。
教师设计的问题情境,要能让学生不断提出新的数学问题,提出带有研究价值的新问题,让学生不断建构新知识,保持思维的持续性,真正做到让学生一直参与课堂,而不是等待问题的出现。
三、创设问题情境的策略和案例
1、利用趣味游戏,创设问题情境
案例1: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
我们今天来玩个猜数字游戏。我手中这支钢笔的价格标签是10~30元中的某个整数,你们来猜它的准确价格,我将对你们的答案做“偏高”、“偏低”或者“正确”的提示,谁能既准确又迅速地回答出这支钢笔的价格呢?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评注:利用生活中的趣味游戏创设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主动地学习,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中,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
2、利用典故,创设问题情境
案例2: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
国际象棋起源于古代印度,相传国王要奖赏国际象棋的发明者,问他要什么。发明者说:“请在棋盘的第1格里放上1颗麦粒,第2格里放上2颗麦粒,第3格里放上4颗麦粒,依次类推,每个格子里放的麦粒数都是前一个格子里放的麦粒数的2倍,直到第64个格子。”国王欣然同意。国王是否能实现他的诺言呢?
评注:此案例利用典故发问,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驱动学生积极思考,产生探究的欲望。学生兴趣十分浓厚,很快就进入了主动学习的状态.
3、利用认知冲突,创设问题情境
案例3:复数的概念
已知a+ =1,求a2+ =1的值。
学生很快算出a2+ =(a+ )2-2=-1。
为什么两个正数之和为负数呢?
评注:通过学生的认识冲突,创设质疑情境,促使学生进一步思考问题,开拓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
4、联系实际生活,创设问题情境
案例4:均值不等式
某商场在节前进行商品降价酬宾销售活动,拟分两次降价。有三种方案:甲方案是第一次打q折销售,第二次打p折销售;乙方案是第一次打p折销售,第二次打q折销售;丙方案是两次都打 折销售。请问:哪一种方案降价较多?
评注:此案例的问题情境贴近生活,给学生创设了一个观察、联想、抽象、概括、数学化的过程,在这样的实际问题情境下,学生一定会想学、乐学、主动学。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灵活处理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精心创设各种问题情境,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学生以探索者的身份去发现问题、总结规律,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打造情境课堂 提高教学效率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学科教育论文,免费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下载,中英对照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代写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