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新课程、历史教学、快乐模式
历史教学在普通高中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新课程改革中更是赋予了历史学科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健康发展的重要使命。为此,就必须提倡“自主、探索、研究性”学习,这既是新课程理念的必然要求,也是学校教育的必然规律。我认为最关键的是让历史课快乐起来。若名教育学家魏书生说:学习不是为了受罪,他是为了充满希望的明天。怎样使历史课堂快乐起来,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做了一下几点尝试:
一、构造快乐课堂,让历史课堂快乐起来需要教师指点,定向导航寻找新教材的亮点。
知识结构和生活阅历的不同,决定了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师生双方的角色有所不同。教师是平等的研究者中的“首席”,有着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把关定向的职责。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第一步,应该是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所研究内容在历史知识体系中的地位,介绍相关的知识背景,理清基本线索,提示研究重点和研究方法。这一过程的作用主要在于,为学生自主学习确定方向,请理障碍,找出研究的切入点。保证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全面完成历史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数学任务。
二、让历史课堂快乐起来,需要教师创建愉快的课堂氛围,让每个学生在课上学习。
在课堂教学中创建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让每个学生都在课堂上快乐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尊重每一个学生,理解每一个学生,信任每一个学生。老师用和蔼可亲的态度善待学生,运用鼓励性的语言激励学生,使学生敢于并善于发表自,已的见解。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善于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让学生体会成功的愉悦。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形成真诚的人际关系,对学生不偏心,让每个学生感受到师生关系,生生关系的平等与真诚。老师要用微笑、目光的交流来流露你的关注。经常用目光或微笑与学生交流,让所有的学生都能从你的微笑和目光中看到一种关注,让所有的学生都从老师微笑和目光中,感受到一种温馨,获得一种支持。
三、让历史课堂快乐起来需要创设想象情境,让学生放飞思想的风筝。
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求知与教学的欲望应该采用一切可能的方式,在孩子们身上激发起来。”激发学生对学习对象的强烈的兴趣和热情。有了兴趣,才能自主学习,.这是主动学习的动力。假如在《秦王扫六合》一课中,教师在讲完了新课之后,先向同学们展示有关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视频资料,然后再向学生提出这样的假设:如果秦始皇能够活到现在,那么面对世界第八大奇迹,他会发出怎样的感慨呢?针对如此新颖的假设,同学们很快渐入情境,以秦始皇的身份发表自己的高见。
感慨一:朕一统天下,扫平海内,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还是李白说得好啊: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感慨二:哈哈,假如没有朕当年统一文字、货币和度量衡,现在全国进行经济文化交流可就麻烦了!感慨三:何其雄哉,世界第八大奇迹!何其苦哉,大秦的子民们!学生在这种信马由缰式想象中,唤起了学习历史的热情。我们的历史课堂怎会不快乐?
四、让历史课堂快乐起来需要教师充分利用乡土教材进行有效教学。
乡土教材是学生身边的历史,更具有直观性,现实性,更容易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是教师进行创新教学的有效手段。例如在讲授《新民主主义革命》时带领学生去参观碾庄淮海战役纪念馆,八路小萝卜头纪念馆,让学生亲身了解先烈们为中国解放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的重要事迹,体会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与时俱进的革命品质和为人民解放事业不懈奋斗的精神,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感情,教育学生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五、让历史课堂快乐起来需要教师在网络环境下,加大历史和现实结合的力度,提升历史教育的功能。
计算机网络支持的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必须以教师教学观念与职能的转变为前提。在网络环境下,教师是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平等参与者。其含义包括:教师和学生共同围绕研究主题,进行收集信息、分析信息、平等协作与交流。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计算机网络支持的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形式多样,但又是在教师的组织下有序进行的。个体探究与小组协作、组际交流与全体研讨,在教师的组织下,成为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张弛有度的学习活动。在计算机网络支持的研究性学习中,教师还是必不可少的引导者。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完全主动的,教师的引导作用体现在设法刺激他们的求知欲,并检查学生的学习进度,或按学生的需要作一些辅导。总之,教师在计算机网络支持的研究性学习模式中,角色色趋于多元化。这对教师的信息能力、研究能力、技术的运用能力和组织调控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历史知识不仅具有过去性,和现实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历史学习应注重与现实的结合,体现历史科学的现实意义,提升历史教育的功能。历史学科内的研究性学习更应从历史与现实的契合点出发,确定研究主题,并在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中,以学生亲身体验的研究过程来体现历史学的借鉴作用,使历史学习从“过去”走向“现实”,从知识的获取转变为积极地探究,进而帮助学习者实现对研究主题的意义建构,形成学习者自身的思维结构。
实践证明,在课堂这个有限的时空里,用开放横向拓展,辅之以问题纵向深化,拿教学情境的创设点化灵性,能使学生焕发无限的活力、生命力、创造力,真正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习意识。让我们广大教师在学中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不断摸索和创新,使历史课堂快乐起来,让学生快乐的学习成为现实。
参考文献
①《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出版社2007年7月第3版,第27页。
②《中学历史教学参考》陕西师范大学杂志社2008年4月版,第18页。
⑧《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参,人民出版社2007年7月第3版,第42页。
④齐健《历史新课程教学法》开明出版社2CO3年11月第1版。第114页。
⑤《普通高中新课程修手册•历史课程标准研修》,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3月第1版,第91页。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