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
那么在小学英语课堂中,怎样才能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呢?
一、设计活动“情景化”
教师在课堂上创设语言情景,搭建活动舞台,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英语。具体做法有:
1.在探究情景中活动
创设探究的情景,让学生在探究心理的驱动下,形成学习英语的动力。如教学small, big, too, long, short, Try…on时,教师设计了如下活动:
(1)出示一个气球,询问“What’s this in English?”后,进行吹气球比赛。吹好后,教师出示最小的一个气球,介绍“This balloon is small.”,然后选出一个最大的气球,与前者比较引出“That balloon is big.”并直接导入“It’s so big. It’s too small.”最后让学生根据手中气球分组练习“…’s balloon is so big. …’balloon is too small.”
(2)出示一副手套,问学生“Do you like the gloves?”当学生回答“Yes, I do. ”时,教师立即提出“Try them on.”并要求学生在试完后,用刚学的“They are so big. They are too small.”或“They are all right.”描述一下试戴后的感觉。接下来又让学生把茄克衫、毛衣、手套等物品全部摆放在桌子上,运用“Try this/that pair on. Try this/that on.”以及活动
(1)中的“They’re/It’s so/too big, They’re/It’s too small.”等进行试戴试穿的活动。
2.在问题情景中活动
创设问题情景,提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交给学生学习的任务,让他们充分地活动,自由地表达。如复习巩固Where is he /she from?句型,设计了如下活动形式:
(1)每组4-6 人,通过查阅,了解相关国家的国旗、语言和服饰等信息。
(2)各组针对收集的材料,根据Where is he/she from? England/America/Australia/Canada They speak Chinese/Japanese/English…进行问答。
(3)制作世界村卡片,每个国家一张卡片,卡片上需画有该国国徽、主要标志性建筑物,并用英文标明该国国名、语言和人口等信息。
3.在生活情景中活动
创设生活情景,旨在使学生在新的情景中创造性地运用语言。如为了掌握用英语描述人物的方法,设计了“说说我爸爸(妈妈、老师、……)”这一活动:
(1)选定人物,根据提示语long hair, black and big eyes 等,口头描述。
(2)书面完成,交换修改。
(3)评选佳作,配上照片。
二、活动形式“多样化”
多样化的活动形式可使学生产生新鲜感,从而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吸纳。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1.各种技能的融合活动
这种活动主要是指听、说、读、写四种技能的相互融合,在训练语言技能的活动中,充分利用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和联想力等智力因素。如以“数字”为话题设计了以下活动:
学生进入了数字王国,遇见了国王(多媒体展示),国王提出了六个问题,回答正确者将获得一份礼物,这六个问题是:
—How many pears?/How many apples? /How many bananas?
—Five pears./Six apples./ Seven bananas.(听的活动)
What is your telephone number? (说的活动)
What time is it? (读的活动)
How old are you?(写的活动)
Draw fourteen apples in the tree.(画的活动)
Kick the shuttlecock.(数踢毽子玩的活动)
学生通过以上各种技能的融合活动,较好地掌握了学习内容。
2.师生之间的合作活动
通过合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精神。如Verb storytelling的活动。
(1)教师收集10 个动词:这些词来源于学生,是由学生任意说出自己想到的动词,目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复习单词。
(2)让每组的10个人各选一个词造一个句子,目的是让学生根据语法组织、生成语言。
(3)每组10 个人的句子串在一起,连成一个有逻辑、有情节的故事。目的是发散学生思维,同时培养组织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
(4)以组为单位展示这个故事。
这是一个语言学习的过程,同时又是一个培养合作精神的过程。
综上所述,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必须遵循以活动为中心的理念,设计学生乐于参与的活动,真正让学生用感官和心灵去体验语言的运用。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