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教学过程充满了多元性,让学生在求知的过程中能动地去探索、思考和发现,让学生补充这些“空白”,更让学生在教师组织下自主生成对文本的理解。
【关键词】:空白 敏捷思维 细节 标点
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这样一句名言:“有经验的教师往往只是微微打开一扇通向一望无际的知识原野的窗子。”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教学过程充满了多元性,不可预测和不确定性。因此,在这个活动中教师的作用“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于相机诱导”,在进行教学活动时,不能用老师的思维代替学生的思维,包办学生的学习内容。教师也可以像绘画艺术中的画家一样“蜻蜓点水”,留出大片“空白”,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求知的过程中能动地去探索、思考和发现,让学生补充这些“空白”,更让学生在教师组织下自主生成对文本的理解。
一、巧用题目空白,激活敏捷思维
课文的题目,是全文的“旗帜”和“窗口”,作者为文制题往往是精心构思所致,抓住题目,常能得其要旨。课题是简短的,留下的空白是无穷的。教学中,利用题目中的空白,巧妙地设计研读专题,不仅能激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还有利于更好地读懂课文。如教学《阿长与山海经》,揭题时,可以问学生:“阿长目不识丁,怎么会与一本古典地理名著产生联系?”这样所留下的空白,为学生研读、交流创造了条件,去思考阿长对“我”淳朴真挚的爱。
二、巧用叙述空白,激活求异思维
在记叙文中,由于构思炼意、布局的需要,往往会把有的情节一笔带过。而在一、两句简要的叙述中,留有让人思索的空白。在教学中,抓住叙述中的空白,设置值得探索的问题,可以激活学生的求异思维。这些空白处的猜想,显得多样又基本合理,又体现了对文本的超越。如在《石壕吏》中,只写了老妪前致词,其实暗含了差役的步步紧逼,这里可以让学生展开想象,去补足差役逼问的内容,进一步体会差役的嚣张气焰和专横跋扈,揭露封建统治的残暴。
三、巧用细节空白,激活深刻思维
细节描写是指对很细微的小事或人物很细微的神态、动作进行描写。在教学中,可以抓住细节描写的空白去探究,从而更好地领悟人物的内涵,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如在上《老王》时,课文写了老王抱病“直着脚”最后一次登门送香油、鸡蛋给我。
可以让学生想象老王是怎样挣扎着来到这里,又怎样艰难地回去,他经历了哪些困难,又想些什么?通过这样一个细节促进学生理解老王的善良与不幸,明白了“我”愧怍的原因所在。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四、巧用标点空白,激活发散思维
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有的课文中,标点符号寓有深刻的内涵,值得人回味。我在教授台湾作家琦君的《春酒》时,教师设置音乐背景,创设一种淡淡的略带伤感的情感氛围,让学生配乐朗读全文,巧妙地激发起学生的情感,掀起了情感变化的第一浪。当学生读到课文结尾“一句话提醒了我,究竟不是道地家乡味啊。可是叫我到哪儿去找真正的家醅呢?”时,尝试让学生把问号改为句号,他们一致不同意,很快就进入了学习的氛围中,深深融入到作者浓得化不开的思乡之情中,体会到了作者对于“八宝酒”的深深怀念,有理有据地解决了这个悬念。
五、巧用插图留白,激活丰富想象
《新课程标准》中提到:文本不仅仅是课文教材中的文字,也可以是语言文字塑造的形象以及有关图象等,课文中的有关插图也是文本。教材中的插图是静态的,反映的是某个瞬间的形象。要想使画面“活”起来,教师必须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画,进行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以补充画面上的形象和情节。例如,我在教授《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时,没有忽视课本插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结合课文,体会不同作家的不同个性,鸡很好的理解了课文,又丰富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同样的方法在《音乐巨人贝多芬》等课文中都可以运用。因此,学生仔细观察图画,从图中的静止到变化,从画内到画外进行创造想象,就能表达得生动、形象。想象力得到拓展,创造性思维得到培养。
六、巧用课文结尾,激活创新思维
有的课文,让人有意犹未尽之感。这样的结尾是发人深思的,是留有空白的。教学时,我们可以在不违背课文对阅读的制约和规范作用的前提下,引导学生插上想像的翅膀,去合理地发展课文的情节、意蕴。《桃花源记》一文的结尾写了渔人出而复寻竟然“不复得路”,而南阳刘子骥竟然“未果寻病终”。读到这儿,可以趁热打铁,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假如你是渔人,你会怎么做?为什么再也找不到桃花源?这样的设计由于自由度大,给学生以丰富的空间,因而能使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从而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把握文章的主旨。
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愤”和“悱”,实际上是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前的心理状态上的空白。教师应于无疑处设疑,从教材中挖掘学生看来并不是问题的问题,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于枯燥无味中设疑,在平静的湖面上投入一颗石子,激起层层涟漪,可收到奇效。借助语文教学的“留白”,为学生打开一扇通往语文殿堂的窗,留下一片可以自由驰骋的空间,是你我不可推卸的责任。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打开一扇窗---谈语文教学的“留白”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学科教育论文,免费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下载,中英对照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代写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