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案例教学法”在政治课堂中的运用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54851 日期:2024-01-22 来源:论文网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各学科都在追求它的实效性,政治课堂也不例外,如何在初中政治学习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是每一位中学政治老师都在积极思考和探索的问题。在课改实践中,“案例教学法”已受到越来越多的政治课教学工作者的青睐,它改变了传统教学弊端,提高了教学效果,将政治教学由枯燥变为生动、由乏味变为有趣。
  关键词:案例教学;政治课堂;课堂实效
  
  由于现阶段的初中生具有好动、形象思维强、注意力不持久的特点,而政治教学中仍然有一定的内容具有较强的理论性、思想性,许多概念都比较抽象,使得学生对于政治课的有关内容难以理解,久而久之就会丧失学习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老师适时地结合实际事例,就能使政治课中枯燥的内容趣味化,抽象的内容具体化,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
  一、案例教学法的涵义
  案例教学法也叫实例教学法或个案教学法,它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的需要,采用以真实的事件为基础所撰写的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研究,让学生针对案例设身处地地去思考、去分析、去讨论,以达到提高道德认识、激发道德情感和规范道德行为的一种启发式教学方法。
  二、案例的选择
  案例的选择至关重要,选择了合适的案例,可以使教学变得生动,相反,选择了不适合的案例,则适得其反。
  1.选择案例要贴近学生生活,以情感人。让学生既能感悟和理解理论知识,又能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操。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选择案例要紧扣时代特征,明理施教。政治课要求培养学生关注时事、关注社会热点的能力,而一般教材的修订在这方面是明显不够的,如果教师能在深刻把握教材内容和学生思想实际的基础上,精心选择恰当的针对性强的国际国内的新形势、新事件等鲜活的热点材料作为实例,其结果绝不仅仅是开阔了学生视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能让学生放眼世界,面向未来。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三、案例教学的操作
  选择了适合的案例,案例教学法仅仅成功了一半,还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在案例教学的操作上需要注意一些要点。
  1.案例的呈现。案例常用的呈现方法有:(1)教师作为导入新课的内容。(2)在讲授某个知识点时,利用多媒体呈现案例。(3)通过漫画、故事等形式呈现案例,然后指导学生边思考边讨论,从典型案例中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有利于形成基本一致的正确价值判断,从而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2.案例的分析。这是案例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1)要引导学生阅读案例。阅读案例阶段是学生熟悉案例和产生疑问的过程,这一过程安排在课堂教学之前比较合适。(2)要学会驾驭案例讨论的过程。案例讨论过程是集中学生集体智能,解决案例问题的阶段,也是案例教学的核心环节。因此如何正确地引导将成为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的关键。
  四、案例教学的意义
  1.激活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鉴于初中政治中有些内容理论性强,单纯教师一个人在三尺讲台上唱独角戏,那你的观众只会是越来越少,而运用案例教学可以举生动、幽默、逼真的案例和由简单到复杂的案例,给学生创造身临其境的感觉,加深感性认识。另外,在一种民主和谐的讨论气氛中,学生独立思考,大胆交流,有较大的自由度和较多的展现自己的机会。
  2.缩短理论和实际的距离。学校是学习的小课堂,社会是学习的大课堂。案例是现实问题的缩影,它能把大课堂中的真实生活引进小课堂,通过展现一些真实的典型问题,让学生进入案例情景,设身处地地作出反应,为他们提供一种不用真正深入实践但却能在短期内接触并处理大量实际问题的机会,从而缩短理论和实际间的距离。通过身边的例子来理解课本的知识点,缩短了理论与实际的距离,学生理解起来就更加容易了。
  总之,案例教学的运用所体现的是教师的创造性劳动。如果使用合理,将会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启发学生的思维,引起学生的感情共鸣,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参考文献


  [1]吴铎,彭承福.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2]卢家楣,魏庆安,李其维.心理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3]郑金洲.案例教学指南[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0.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