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语文教学改革新思路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54305 日期:2024-01-18 来源:论文网
论文关键词:教材 课堂 教师
  论文摘要:教材、课堂和教师是语文教学改革三个重点。要实现语文教学的改革,关键是理念的更新。
  我们处在政治多元化、经济全球化、局部动荡不安、和平仍占主流的国际背景中,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任务,这需要全体国民前赴后继的创新,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良好的氛围中创造出高效的社会发展速度。这就要求教育与之相适应。其中语文教学的责任重大。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多媒体教学走进学校,为语文教学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教学手段,我们要运用信息技术努力打造语文教学的新理念。
  一、让语文课程“立”起来:
  语文课程主要指语文学科和语文活动,其中最重要的是语文教材。为适应时代发展、社会经济文化进步和素质教育改革的需要,我国课程设置中除了有国家课程外,还有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这样使地方、学校及教师能根据各地语文教育资源的特点,充分自主地、创造性地进行语文教学的课程配置,使语文课程从内容到形式都能“立”起来。
  要使语文课程“立”起来,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材内容要有时代特色。时代发展,科技革命,许多新词汇、新知识扑面而来,如航天飞机、球外文明、生化武器、转基因技术、克隆动物、濒危物种、生物多样性、亚洲金融危机、期货股票、恐怖主、塔里班、极地探险、空难、爱滋病、立交桥、海底隧道、温室效益、人妖、纳米技术等。这就要求在教材内容中除了对活字印刷术、蔡伦、景泰蓝、进土、太监、金蛮殿、腰斩等传统文化了解的同时,还要更多关注新时代的东西。
  第二、教材内容要有地方个性。教师既是课程的实践者,也是课程的创造者,各地方及学校要把当地的语文教育资源充分运用到语文教学中去。当地语文教育资源如图书馆、博物馆、名人故居、风景名胜、艺术展览馆、科技馆、少年宫、公园等等。譬如:我们可以到图书馆了解图书的分类知识,到博物馆认识劳动工具的更替情况,到曾国藩故居了解清代建筑的艺术和私人藏书的风俗,查找《曾国藩家书》,学习他治家做人的准则,到刘蓉故居贮茶园再读他的《养晦堂全集》中《习惯说》,到苦株山了解植物的种类,到天籁寺欣赏对联,体会宗教的肃穆气氛;到艺术馆欣赏一下名人的书画作品;到溪口去游山玩水,到波月洞钻山攀石,领略祖国山河的秀丽美景。这些丰富的课程资源既生动,又可感亲切。通过多种形式去引导、去感受、去思考,使语文课程“立”起来。
  第三、课程内容有师生创见。教师在用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以适当编写资料,作为班级或学校课程。如我曾与学生一起编写《古诗文名句选释》、《地名的由来》、《成语中的文言语法现象》、《语文小故事》等,找资料,作注释,教师精心指导,学生积极参与,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积极性。
  二、让语文课堂教学“乱”起来:
  语文教学是一种教与学相结合的双边活动,但长期以来注重“填鸭式”的灌输,学生成为注人知识的“容器”,课堂显得单调枯燥。语文教学改革就是要让语文课堂教学“乱”起来,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潜能和创造性,让学生主动地参与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形成一种积极、主动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语文实践中求得知识,学会做人,获得快乐。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第一、语文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创设主动参与的环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全体学生共同发展。笔者在教学中的做法是:(1)针对某些学生写字不认真,错别字较多的情况,故意在黑板上将“剪伯赞”“完璧归赵”等写成“剪伯赞”“完壁归赵”,引起学生的注意,让学生找到一种成就感。(2)针对少数学生基础太差,自卑而不敢回答问题的情况。让他回答简单的问题,必要时还适当的提示,让他(她)树立自信,获得成功的快乐。(3)针对少数教材中有印刷错误的现象,让他们给课文(本)找“疵”,找出以分给予肯定。(4)针对习作千人一面、立意陈旧、结构程式的现象,鼓励学生“反其意而用之”,并且给予高分,调动学生创新的积极性。(5)针对主观题,学生不敢作答,等待标准答案的现象,鼓励学生大胆答题,不要求一致,只要言之有理,即给予充分肯定,对于有创意的还予以高度评价。(6)针对学生怕老师的现象,鼓励学生对老师提出看法,甚至指出错误,培养学生“爱吾师更爱真理”的求索精神。针对学生不善于共同攻关的现象,鼓励学生讨论之后共同答题,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这样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形成一种积极互动的和谐的关系,“乱”中有生气,“乱”中求新意。在“乱”中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第二、运用信息技术制作语文课件,实现语文教学手段的变革,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例如:《邹忌讽齐王纳谏》是一篇比较浅易的文言文,但结构、语言颇有特色,我们在教学中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运用文字、图片、音乐的动感形象,教师引导步步深人。初读,了解文意;再读,质疑、讨论、回答问题,三读,体会语言特点、突破难点、完成练习。一节课可以教完。注意在教学中导语要有启发性,教学语言要言简意赅、课件要精致、教学氛围要热烈。黑板上可以不写一个字,却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让语文老师与学生“近”起来:
  长期以来语文教师是“知识的权威者”,成为学生心目中的“泰山北斗”可望而不可即。一方面老师怕失去自己的威严,另一方面学生也怕老师的呵斥,师生之间存在隔膜。因此,我们有必要改变这种状况:
  第一、语文老师的角色应由威严的长者变为亲切温和的“导游”。在通向成功的大路上,为学生遨游智慧的海洋、攀登科学的高峰、打开知识的迷宫,创造条件,提供服务。引导学生要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在这一活动中,老师评价学生的表现,学生也可以评价老师的服务质量。老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实践者、开发者、研究者。
  第二、语文老师的角色由偏爱“优等生”的“后母”,变为无私博爱,关怀每一个孩子的“观音娘娘”。每一个学生能平等地受到人格的尊重,精神、道德、社会和文化等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有个性地、自主地学到知识和技能,成长在一个充满关爱、平等、祥和的环境中,快乐而自信。这样学生能提出独立的问题,老师也有不懂的问题,而被学生问倒,师生能合作,在教与学、师与生之间充满着亲和力,架设一条理解的桥梁,让他们超越年龄、学识、阅历鸿沟,走近走近!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